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四百六十六章 別具特色
    其次,注重字號中蘊含的吉祥如意以及生意興隆等含義。

    如內聯升鞋店,其字號中的“內”是指“大內”,即皇宮之內,專做清朝宮廷的生意,“聯升”就是“連升三級”的意思,當時的人都有迷信思想,夢想升官發財的人也很多,“內聯升”的字號迎合了這種社會心理,加上製作的朝靴選料嚴格,加工精細,因此頗受王公貴族、大小官吏的歡迎。

    第三,在招牌內容上還採用與商店商品有關的歷史故事來吸引顧客。

    如北京“六必居”醬菜園,生產的醬菜馳名中外,是國內的一大特產。

    “六必居”的牌匾出自明朝宰相大奸臣嚴嵩之手,據說是其府中一位聰明的丫頭採用妙計,在無意中讓嚴嵩寫下來的。

    店主得到後如獲珍寶,立即做成牌匾掛出,大肆宣傳,使商店的買賣更加興隆。

    要知道,招牌是古代商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象徵,是傳家之寶,他們會竭盡全力來保護和珍惜招牌的信譽,這與現代商家對自身品牌的重視程度一樣,因此在招牌的形式與製作上也非常講究。

    除了取名生動貼切外,還不惜以重金聘請名家來爲商店字號書寫招牌廣告,而且招牌的製作精良,多采用楠木材料和髹漆工藝。

    裝飾上一般以黑色底面,四周鑲以花邊紋飾,正中字體多配上耀眼的金字或硃紅赤字,顯得古樸、大方、穩重,體現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和廣告風格。

    楹聯廣告也是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字廣告形式。

    明代中後期以後,文人儒士逐步衝破傳統輕商觀念的影響,用他們的文字專長涉足廣告領域。

    清代以後,楹聯廣告更加流行,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專用對聯,並在當時的春聯裏賦予商業性內容。

    這成爲當時商業廣告的一種新的宣傳形式。

    而且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是第一個撰寫廣告對聯的人,他爲一戶不識字的閹豬人家寫下了一副

    對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這副對聯用幽默風趣、形象生動的語句爲閹豬者作了廣告宣傳,是一副具有濃郁行業特色的廣告對聯。

    由於最高統治者的提倡,此後文人學士對創作楹聯廣告的興趣就更加濃厚,常爲店家題聯。

    如明代傑出的書畫家唐伯虎曾爲一家新開張的商號揮筆寫下:“生意如春草,財源似水泉。”

    這副對聯貼在店前,見過的人無不稱讚,因這副對聯進店內購物的人接踵而至。

    除此以外還有記載:明朝弘治年間,杭州西湖邊上有一家父女開的酒館,因經營不善,生意蕭條,父女倆整天愁苦度日。

    有一年春天,著名書法家祝枝山遊西湖時,進店飲酒後便懷着激昂的心情寫下一副對聯:東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興也罷衰也罷,請罷喝罷。這豪情萬丈的兩行大字,鬨動了遠近城鄉,每天前來觀賞的人絡繹不絕。從此,酒店的生意逐漸興隆起來。

    到了清代的楹聯廣告也以酒樓用得最多。

    如九江潯陽樓“世間無此酒,天下有名樓”,算是酒聯中的上乘之作。

    另一酒樓對聯:“竹葉杯中,萬里溪山閒送綠;杏花村裏,一簾風月獨飄香。”

    這副酒聯自然貼切地運用了竹葉青酒和酒鄉杏花村這兩個酒中的“知名品牌”。

    因此從藝術角度來說,它已遠遠超過了一般楹聯廣告的境界,而是讓人在品酒的同時品味一首詩,品嚐一幅畫,可以稱之爲酒聯中的佳品。

    現在的山西汾酒集團也沿用有關杏花村的傳說和詩詞來做宣傳,頗有一番意境。

    另外,清朝有個秀才爲一家理髮店題寫對聯:“相逢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典故用得恰到好處,該店從此生意興隆,遠近聞名。

    相反,同是理髮店,有的對聯卻使顧客望而卻步:“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結果顧客再也不敢上門理髮,鋪子很快倒閉,可見對聯廣告的威力。

    而且需要說明,在明清時期,中國的印刷業有了更爲明顯的進步和發展,雕版印刷在規模、質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各種派別和風格的雕版印刷應運而生。

    同時,由於社會對書籍需求量不斷增加,書市生意興隆,所以書商特別活躍,紛紛與儒生、士大夫合作,出版了大量“文編”、“文選”之類的書籍。

    包括各地書商及印刷業經營者爲了在激烈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提高知名度,常利用各類書籍的插圖及首尾來做廣告,以此來推銷自己印刷的各類書籍。

    如公元1498年明弘治年間的刊本奇妙全相西廂記的底頁上就刊印了書坊廣告:

    本坊謹依經書重寫繪圖,參訂編次大字本,唱與圖合,使寓於客邸,行於舟中,閒遊坐客,得此一覽始終,歌唱了然,爽人心意。

    這則廣告文字簡練,表意清晰明確,而且運用情感訴求,描繪了看這本書的悠閒場景,讓人對該書坊有一種親近感,很有說服力。

    在書籍上印製相關書籍廣告的做法早在宋代就已經開始。

    “宋人刻書,於書之首尾或序後、目錄後,往往刻一墨圖記及牌記,其牌記亦謂之墨圍,以其外墨欄環之也。又謂之碑牌,以其形式如碑也。元明以後,書坊刻書多效之。”

    這類牌記的作用,除作廣告宣傳外,還可以使後人對這部書的版本及流傳情況多了一些瞭解,也起到了信息傳播的作用。

    除書籍廣告之外,清代的木版年畫也是當時頗爲流行的印刷廣告形式。

    年畫多以民間故事人物、戲曲人物爲題材,還有福、祿、壽、禧等字畫。

    這些年畫色彩豔麗,生動逼真,民間藝術氣息濃厚,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許多商業廣告就運用年畫這一形式深入民間,廣泛張貼,或用於房間佈置,裝飾點綴,收到了很好的商業宣傳效果。

    有的商人還利用木版印刷品來做商品包裝,如蘇州桃花塢出土的“四時名點”包裝裝潢畫中,葉德輝所著書林清話卷六宋刻書之牌記

    繪有失街亭的戲文和插圖,十分精緻典雅,這也達到了包裝廣告的效果。

    包裝廣告自古就有,如韓非子嘲笑的那個“買櫝還珠”人所買的“櫝”就是包裝。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爲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