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五百二十九章 發家之路
    當然,也有記載說人家後來下了逐客令:你走吧,我們不養你。曹雪芹親身的經歷,就有一個不知哪裏的女的救濟過他,否則的話他會餓死。

    所以,他一生難忘女兒女子的才、智、德、恩惠,一定要謝她們。結果,他產生了這麼一部頂天立地、萬古不朽的紅樓夢。

    好了,說了這麼多,咱們現在再來說說這脂硯齋又是何人吧。

    以及曹雪芹與脂硯齋有什麼聯繫

    要知道脂硯齋定了最後這部書的大名稱,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是定名。

    這個定名是乾隆19年定的,就是說曹雪芹同意把脂硯齋的評作爲這一部偉大著作的組成部分。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帶評的,是正式的石頭記的定本,沒有評的是早期的草稿。

    僅僅這一點,諸位便可以想一想,這個脂硯齋的地位重要不重要,太重要了。

    不是像金聖嘆批水滸傳,把後人讀後的感慨、感想寫在書上,不是。

    這是兩人同時,關係極其密切,你那兒寫,我這兒就批,是這麼一回事。

    批語是紅樓夢的真正組成部分,這一點千萬不要忘記,不是附加文,不是可有可無。

    第二點,從批語的口氣可知他們的關係很親密,不是一般的親戚,許多的批語是從女性的立足點而發的,這一點也很清楚。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從書裏看,某一場合,批語說:我也在場,芳官顯熱,我這也要脫衣服。這是誰呀,諸如此類一找,若干點彌合在一起,可知她就是史湘雲,是史湘雲的原形。

    史湘雲第二十回纔出場,三十一回又出場,以前一字不提,這個史湘雲是後半部的。

    脂硯齋說:“書未成,芹爲淚盡而逝,餘嘗哭芹,而淚待盡”。

    這什麼關係,能這麼說話,“希望造化主,上帝你再造一芹一脂,我們二人亦大快於九泉地下”。

    這是什麼話呀,我老老實實告訴諸位,這要不是夫妻的關係,他怎麼能這麼講話呢,這個正符合了許多條記載。

    紅樓夢的真本不是這個被高鶚篡改過的一百二十回的,七十八回以後情節跟今天的本子完全不一樣。

    真本後面湘雲寶玉貧賤到極點,幾乎做了乞丐,最後千難萬苦,忽然又重會,結爲夫妻。

    敦誠敦敏的輓詩裏邊有一個“新婦”,說曹雪芹死了,“新婦飄零目豈暝”,這個是誰呀,

    這些線索綜合在一起,我認爲脂硯齋曾幫助曹雪芹整理、抄、對書稿,此人功勞太大了,而他許多的口吻是女性。

    因此簡單說吧,第一,她是書里人物,第二,她是女性,第三,她和曹雪芹的倫理關係親密無比,和他的創作文學事業完全不能隔離。

    當然了,說到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就不能不提曹雪芹祖籍的來歷。

    到目前爲止,紅學界關於曹雪芹的祖籍有三說:就是紅學愛好者們都熟悉的遼陽說、豐潤說、鐵嶺說。

    如上所言,紅樓夢是我們偉大的古典文學作品,而它的作者是曹雪芹。

    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我們瞭解得越多,對紅樓夢的理解和欣賞會越深。

    但是紅學界關於曹雪芹的家世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看法,像是有兩個目標都在東北,有一個是在關內。

    所以有三個說法,一個就是遼陽,遼寧的遼陽,遼陽就是努爾哈赤進關以前建都的地方,就是東京城。

    那麼曹雪芹的曾祖父以及以上的,都是在滿洲八旗裏當差的。

    所以這是一個地方,就是要發家的話那就是在遼陽。

    另外呢就是在關內,河北省豐潤縣,這也是個說法。

    因爲有軍隊駐紮的地方,他有的到那兒、有的到這兒,所以呢也有可能從關內到了東北。

    明代軍人嘛,所以曹家還有個說法在第三個地方,就是東北的鐵嶺。

    現在關於曹雪芹的家世祖籍問題,有三個說法。我的想法是這樣,家世咱們翻他六代就差不多了吧,五代、六代就差不多,那麼往上倒數六代的話,好像遼陽說比較近一點。

    這些都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證據,但是留下來的,從歷史的文物或遺蹟看,遼陽多一點。

    當然了,關於祖籍問題有三種說法,這裏想補充一點就是:爲什麼出現了這麼三種說法呢,雖然各有各的道理,各講各的原因。

    但是從整體來說,當時清朝初年記載的地方誌,和曹雪芹的祖父自書的天山曹寅等等,基本說他們是奉天遼陽人、遼東遼陽人或著籍襄平,襄平就是遼陽了。

    所以從證據、從文獻這個角度來講,它確實有這種確切的證據,其他說還缺乏確切的證據。

    再有一個就是跟歷史制度有關,因爲搞歷史你不瞭解歷史制度,往往就會出現一些不大符合實際的看法。

    祖籍問題也好、旗籍問題也好,都牽涉到問題。

    在明代研究祖籍要分清,一個就是軍戶或者叫軍籍,再一個是民戶或者叫民籍。

    怎麼說呢,就是曹家在明初由關內到了關外以後,他們屬於衛所的官職,就是做瀋陽中衛或其他的地方,他那是軍籍,就是當兵的,世代是當兵的。

    民戶呢,當然有的是當地原住居民,有的是後來從關內到了關外,但是不管他從商也好,務農也好,他是民戶,不屬於軍籍,就是跟曹家上世不是一樣的。

    那麼豐潤說也好、鐵嶺說也好,恰巧在這個問題上不大符合歷史制度。

    此後清代也有兩個歷史制度、兩種歷史情況要弄清楚,就是作爲旗人來講他的籍貫。

    他的祖籍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他入旗之前的籍貫。

    旗人好多都是漢人,漢人被俘了,或者投降了,那麼他就入了旗了。

    他入了旗以後就要入旗籍,就是他是那個旗的人。

    那麼現在說某地人、某個籍貫,他的籍貫是哪,就是他入旗之前,他的戶籍所在地,就是旗籍和他的戶籍有可能是不一樣的,再一個就是旗人入旗之後,他的籍貫就是旗籍。

    曹家的旗籍好像一開始就是正白旗。

    清代入關之前旗有兩次大的變化,當然其他小變化還多着呢。

    不過這兩次大的變化就是:努爾哈赤死了以後,他的兒子皇太極繼位,這時候旗有一個大變,什麼大變呢,就是這個人不變,原來屬下的人不變,但是這個旗色變了。

    因爲清代崇尚黃色,皇帝他那個時候叫汗,那麼後金汗用的是黃旗,就是努爾哈赤管的這兩個旗都是黃旗,正黃旗、鑲黃旗,他的兒子皇太極管的是正白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