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墨香 >161 醉酒池 迷肉林 上
    中平二年秋八月,高僧支婁迦讖坐化伽藍寺中,遺體火化後葬於塔林,知者極少。幾乎與此同時,關東接連發生幾件大事。

    其一,冀州鄴城,都官從事朱漢發兵圍攻韓馥府宅,槌斷其子雙腳,袁紹怒殺朱漢。但韓馥膽氣盡失,前往依附陳留張邈;旬日後,袁紹派使者尋張邈密議,韓馥已成驚弓之鳥,當即自殺。

    其二,黑山軍於毒所部號稱十萬,前去攻打東郡,太守王肱無法抵禦。曹操自河內出兵,在濮陽大破於毒軍,被袁紹表爲東郡太守,以東武陽爲郡治。

    其三,董卓拜壺壽爲冀州牧,此人暗中說服南匈奴於夫羅,並劫持張楊叛離袁紹,屯駐黎陽一帶。張楊被董卓拜爲建義將軍、河內太守。

    霜降之日;涉縣,黑山學苑。

    陸翊、張燕、珞伽、史阿四人,再次齊聚山長書齋,議論當前局勢。

    “今日早間,曹孟德派人來告,東郡基業未穩,暫時不宜對袁紹用兵。”張燕通報道。她雖仍奉陸翊爲首,但與外部勢力相交,卻已由她出面。

    東郡隸屬兗州,地處中原腹地,物產富庶,人文興盛;不過正因如此,境內世族林立,且爲四戰之地。

    周圍幾個郡國中,河內張楊態度不明,陳留張邈、潁川周昂都是親近袁紹的勢力。曹操所慮,不無道理。

    “孟德兄能夠阻斷袁紹南北勢力,已經極爲有用。”陸翊沉吟道,“眼前最大的麻煩,反而是張楊、於夫羅等人。”

    “不錯”史阿頜首稱是,“董卓插手冀州事務,局勢變得更爲複雜。倘若一着不慎,袁紹未除,卻引來董卓,我等恐怕反成千古罪人”

    “於老四剛有消息傳來,壺壽曾派使者前去,希望結成盟約。”張燕補充道,“茲事體大,於老四不敢擅自作主,不知山長意下如何”

    根據此前的計略,又應陸翊的要求,衆人不再以大首領一職相稱。黑山軍上下感懷他在辦學、耕作上的作爲,多尊稱爲山長,張燕也不例外。

    陸翊問道,“大首領的意見呢”

    張燕重新擔任大首領,她的意見自然變得更加重要。倘若兩人意見背道而馳,強硬要求下去,必然生出禍端。

    “如今局勢,不妨兩不相幫,坐觀成敗,再伺機而動。”張燕坦然說出心中所想,“與此同時,勤修內政,並落實與曹操、公孫瓚的合作。”

    黑山軍有百萬之衆,由數十支隊伍組成,張燕一介女子,能夠從中脫穎而出,與她過人的膽識、智略密不可分。

    “大首領所言,頗爲妥當。”陸翊目露讚許道,“兵家先聖有云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方悅、杜長受命出使公孫瓚軍中,已經過去月餘,仍無消息傳來。”張燕略顯憂慮道,“此事是否會有變故”

    當年在幽州之時,張燕曾與公孫瓚爲敵,知道對方看似豁達,實際上內心驕矜,且自視出自名門望族,未必願意與墨家傳人、黑山軍攜手合作。

    身爲世家子弟,卻致力於墨家“兼相愛、交相利”信念實踐的,如班超、陸翊、史阿等人,終究只是鳳毛麟角。

    “不必擔憂。”陸翊見狀,微笑道,“有我和韓二哥的書信,公孫瓚並非無智無義之人,斷然不會拒絕。得孟德兄、伯兄聯手,大事可爲”

    陸翊言語之間,說得極爲肯定。

    張燕知他一向不作妄言,當即放下心來,轉而問道,“山長,你對這二人期許甚大,是否另有緣故”

    “確實如此。”陸翊頜首道,“二者一爲宦官後裔,一爲族中庶子,雖然出自名門,卻常年遭遇不公。故而擢用人才之時,多有打破常規之舉。”

    旁邊的史阿聽到這裏,神色一動,似乎已有所悟。

    “挫敗袁紹之流,只是手段,並非目的。”陸翊繼續道,“倘若選才機制不變,即使高祖再世、光武重生,不過匆匆二百年興亡,依舊反覆不前。”

    張燕恍然大悟,隨即問道,“在山長心中,兩人孰優孰劣”

    場上四人,張燕對公孫瓚略有了解,史阿、珞伽對曹操更爲熟悉,唯有陸翊與二者都曾打過交道,最有資格點評。

    “公孫瓚倔強剛勇,曹孟德堅忍慷慨。”陸翊沉吟道,“在我看來,短時間內,或許公孫瓚略勝一籌,長遠下去,則曹孟德必然更具優勢”

    衆人一聽,各有所思。

    轉眼又是半月過去。

    立冬時節;宛城,郡守府邸。

    後堂之內,袁術正與從弟袁胤敘話,門外把守警戒的,全是心腹軍士。

    “城中將士無能,竟讓劉孟泰逃走”袁術神色之間,怒氣未消。

    “兄長既得數千幽州突騎,劉和在與不在,無關緊要。”袁胤勸說道,“何況公孫越在陽城中流矢而亡,公孫瓚豈會與袁紹善罷甘休”

    袁胤爲袁隗之子,素與袁術親近;而盟軍打出“誅討董賊,迎立天子”旗號,導致袁隗府中老少數十口被誅,也被他記在了盟主袁紹頭上。

    此時提起袁紹,袁胤語氣中不乏幸災樂禍之意,並非無因。

    “突騎數量,豈會嫌多如今劉孟泰一走,劉伯安再也不能爲我所用。”袁術嘆息道,“衆將無能,倘若有一二人可比孫文臺,何愁大事不成”

    之前袁術軟禁劉和,讓其修書,請幽州牧劉虞派兵來助。劉虞顧慮長子安危,很快派來數千突騎,結果全都落入袁術手中,但劉和卻伺機逃走了。

    “孫堅驍猛難敵,當真死在黃祖手下了”聽到孫文臺之名,袁胤忍不住問道,“諒那黃祖有何能耐,如何能夠殺得了江東烈兕”

    一個多月前,孫堅奉命南下進攻劉表,與劉表部將黃祖在襄陽一帶作戰,先勝後敗,被伏兵射殺在峴山之中。

    “呵呵”袁術頗有深意地一笑,悠然道,“當日此子得到傳國玉璽,卻拒不承認,併發誓不得善終,如今誓言靈驗,可見天意不可違”

    經此一事,袁術心裏對公羊閣、于吉擁有的力量,難免更加渴望。他也算足夠謹慎,並未告知從弟真相。

    “可知那玉璽的去向”聽到傳國玉璽,袁胤也忍不住心生好奇。

    “孫堅所留舊部,都隨其侄孫賁依附於我,唯有孫策回到廬江。”袁術肅然道,“玉璽的去向,不問可知”

    袁胤問道,“既然如此,兄長何不派人前去奪來”

    “孫堅作戰橫死陣前,孫賁卻主動來投。”袁術沉吟道,“無非是要本將顧忌聲名,保全孫策手中玉璽。”

    “兄長莫非就此罷手”袁胤疑惑道,這完全不像袁術往日的作風。

    “呵呵”袁術怡然笑道,“孫賁、孫策兄弟並無基業,若要尋劉表、黃祖報仇雪恨,自然還得求上門來,傳國玉璽之事,本將又何須擔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