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求生手冊 >第513章 統一陣線
    博陵郡北新城,城北十里亭處。

    一衆官吏文士待在亭舍中納涼消暑,而亭外的空地上排列着數百兵卒,雖烈日當頭但站姿紋絲不動,端得顯現出一股強軍風範。

    北新城縣原隸屬幽州涿郡,在桓帝年間,桓帝劉志爲了紀念生母郾氏,追尊爲孝崇皇后,其園陵曰博陵,更析中山、河間、安平、涿郡等四郡國共八縣爲博陵郡,北新城就包括其中。

    眼下的博陵太守畢瑜曾經爲鉅鹿郡任縣長,在靈帝駕崩不久,董卓鴆殺漢少帝劉辨,袁紹在關東與時任冀州牧的韓馥欲擁立大司馬劉虞爲帝,當時便由畢瑜持金璽前往有說。

    雖然事情最終沒有辦成,但畢瑜因着早早向袁紹示好,故而此後官運亨通,累遷爲博陵太守。

    畢瑜是畢齊的叔父,畢軌的從祖父,也等於是顏枚的長輩,輩分既高,地位又尊,顏良也不得不對其表示尊重。

    因而顏良決定在北新城與張斐的兵馬會合時,便提前致函畢瑜,聲稱自己軍務緊急,雖過境博陵但恐不能親往廣平拜謁,還請多多包涵云云。

    畢瑜得信後也十分重視,假借着巡郡督促秋收的名義來到博陵郡最北端的北新城,此刻更與北新城長顏訥一同來到十里亭處迎接顏良的到來。

    當顏良帶着大股兵馬來到十里亭時,畢瑜、顏訥並郡縣吏員、宗族耆老就站在道旁等候。

    顏良見狀立刻命身後兵馬駐足,自己引了部分幕僚將吏匆匆上前。

    隔開老遠,顏良就滾鞍下馬,趨步上前道“畢府君、從兄,怎好勞動二位久候。”

    畢瑜笑道“將軍位高權重,奔波千里只爲平定賊患,老夫來迎一迎又有何妨”

    顏良道“不過是職權所在,不值一提。”

    畢瑜往空地上依舊站立得整整齊齊的兵卒一指道“將軍手下有此等強兵,無外乎能無往而不利也”

    顏良笑道“不過操練勤快些,此番過境貴地,倒是給府君帶來麻煩了。”

    畢瑜擺擺手道“不麻煩,一點兒都不麻煩,我治下官吏百姓都說常山兵紀律嚴明,從來不滋擾沿途百姓,所需雞子肉食均出錢購買,甚至踩壞了田畝還會照價賠償。老夫有多少年未曾遇見如此受百姓推崇的部伍了。”

    畢瑜如此說了,身後跟隨的其餘郡縣吏員也都出言附和,簡直把顏良的部下誇上了天。

    顏良心道這些都只是基本操作,老子不克扣俸祿糧食,對士卒極爲厚待,每月每旬都會進行思想教育,制定嚴格的軍律並付諸實行,士卒們既沒有膽子,也沒有理由會去騷擾百姓。

    既然畢瑜如此會夸人,顏良少不得也把沿途所見田地豐收,百姓富足的景象拿出來誇讚了一通,一時之間好一番商業互吹。

    在十里亭寒暄片刻後,畢瑜便引着顏良回北新城縣,在縣寺中設宴款待他。

    席間並無什麼意外,無非是聊些公事私事,談些南北見聞。

    此次張斐從常山來的兵馬以真定營與石邑營爲主,顏枚也一併隨行。

    因着顏枚與畢氏女郎的婚姻關係已定,畢瑜對這個從孫女婿十分中意,宴中多次提及此事,使得氣氛十分融洽。

    宴席散去後,顏良正要回城外軍營休息,畢瑜卻留下了他入私室密談。

    與宴席上滿口場面話不同,四下無人時,畢瑜開門見山地道“如今大將軍身體抱恙,久久不能痊癒,儲嗣之爭由來已久,不知立善以爲,當以何人繼嗣啊”

    顏良聞言微驚,他與畢瑜雖然繞着彎兒有親戚關係,但突然說起如此忌諱的話題還是要審慎,萬一自己的態度與他相反,豈不是徒生事端。

    故而他四平八穩地答道“繼嗣之事當從大將軍心意而定,我輩臣下似不必多心。”

    畢瑜人老成精,一眼便看穿了顏良言不由衷,哂笑道“我這兩年來不知接到多少封書信,都是來探詢老夫的口氣,其中以袁大與袁三最多,至於袁二也有那麼些。我這個無足輕重的小郡都是如此,想必立善那兒更是頻繁吧”

    顏良笑道“我與諸位袁公子只是年節時互致問候,並無其他牽扯,實不知畢公之意。”

    畢瑜盯着顏良看了一會,然後自己失笑道“立善果然謹慎,也對,若不能如此謹慎,又如何能百戰百勝乎”

    顏良道“畢公過獎,在下不過是潛心實務,不爲外務所擾罷了。”

    畢瑜道“說得好我輩牧守一方,自當爲黔首百姓做些實事,只不過冀州未來走向不定,我心實憂也”

    說到此處,畢瑜沒有等顏良接過話頭,繼續說道“其實我今天與立善提這些,並不是要打探立善支持何人,而是想要與立善提前交通一二,日後若有個變故,你我也好秉持同一立場。如此,無論是誰繼嗣,都不影響你我如今的地位。”

    畢瑜如此一說,顏良就領會了他的心思。

    畢瑜身上打下了極爲深刻的袁黨印記,今後的前途一定是倚靠袁氏。

    他如今雖然爲二千石郡守,但手中並無強力的兵權,又遠遠算不得袁紹腹心之臣,日後若哪位袁公子繼嗣,只消一紙調令便能把他撤了另換心腹。

    畢瑜又不似審配、顏良、沮授、田豐等人是冀州本地宗族,無宗族勢力可以依靠,遇到什麼事情連代爲緩頰說話的人都沒有,故而他好不容易攀扯上顏良這門親戚,便挖心掏肺想要捆綁在一塊兒。

    顏良對此自然樂見其成,他通過鹽鐵專賣拉攏趙相陰夔、中山相郭溥便有結成利益聯盟的意思,與鉅鹿太守張導交好也是如此,又哪裏會拒絕畢瑜的好意。

    顏良笑道“畢公之意我已知之,袁大公子與袁三公子的確多次試探我的看法,不過我從未表態,日後若是有何變化,一定第一時間與畢公知會,也好同進共退。”

    畢瑜道“好好好既然立善如此說,老夫就放心了。此番立善從常山調兵,糧秣方面可需要我代爲籌措一二”

    顏良見畢瑜要幫忙解決糧草自是樂意之至,答道“若博陵願意糧秣,我可出錢購買。”

    畢瑜道“哎立善如此說就見外了,畢竟你也是爲大將軍分憂,我又豈能坐視。”

    顏良道“這卻如何好意思,博陵也有兵馬派往幽州,已經是盡了心力,我不能白要博陵的糧秣。”

    畢瑜嘆道“不提博陵兵馬也罷,我派去的兩千兵馬傳回消息說是死傷嚴重,將士們早就抱怨不已,都吵着要回家。”

    顏良道“待我攻克泉州後便會繼續北上,徹底解決漁陽之事,屆時博陵子弟們也可以安然返家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