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家
      就如前文說的,像是在《東京夢華錄》中就記錄了中元節演出《目連救母》雜劇的情況,書中說:“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

      由此我們可以推知當時雜劇盛行的狀況,同時另一方面,因爲金代院本的文獻較少,所以從現存資料看來,他與雜劇還是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比如《輟耕錄》載有院本名目六百九十種,從其中如《杜甫遊春》、《陳橋兵變》、《張生煮海》等劇目和人物“家門”分別的細緻看,可見當時表演藝術的進展。

      而解放後山西侯馬金墓山土的舞臺演了磚俑也證明了《輟耕錄》演出由五人扮演的說法。

      此外宋金說唱文學主要有鼓子詞、詞話和諸宮調等。

      要知道當時創作和表演諸宮調的民間藝人很多,在市井瓦舍中獨成一家。

      從現存的《西廂記諸宮調》和《劉知遠諸宮調》殘本來考查,諸宮調的故事內空比唐變文更豐富,樂曲組織也更多樣,而且初步注意了說白和歌曲的分工,直接導致以曲白結合表演故事的元雜劇的產生。

      並且北宋的傀儡戲主要有杖頭傀儡、懸線傀儡、藥發傀儡、肉傀儡等;影戲也有喬影戲和大影戲之分。

      它們能夠表演完整的故事,藝人以解說者的身分演唱,或間用代言體,以增強人物故事的主動性,而且已有演唱的底本。

      影以攻傀儡戲不僅在表演中摸擬真人,而且反轉來影響藝人的表演藝術。

      總之,傳奇小說、話本小說等爲戲曲準備了故事內容,並且提供了爲人民所熟知的人物形象;說唱諸宮詞的樂曲組織和曲白結合形式直接影響了戲曲的體制。

      各種隊舞使戲曲的舞蹈身段和扮相更加美化;傀儡戲、影戲也給戲曲的舞蹈動作和臉譜以影響。

      它們的發展使戲曲表演藝術漸趨成熟,同時也爲產生優秀的文學劇本準備了條件。

      而從《西廂記諸宮調》、《劉知遠諸宮調》和話本小說《碾玉觀音》、《錯斬崔寧》等看來。

      這些新興的文學形式在刻劃人物、寫景狀物、結構佈局、曲白結合諸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使元雜劇和南戲的產生有了堅實的藝術基礎。

      當然,還有就是雜劇的體制特點元雜劇把歌曲、賓白、舞蹈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始形成了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戲曲藝術形式,並且產生了韻文和散文結合的結構完整的文學劇本。

      它的組織形式有它一定的慣例,在結構上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只有個別的是一本五折、六折(如《趙氏孤兒》、《鞦韆記》),或多本連演(如《西廂記》)。

      折是音樂組織的單元,也是故事情節發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了較多的場次,爲演員的活動留下了廣闊的天地,這是我國戲曲表演藝術的特點,同時構成了戲曲文學的特色。

      有的雜劇還有“楔子”,它的篇幅比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對故事由來作簡單的介紹,也有在折與折之間演出的,作用和後來的過場戲相同。

      雜劇每折限用同一宮調的曲牌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時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獨唱,其他角色只有說白,分別稱爲“末本”或“旦本”。

      這些東曲不只吸收了宋金詞、大麴、諸宮調的成果,而且也叭收了其他民族流傳來的曲調。

      如《虎頭牌》雜劇中的〔雙調〕套曲就是當時女真族流行的樂曲。

      隨着戲曲內容的充產的發展,雜劇角色的分工更趨細密,藉以表現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物。

      由於雜劇以主要力量描寫正面人物,正末,正旦就分別成了末本或旦本的主角。

      此外,視劇情的需要,還有副末、貼旦、搽旦、淨、孤、卜兒、孛老、徠兒等配角。

      雜劇的劇本主要由曲詞和賓白組成。歌曲的作用主要在抒情,但是它不只限於主

      人公的心情抒發和詠歎,同時也在重要的場景和關目之中起渲染和貫串的作用。

      曲詞一般都本色自然而表成的新詩體。

      它一面有嚴格的韻律,以符合演唱的要求;一面又要以增句或加襯字,有利於經較自由地表情達意。賓白包括人物的對白和獨白,由白話和部分韻語組成。對白與話劇的對話相似,獨白兼有敘述的性質,

      在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劇本還規定了主要動作表情和舞

      臺效果,叫做科範,簡稱爲“科”,如“把盞科”、“做掩淚科”、“調陣子科”、“內作起風科”等。

      元雜劇在形式上也存在着一些缺點和不夠完善的地方,如全劇只由主要演員獨唱和一本限定四折等。

      它的種種侷限在戲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被突破,它的某些優點也爲南戲所吸收,從而形成了明清的傳奇戲。

      至於雜劇的興盛與創作情況和興盛原因的話,首先是城市經濟繁榮,培養了觀衆羣體(市民)。

      以及戲劇演出商業化,就是交錢看戲、廣告爭客、勾欄與對棚的競爭,刺激戲劇的發展與提高孕育了出色的演員。

      元代夏庭芝記載“見而知之者”和“聞而知之者”的藝人超過一百一十人。其中元雜劇藝人六十多人,餘爲小唱、諸宮調、院本、戲文藝人。

      包括上層社會的喜好與提倡文人蔘與,和敢於創作,這種價值觀念轉變、脫離正統;勤於創作:生存之道。能於創作:有才力(藝術修養)、有思想(飽經磨難,接近下層)。

      而元雜劇的創作與代表作家的話,我們現在按照時間劃分:一般認爲元雜劇的發展以大德(1300年前後)爲界大致經歷了前後兩個階段。

      前期的創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後期的創作中心在杭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