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四百六十七章 沿用至今
    當然,除此之外,當時還有很多是其它兼有表演和展示性質的廣告。

    像是晚清成都通覽》中提到,捏面娃娃賣糖人、賣泥娃娃的小販,在擔架上插掛許多成品,起到了展示的作用,人們一看便明白所賣之物。

    也就是小販在展示的同時,也一邊在進行捏面娃娃或是做糖人的表演,這樣一來很多人會聚集到小販的旁邊觀看錶演,感興趣的人還會跟着學手藝,而小孩子們則會搶着購買。

    包括還有賣鞋花的不僅在攤上擺放花樣繁多的鞋花作爲展示,而且還現場表演繡鞋花。

    除此之外,小販表演或展示大多都是與吆喝和響器相結合的。

    比如賣糖的小販主要有三種廣告方式一是利用糖的造型來吸引兒童,如大件的糖叫“大觀樓”,用紫竹作架,把糖塗抹在上面,小件有糖官人、糖寶塔、糖龜兒多種花色。

    二是鳴鑼唱賣,或者直接口頭唱賣,引人注意。

    三是採用賭博方式來推銷轉輪盤,如果轉動紅色區域便能得到塊糖,如果沒轉到,便什麼也拿不到。

    再比如,賣膏藥的打一把小傘,傘的每個角上都懸掛一串膏藥,口中還跟着吆喝;賣皮樑子的一手展示商品,一手拿着響器吹奏,以引起路人的注意;了。

    還有沿街賣牛肉的擔着擔子,兩頭掛滿牛肉,用手作喇叭狀,大聲吆喝。

    多種廣告形式的結合使得廣告信息的傳達更加有效,聲畫結合的場景讓人對產品的記憶更加深刻。

    而且需要說明,在明清時期,招貼廣告有了更多的發展,有的甚至與現代廣告很接近。

    像是福建一帶氣候利於果木生長,再加上地狹人稠,所以果樹種植成爲當地農業經濟中的重要專業。

    同時由於荔枝生產規模大、產量也大,已成爲商業性農產品,所以成熟時要貼出類似於“閩俗荔枝熟時,亦以紅箋書某處荔枝於某日開園”的“開園”廣告,公開出售。

    且“提筐擔莒而來者,漚歌盈路”,其盛況可想而知。

    另外,都門雜詠》中有一段記載醫家廣告的文字

    “滿牆貼報博聲名,‘世代專門’寫得清。慫恿親朋送匾額,封條也掛御醫生。”

    從這一小段文字可以看出,這家診所的醫生可算是一名出色的廣告人,他懂得“滿牆貼報”以造聲勢,博得大的聲名。

    同時他也在廣告中訴求了其“世代專門”這一突出特徵。

    而且他慫恿親朋好友爲他送匾額,給人一種該診所很受歡迎的印象。

    這樣,老百姓們會加強對該診所的信任,到他那裏看病求醫的人就多了。

    揚州畫舫錄》卷九記載,大東門書場四面圍座,中間放有書檯。

    “門懸書招,上三字橫寫,爲評話人姓名。下四字直寫,曰開講書詞。”

    這種在室內的小廣告,類似於現在的pop店內廣告,它有利於已經處於交易場所內的人在對商品有直觀認識後,有更深入的理性認識。

    並且晚清時候的很多老字號已經有了公關意識,通過爲老百姓辦實事而博得了老百姓的認可,直至今日都興盛不衰。

    爲了獲得社會輿論的讚譽,同仁堂十分重視開展各種公關活動,樹立樂善好施的企業文化形象。

    例如每當京城會試期間,同仁堂總要嚮應考舉子贈送四季應時藥品,這些舉子考中後做了大官,自然會照顧同仁堂的買賣,或爲同仁堂提供特權,或爲同仁堂介紹主顧。

    北京城裏許多王府把記帳本留在同仁堂,由同仁堂負責向府內供應中藥,到年底結帳。

    每年冬天,同仁堂都要開辦粥廠,使那些飢寒交迫的貧民能夠勉強維持生活。

    此外,同仁堂還要施捨棉衣給那些衣不遮體的窮人。

    每年夏天同仁堂則向窮人發放一些治療預防中暑的藥。

    同仁堂還利用北京每年挖城溝的機會,把同仁堂的大燈籠到處懸掛,既有利於行人,也給自己做了不花錢的廣告。

    同仁堂舉辦的這些慈善活動,是從藥店經營的利潤中提取的,據說能佔到利潤的三分之一。

    儘管這些舉措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窮人的生活狀況,但是這種濟貧的義舉值得稱道。

    這種義舉不僅能使同仁堂在老百姓那裏擁有好的口碑,而且能爲同仁堂吸引更多消費者,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還有“張一元”是北京地區一家老字號的茶莊。

    本來這一地段的茶葉買賣早被另一家叫“汪正大”的茶莊壟斷。

    “張一元”爲了創出自己的牌子,便無償爲各個妓院的管事和記賬先生送茶葉,請其品嚐。

    送一次就夠喝半個月,往往舊的還沒喝完,新的又送來了。

    這樣久而久之,八大胡同的茶葉買賣,就都被“張一元”給奪走了。

    不僅如此,“張一元”茶莊規定只要看顧客有真買的意思,就拿出茶葉沏一壺,倒在幾個碗裏,不僅請想買的顧客品味,也讓周圍的閒人品嚐。

    服務如此周到,顧客心裏舒坦,自然也就有了購買和購買行爲。

    還有正明齋是一家糕點鋪,歷史上就很有名,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上說“瑞芳、正明、聚慶諸齋,此三處,北平有名者。”

    一年四季,京城百姓辦喜事,很多都從正明齋預定相應的糕點。

    它還爲祭祖祭佛者生產供品餑餑,當時北京城裏廟多,廟裏有很多的節慶日子,所以這一項需要的數量很大。

    正明齋便很看重利用送貨的方式作宣傳。

    每年進入臘月,就可以看到北京的大街小巷,有許多身穿短棉衣和棉褲的工人,挑着寫有“正明齋餑餑鋪”字樣的大圓籠,在大街上走來走去。

    這是給預訂了糕點或蜜供的家庭送貨,既增加了節日氣氛,也等於給自己做了廣告。

    北京“通三益”乾果海味店的生意一直很好。

    但它第二代老闆具有一定危機意識,爲了避免因走老路而被競爭對手趕超,將獲得的太醫院製作秋梨膏的古方及時運用到產品更新中來,一下子讓店鋪有了一項“拳頭產品”。

    “通三益”拿到了這個方子,也就和老百姓的關係更近了一步。

    一旦老百姓的遠親近鄰有了咳嗽,人們立刻會想起“通三益”來。

    明朝的歷代皇帝,每年年初,都要頒佈規勸農民勤勞耕種的諭旨,並強令對此廣做宣傳。

    每個皇帝的說詞雖有不同,但也大同小異,從二月到十一月的農事活動及注意事項都提及到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