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四百十九章 生生不息
      因此,明代宗教劇主題與之大體類似,另外還需要說明,因爲道教類劇作中出現一類用於皇室和達官貴人賀節祝壽的慶賞劇,所以具體還可以再分爲祝壽劇、賀節劇、賀昇平劇三種形態。

      祝壽劇的話,很多很多了,像是有《羣仙慶壽蟠桃會》、《賀萬壽五龍朝聖》等,賀節劇的話也有很多,例如《慶豐年五鬼鬧鐘馗》、《福祿壽仙官慶會》等,賀昇平劇也有《洛陽風月牡丹仙》等。

      同時,在佛教類劇作中亦出現佛法類劇目,像是以朱有燉《文殊菩薩降獅子》、無名氏《猛烈哪吒三變化》爲代表,以及傳記類,如釋智達《歸元鏡》等。

      而儒道混合類劇作中新增法力劇,如無名氏的傳奇《觀音魚籃記》宣揚了觀音菩薩的無邊法力,等等。

      到了清代宗教劇在繼承上述主題類型基礎上又增加了“假佈道以寫心”的道教類寫心劇,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如嵇永仁《憤司馬夢裏罵閻羅》、靜安居士《論錢》等。

      宣揚命定論的道教類命定劇,如南山逸史的《翠鈿緣》等;以及宣揚出世思想而無度脫情節的出世劇,如楊潮觀《大蔥嶺只履西歸》等。

      還有家庭劇,可以分爲負心婚變、貪淫破家、謀財背義等類型,如《臨江驛瀟湘秋夜雨》、《魯大夫秋胡戲妻》等婚變劇、《張千替殺妻》等貪淫破家模式、以及《散家財天賜老生兒》、《金水橋陳琳抱妝盒》等圍繞家庭財產的分割爭奪問題而展開的家庭劇。

      其中的某些劇目顯然和其他題材類型有所交叉,如負心婚變也應是愛情婚姻劇之一類型,同時還與世情劇有所重合。

      關於家庭劇的具體分類及文化意義可參看《元雜劇中家庭倫理悲劇創作及其文化意義》一文。

      世情劇中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主題類型就是商賈散家財模式,這具體可參考《元雜劇中商賈“散家財”事件的多元化文化闡釋》。

      當然,需要說明,以上這些都是從題材和主題而言元明清戲曲故事的類型,此外,就內容而言,古典戲曲還存在一個同題翻創的現象,也就是形成了同一母題下的故事系列,當視爲戲曲故事題材的又一種分類方式。

      關於古典戲曲存在的同題化現象,顯然與前面所說題材的因襲性相關,《歷史化-本事化-因襲性——古代戲曲題材綜論之一》和《對中國古典戲曲同題翻創現象的文化學思考》兩篇文章都有思考。

      像是前者就以《古典戲曲存目匯考》所提供的線索爲主要依據,將古代同類題材的劇作歸納整理爲一百五十個創作系列,其中每一系列包括共同發源於某一本事的三個以上的劇作,這一現象鮮明地體現出古代戲曲題材的因襲性。

      至於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後者作了重點分析,指出,人民羣衆對某些題材故事具有特殊的偏愛,取材相對集中——如對歷史愛情題材興趣濃厚,加上“箭垛式”人物的塑造——此點鮮明地體現在一系列包公戲中,使得題材蹈襲無可避免。

      同時,中國戲曲不以思想啓蒙見長而以觀賞見長,喜新更戀舊是它突出的藝術品格,接受舊劇目並進行翻新改創成爲一種文化傳統。

      再者,劇作家出於羨慕、不滿或翻案心理,對前人戲曲作品有意識地增續翻改,也增大了戲曲同題翻創的機率。

      比如洪昇的《長生殿》就是對前人作品的有意借鑑和改編就出於這種心理,第二部分會以李楊愛情故事的演變爲重點涉及此點。

      同題翻創造成了元明清戲曲形成了很多源於同一本事母題的戲曲故事系列,比如取材於《史記》本傳並參考其他史籍的劇目系統中。

      其中較爲流行的就有蘇秦發跡變泰的故事、荊軻刺秦王的壯舉、韓信的功勳與鳥盡弓藏的悲劇、張良的傳奇生涯、蘇武牧羊的事蹟、趙氏孤兒復仇記、伍子胥的悲劇及司馬相如的愛情佳話等劇目系列。

      這種母題嬗變的故事系列並不限於歷史題材,在民間傳說、文學作品等戲曲素材庫中同樣存在,從而形成了圍繞史記、三國戲、志怪小說、唐傳奇、水滸、西遊、三言、二拍、聊齋、紅樓等而產生的幾大題材中心。

      以中國期刊網所收論文爲例,研究同一母題戲曲作品的成果涉及到了兩漢故事,如姜偉《元雜劇之“兩漢故事戲”略探》,霸王戲,如林怡《論“霸王戲”的嬗變》,相如文君戲。

      如張文《相如文君戲考論》,昭君戲,如鍾海波《從<王昭君變文>到<王昭君>話劇——論昭君母題敘事文學的發展》,三國戲,如顧宇倩《元雜劇中三國戲題材探源》,貂蟬戲。

      如李祥林《三國戲中的貂蟬故事及其性別文化透視》、鍾林斌《論“連環計”故事在戲曲小說中的演化》,隋唐故事,如彭知輝《論元雜劇中的隋唐故事》、馬矴《論元雜劇中的尉遲戲》,蘇軾戲。

      如胡蓮玉《蘇軾、佛印故事在戲曲小說中的流傳及演變》、邵敏《蘇軾題材戲曲演變綜論》,包公戲。

      如陳濤《包公戲研究》、黃秉澤《包公戲源流敘錄(之一)》、仲媛《從元雜劇包公戲談公案劇對公案文學的發展》、齊裕焜《論小說、戲曲中包公形象的演變》、朱萬曙《明清兩代包公戲略論》。

      孫陸軍《元代包公戲的產生及對後世的影響》、《元代包公戲綜論》、李彩雲《元代包公戲藝術成就研究》、楊家將戲。

      如常毅《元明時期“楊家將”戲曲小說研究》,水滸戲,如李承鋒、陳建平《元代水滸戲題材探源》,岳飛戲。

      如李元峯《古代岳飛題材歷史劇本事溯源》、伏滌修《岳飛題材戲曲流變考述》、林香娥《岳飛題材小說戲曲的歷史演變》,鍾馗戲。

      如劉錫誠《鍾馗傳說的文人化趨向及現代流傳》,董永遇仙傳說,如紀永貴《董永遇仙傳說戲曲作品考述》、《董永遇仙故事的產生於流變》,牛郎織女傳說。

      如田有餘《從小說、戲曲看牛女傳說在明代的演變》、周玉嫺《元明清時期牛郎織女文學的傳承與嬗變》,八仙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