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五百四十章
    還有人問卜鍵先生最喜歡哪幾個丫鬟或者某一個,爲什麼最鍾情於她

    對此,卜鍵先生回答說,從來沒想過喜歡誰。接着蔡先生那個話,是喜歡哪個文學人物。

    就是襲人那個話題,咱們爲了在這個短的時間裏面比較集中地討論,襲人其實在前八十回,在曹雪芹的筆下已經寫了她的打小報告,那個更嚴重一點。

    老先生覺得也就是說,當賈寶玉給她吐露心事,被她碰巧聽到了的時候呢,她也給他彙報上去了。

    這個說明什麼呢,一個,襲人忠於職守,她是希望賈寶玉好的,她不贊同於賈寶玉的選擇、賈寶玉的生活方式,她希望他好。

    所以她後來這個變化,就是調包計的時候,她是有保留的。

    襲人是有保留的,她害怕出事。因爲什麼她太瞭解賈寶玉,所以果然出事了,說明她對賈寶玉瞭解得很深。

    另外一個呢,襲人確實是帶有一定的任務的,就是她要保護他,或者是要她瞭解情況,經常彙報,她確實帶有這個。

    而且她爲了這個彙報享受了特殊的津貼的,這個在老先生想來是一個事實,這不是後來寫的,這是前面寫的。

    那麼對於這個形象,別人一兩銀子,她二兩,趙姨娘就很不服氣嘛但是我倒是覺得我並不是特別地怎麼厭惡她。

    她還是在那個環境裏面很優秀的一個大丫頭,她的生活的軌跡將來發展必然是成爲像趙姨娘,像其他的那些婆子們,像我們看見的管家婆子們,抄檢大觀園是老一代的丫鬟對新一代的丫鬟的一次清剿,老一代這些丫鬟們也有一個青春的時期。

    新一代的這些丫鬟們,這些被清剿的丫鬟們,將來也要發展到像王善保家的,多討厭呢但是她既然留下來,就說明她當年肯定有可愛之處。

    那我們再想,如果晴雯活下來,將來會成爲誰呀,成爲王善保家的,還是成爲林之孝家的,還是成爲周瑞家的,還是成爲像趙姨娘,我看她升到姨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總之,覺得這個發展軌跡作者給她寫出來了。

    作者非常明確地,不是在後邊,是在前面已經寫出來了,她們必然要去做這些婆子,這就是她的歸宿。

    所以說她不能代表紅樓夢裏面的理想,不寄託到這一羣人身上,作者實際上是充滿同情、充滿悲憫的一種心態來寫她,就是這麼好的一些孩子、春花一般嬌豔的女孩子,必然要成爲這樣的是是非非、雞零狗碎、將來來管理這個家庭的這樣的一羣人,這是老先生的一個理解。

    當然,還有人想問蔡先生,就是這個曹雪芹的女兒觀,並通過女兒觀所表達的這種人本的思想,同明末時期的啓蒙思想,像李贄的“童心說”是不是從思想上也是一脈相承的。

    對此蔡義江回答說大概是這樣的,所以我很贊成李先生開始就講到的這樣的一個觀點,就是作者曹雪芹對丫鬟傾注了很大的注意力,很大的描繪的篇幅,或者它的重要性並不亞於這個小姐階層。

    當然那些主角們,林黛玉呀,薛寶釵呀,或者賈寶玉,那當然是主要描寫。

    但是其他,他並不是以地位高低來分配他的筆墨、分配他的注意力的,這一點我覺得就是很了不起。

    中國過去的長篇小說都是寫男人爲主,水滸傳裏面才3個女人,108將,有人說是105個男的與3個女的故事,翻譯成這樣。

    三國演義也主要是男的,哪有幾個女的,如果有的話,現在裏面什麼夫人多,那都是跟政治有關係的,非要寫到不可。

    出現在水滸裏面的潘金蓮,這都不算是一個故事情節。

    真正寫女兒階層的是很少的,寫女兒階層的一些丫鬟的就更少了。

    除了戲曲裏出來個紅娘,我看跟曹雪芹的這個傳統也是有一定的影響。但必定還是一個,個別的故事裏邊的小姐崔鶯鶯底下的一個侍女。

    這樣的大家庭裏有這麼多的丫鬟,當然並不是所有丫鬟都寫,都一樣多的筆墨,從她裏面找典型,寫成功的丫鬟,數字又是相當大。

    這一點,我覺得從作者的角度來講的話,正是他的民主主義的思想。

    戲子也好、丫鬟也好,有很多讓人讀了以後感到很可愛、值得尊重。這樣儘管她們所處的地位是那樣的低,受到當時的社會環境的等級觀念的不好的影響,也都沒有迴避。

    但是從這一點來講的話,也是紅樓夢很成功的地方,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所以可見李先生更強調曹雪芹寫了女兒國的理想和美,卜鍵先生更強調的是這個美的毀滅的過程,美被毀滅掉了。

    不過卜鍵說這倒是沒有,它當然毀滅掉了,怎麼不毀掉,而且這十二金釵哪個不是悲劇的命運,我怎麼強調理想不毀滅,沒有衝突呢,。

    還有人想問當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時候,他注重的寫到這些丫鬟。

    那當他塑造這兩個人物的時候,他是不是把晴雯和襲人她們做一個對比呢,你看他寫晴雯,他說“心比天高,身爲下賤”。

    這是不是說明晴雯心裏頭不具備奴性,我覺得他是不是借襲人的一舉一動,來貶社會上那些具有奴性的人呢,蔡先生知道曹雪芹怎麼想的呢。

    蔡義江先生對此說他知道曹雪芹怎麼想的。我想如果一個作者把兩種人物完全處處對照起來,你是這樣的她就是那樣的我傾向同情於你,那我就是揭露你。

    這樣的東西寫不好的,他只能說是寫不好,兩種不同的性格,不一定就是對比。

    有所對照也可以,有個反差也可以。這樣這個人物就是豐富性多樣性。也許在這一點上面曹雪芹對晴雯是特別好但是,另一方面呢,她又覺得襲人在這方面就做得比她好。

    這不是不可能的嘛。他最高的標準是寫生活,碰到裏面的人物、事件都是按跡覓蹤,卻不敢喪失其真,不敢稍加穿鑿,就是輪迴地把她安排、穿鑿,也把真實失去了。

    他是很注重生活上面的真實的,所謂真實就是毫無情理。

    是有這樣的一些人,也是有那樣的人。這些人物在現實生活裏是錯綜複雜的,不可能有一個你,就另外還要有一個人跟你對比,處處跟你相反,這樣的話就是人爲了。

    這兩個人物是有對照的東西,但是這不是作爲他創作美學裏面的最高標準,或者按照這樣的一個基本原則來寫,不是這樣的。

    就像寶釵同林黛玉,他寫得很鮮明,兩個人對照起來很鮮明,但不能說是處處相反,兩個人相同的也有,比如說作詩,都很聰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