飄天文學 > 買宋 >第二百三十章 塞北風月
    的確,在公元907年正月,耶律阿保機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後,此後,南下中原一直是耶律阿保機的夢想,是耶律德光父子始終不渝的基本國策。.zhetian.

    在具體實施上,分兩步走,其一“我要幽州,令漢兒把捉”,以建立幽雲藩屬。

    其二“坐制南邦,混一天下,成聖祖未集之功,貽後世無疆之福。”

    由此,耶律阿保機時期的中原政策早在取代遙輦氏成部落聯盟首領之前,耶律阿保機就已經敏銳地意識到河東在契丹南下中原中的重要意義。

    但由於當時阿保機羽翼未滿,實力尚弱,還需要中原勢力的支持。

    因此,阿保機採取攜手河東,遠交後梁,首先經營幽燕的策略,但“仁恭嘯傲薊門”的局面對契丹南下極爲不利,而晉王李克用在與後梁爭戰不利的情況下,決定北聯契丹,這爲契丹南下了契機。

    到了天韋佔二年十月,阿保機“以騎兵七萬會克用於雲州,約爲兄弟。”

    阿保機方與河東相約“今冬共擊梁”,但“歸而背盟,更附於梁”相約“共滅沙陀”,對河東玩弄了兩面手法。

    又到乾化三年,李存勖兵滅仁恭父子,將幽州收入囊中。

    阿保機利用河東勢力,爲順利南下開闢了道路,但也意味着此後在逐鹿中原上與河東直接對抗。

    幽州人晉後,周德威爲盧龍節度使,他“恃勇不修邊備,遂失渝關之險,契丹每芻牧於營,平之間。”

    此後神冊二年,阿保機利用李存勖與後梁相攻之機,在盧文進的引導下舉國南下,包圍幽州,迫使李存勖抽調前方主要將領李嗣源等率步騎七萬前去營救

    後一直至阿保機末年和德光初年,幽州雖地屬李氏,但契丹一直沒有放棄對幽燕的爭奪。

    在晉初之時,終歸於契丹,阿保機先與李克用結盟,使自己迂迴到幽燕西北,這不僅利於阿保機對幽燕的包抄和控制西南邊陲,而且與此間佔領的營,平二州互成犄角之勢,既確定了今後進攻中原的基本模式,同時,爲討平渤海,消除南下的後顧之憂了安全保障。

    梁末唐初,阿保機爲全力南下,決定先去除渤海在背後的威脅。

    他一方面舉其衆討渤海,令託諾,盧文進據營,平等州,騷擾燕薊另一方面,又恐後唐乘虛襲之,派梅老鞋裏修好於唐,製造體兵通好假象。

    在天顯元年正月,平渤海,返回途中,阿保機接見後唐告哀使,供奉官姚坤。

    對於會見的具體經過,資治通鑑卷275有如下記載:帝遣供奉官姚坤告哀於契丹,契丹主聞莊宗爲亂兵所害,慟哭日:“我朝定兒也,方欲救之,以勃海未下,不果往,致吾兒及此。”日:“何故自立”坤爲言帝所以即住之由,契丹主日:“喜飾說,毋多談”

    又日:“吾兒與我雖世舊,然屢與我戰急,於今天子則無怨,足以修好若與我大河之北,吾不復南侵矣”

    坤日:“此非使臣之所得專也。”契丹主怒,囚之,旬餘,復召之,日:“河北恐難得,得鎮,定,幽州亦可也。”

    於是給紙筆趣令爲狀,坤不可,欲殺之,韓延徽諫,乃復囚之。

    通過上述史料,我們可以獲得以下信息:第一,阿保機欲以兄弟父子之名干涉唐政,未遂。

    從最終未殺姚坤看,此時身在遼東的阿保機還不能力敵中原,他決定“先禮後兵”試圖抓住對中原局勢的主動權和決定權。

    第二,阿保機以軍事相威脅,以結盟爲誘餌,索要鎮,定,幽州,目的是要建立“監督統領”下的“藩輔。”

    第三,“與我大河之北,吾不復南侵矣”,纔是阿保機的最終目的。

    可見,遼太祖阿保機南下中原的策略並非一成不變,既有遠交後梁以攻幽州,又有從幽州東西兩翼之營,平和雲,朔,以致其西南,東南形成南下中原包抄幽州的鉗形攻勢,還有與後唐外事交往中的競爭和討價還價。

    還有就是耶律德光時期的中原政策。

    在遼太宗耶律德光時期,從時間上看,契丹中原政策的實施大致經過了前後發展的三個階段:自天顯二年至天顯九年爲第一階段,天顯九年至會同六年爲第二階段,會同七年至大同元年爲第三階段。

    天顯二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即位後屢屢南下,但遭到後唐反擊,損失慘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以述律太后爲首的草原本位主張的掣肘,另一方面由於後唐悍將王晏球,杜重威勇猛善戰於是德光改變策略,“數遣使至中國,求歸惕隱等,辭甚卑遜。”

    該階段,德光曾12次遣使中原,從通使內容看,契丹呈現劣勢。

    不過,通過對後唐的物質求索,契丹也獲得不少利益。

    這一時期,契丹成爲中原的主要貿易伙伴,在中國南北方貿易額大幅增加的同時,互市範圍也從雲州,幽州進一步擴展到中原腹地汴梁。

    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河東節度使石敬塘急於尋求外援以自存,他先後派使者出使契丹,表示“願以雁門以北及幽州之地爲戎王壽,仍約歲輸帛三十萬”,與此同時,耶律德光也說服述律太后,同意舉兵助晉滅唐。

    天福元年八月,契丹駐紮在雲,應以北的幾十萬大軍突入雁門關,迅速解除太原之圍,石敬瑭即皇帝位。

    這樣,利用中原內部矛盾,耶律德光輕取幽雲十六州,此後至天福八年以前,對後晉實施了“高座監督下的傀儡”統治。

    到了會同七年,德光開始實施滅晉計劃,滅晉前,他一方面加強與南唐的聯繫,另一方面利用漢將趙延壽欲稱帝中國的野心,許諾他得中原後,立其爲帝。

    趙延壽“由是爲契丹盡力,盡取中原之策”引,成爲南下戰略戰術的主要謀劃和實施者。

    契丹兵至中渡寨,杜重威心懷異志,爲促降,德光稱:“趙延壽威望索淺,恐不能帝中國,汝果降者,當以汝爲之。”

    於是,杜重威二十萬晉軍主力釋甲投降。

    同時,對南唐主李璩稱:“晉少主逆命背約,字貽廢黜,吾主欲與南唐繼先世之好,將冊君爲中原主,其實皆戲之耳。”

    耶律德光一面推行遠交近攻戰略,一面又將隋,唐朝以來,中原政權曾對北方遊牧民族採取過的“以夷攻夷”,“以夷制夷”,“以夷治夷”的政策,反其道而行之,“以漢攻漢”,“以漢制漢”,“以漢治漢。”

    大同元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法駕入汴。

    二月初一,耶律德光建國號大遼,改元大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