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五百一十九章
    在這一事件中,不僅進一步表現出賈母,賈政、王夫人,賈環等人的性格,事後又引出寶釵送藥、黛玉探傷、晴雯送絹、黛玉題詩等一系列新的情節,從而使寶、黛之間的感情和他們的叛逆性格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抄檢大觀園也是小說中一個大波瀾,在抄檢中,隨着作者的筆鋒所至,一個接一個的人物形象,鮮明地出現在讀者的面前。抄檢結果逼死了司棋和晴雯,趕出了四兒和所有唱戲的女子,促成了芳官,藕官、蕊官的厭世出家,結束了大觀園中的歡樂生活。

    從此賈府也越來越衰敗了,作品中的悲劇的氣氛也越發濃厚了.從上述分析中看出這些大波瀾既是日常生活中各種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又常常是整鐮個故事發展的關鍵和轉折點,通過它把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和矛盾衝突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紅樓夢的語言最成熟,最優美。

    其特點是簡潔而純淨,準確而傳神,樸素而多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如小說中那些寫景狀物的語言,繪色繪聲,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寶釵撲蝶、黛玉葬花,晴雯補裘、湘雲醉臥芍藥襉等,全然是一

    幅幅美麗的圖畫,在這些畫面裏,人物的神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小說有時在突出人物情態的時候,往往一句話,甚至一個字都是凝聚着重量。

    如二十三回裏寶玉被貿政叫去的一段描寫。

    惟寶玉喜之不勝。正和賈母盤算,要這個,要那個,忽見丫鬟來說:“老爺叫寶玉。”寶玉呆了半晌,登時掃了興,臉上轉了色,便拉着賈母,扭的扭股兒糖似的,死也不敢去。寶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這邊來。

    寶玉只得挨門進去。說畢,斷喝了一聲:“作孽的畜生,還不出去”

    寶玉答應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釧兒笑着伸伸舌頭,帶着兩個老嬤嬤,一溜煙去了。

    可見在這段描寫中,作者採用了“挪”、“蹭”、“挨”,“退”,“一溜煙”等詞,異常準確而逼真地刻畫出寶玉的種種神態,充分地表現了他前後判然不同的情緒。

    還有像是紅樓夢中的詩詞能和人物,故事緊緊揉合在一起,它們被熔鑄在整個藝術形象中,從而對人物性格的塑造,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如在黛玉的葬花詞,秋窗風雨夕和柳絮詞中,出色地表現了這個少女的多愁善感和孤芳自賞。

    寶釵的柳絮詞表面上是“溫柔敦厚”,骨子裏野心勃勃,這正是這個封建淑女的心理寫照。

    在寶玉的芙蓉誄中反映了他和封建環境對抗的精神,從而表現了他的堅強不屈的叛逆性格。

    紅樓夢在藝術結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在它以前的長篇小說以三國演義的結構爲最完整。

    但紅樓夢比起三國演義來表現出更宏偉,更嚴密,更完整。

    因爲這部小說爲了表現十分豐富複雜的社會生活以及服從作品中矛盾鬥爭和人物性格發展的要求,全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和賈府的由盛而衰爲線索,把衆多人物和複雜,紛繁的事件組織在一起,這些人物,事件交錯發展,彼此制約,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藝術結構。

    這個結構的內部百面貫通,筋絡相連,縱橫交錯,但又主次分明,有條不紊,它使我們感到生活的河流在那裏波瀾壯闊、洶涌澎湃地前進

    紅樓夢接受民族文化傳統是多方面的,前代的詩歌。

    散文,戲劇,繪畫給了它一定的影響,特別是西廂記,牡丹亭這些優秀的作品對它的思想影響更爲明顯。

    而金瓶梅這類小說在題材和描寫手法上對它的影響更爲具體.紅樓夢的作者就是在繼承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巨大的創造和發展,使它成爲我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的高峯。

    所以魯迅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從1840年始,隨着帝國主義列強侵略進攻,中國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衆的矛盾。近代中國革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文化戰線是資產階級新文化同封建階級舊文化的鬥爭。

    而關於近代文學歷史共80年,其發展可分三期:

    首先是產階級啓蒙時期文學,這一時期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共55年,是近代文學首開風氣時期。

    代表作家是龔自珍和魏源。他們的創作與林則徐、張維屏等人的愛國詩歌以及太平天國領袖們的詩文構成這一時期進步的文學潮流。

    與此同時,在詩文小說界都出現過逆流,如“宋詩運動”;“湘鄉派”散文;反動小說蕩寇志的出現,俠義公案小說、俠邪小說的翻案;京劇形成進入宮廷被統治階級利用、篡改等等。

    其次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時期文學,這一時期包括1898年戊戌變法前後共11年,這時近代文學全面繁榮時期。代表作家是黃遵憲、梁啓超、李伯元等。

    改良派們相繼提出了“詩界革命”、“文體革命”、“小說界革命”的口號。

    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其創作是“新派詩”的代表,成就最高;康有爲、譚嗣同也有不少優秀詩篇。

    梁啓超在倡導“文體革命”的同時,寫了大量的“新文體”散文,從理論和實踐上奠定了“文體革命”的基礎。

    小說界繁榮,出現了一批譴責小說。但“湘鄉派”古文仍保持一定勢力;宋詩運動有了自己的理論,形成了以陳三立爲首的“同光體”。

    以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文學,這一時期包括辛亥革命前後共14年,是近代文學繼續發展時期,代表人物有章炳麟、秋瑾、柳亞子、曾樸等。

    革命派作家以文學宣傳革命;“南社”出現;話劇產生;但也有鴛鴦蝴蝶小說、黑幕小說、武俠小說的泛濫。

    1、進步文學多服務於反帝反封的現實鬥爭,表現出愛國思想和民主思想。

    2、文學題材空前擴大,各種新思想、新事物、新知識都進入文學領域。

    3、語言趨向通俗化,藝術形式自由多樣。

    4、戲曲小說理論研究較發達。

    5、反帝反封深度不夠,缺乏與大衆的聯繫;一些小說形象不夠典型,藝術粗糙等。

    至於龔自珍的話,前文好像已經簡單的介紹過了,他是最早要求改革現狀的著名啓蒙思想家,同時也是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