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 >第七十九章 布衣還鄉
    卻說劉筱臣的隨從們回京稟報了皇上,說西夏皇帝同意大宋可派遣最多兩萬兵馬前去西域。趙構當即龍顏大悅,與李綱和兵部尚書商議之後,決定此事交由吳玠將軍,讓他負責派遣兩萬兵馬途經西夏去援救回鶻。

    吳玠收到皇上聖旨,馬上點齊了兩萬兵馬及糧草,由吳挺率軍前往施救。吳挺在邊關歷練多年,沉穩睿智,深得吳玠吳璘喜愛。吳挺興奮地接了這項光榮的任務,一馬當先地領着隊伍,經蘭州入西夏,一直到了涼州境內,突然被一隻數萬大軍擋住了去路。

    吳挺策馬向對面的將軍喊道:“對面的兄弟,我是大宋的援軍。貴國陛下金口玉言,說過讓道於我軍,你等爲何阻攔?”

    那邊一將軍迴應道:“此一時彼一時,那時你我雙方尚且和平相處,如今你大宋使用陰謀詭計,拐走了我大夏原夏州王。我大夏皇帝震怒,已將李昌佑撤職查辦,如今他正逍遙法外。是已,現在得請貴軍退回大宋境內,以免李昌佑趁機混入貴軍逃走!”

    吳挺心中大驚,什麼時候出了這檔子事,自己及叔父好像未曾有所耳聞。他道:“不會吧,我怎麼未曾聽聞此事?我大宋向來行事光明磊落,怎麼做出如此勾當,閣下切莫空口白話,污衊兩國友交!”

    “兵法雲:上戰伐謀。這不是你們使的計謀,難道還有假?別廢話,速速回軍,否則以敵軍論處!”

    吳挺心道,是不是大宋的陰謀不好說,但是人家李昌佑肯定已經被西夏全國通緝了。如今之計,只有先行回師,不然打起來,那還不是羊入虎口。

    吳挺道:“也罷,我便暫且回師!”

    吳挺風風光光地出師不到半月,又糊里糊塗地回到了原駐地。感覺重重地打出去一拳,又被軟綿綿地彈回來了。

    吳玠聽了吳挺的彙報,心中也是一百個問號,於是趕緊寫了奏章,命人快馬加鞭將此事呈報皇上。另外,加緊邊關防禦,以免戰事一觸即發。

    奏摺送到應天府,趙構皇帝卻不在京城,因爲他收到了屈平帶着他爹趙佶快回國的消息,已經火急火燎地趕去北京大名府恭候他爹的聖駕了。

    應天府暫由宰相李綱執政。李綱接到消息不敢怠慢,一面囑咐邊關加強防備,一面再差人送信給皇上。

    趙構一收到趙佶回來的消息,就安排妥當帶着部分臣子出發去了北京。從南京應天府到北京大名府的距離要比邊關到大名府要近,趙構算着日子,這幾天屈平護送趙佶就該到北京了。他心裏七上八下,有歡喜,又有些擔憂。

    屈平還沒到宋金邊關之前,就派遣武智深快馬加鞭先行一步稟告皇帝好消息,一面讓掌管河北東西路的劉嶽二位將軍,以最快的速度將檀州等割讓之地的軍民百姓錢糧物資通通南撤,甚至有時間連大樹都儘量砍伐帶走。空舍清野,不留給金國任何物資人口。

    一行人過古北口,經燕州、瀛州,直接南下前往大名府。

    過了宋金邊境,早就有劉光世和岳飛率領精銳部隊三萬恭候大駕,另外備好了馬車,那些人終於不用擠在將要散架的破車裏惶恐不安了。有些人甚至想當然重生了階級慾望,要不是看破大是大非的趙佶及時彈壓,恐怕這種惡習會繼續滋生蔓延。

    岳飛和劉光世將屈平一衆送出五十里,爲了繼續加強邊關防務,便不能遠送,大家說好有空一定一醉方休。

    劉光世派部下兩千人護送至大名府,遠遠地看見趙構皇帝帶着吳貴妃、潘貴妃,率領臣民們在北門外苦苦張望着。

    屈平見到趙構,下馬叩拜道:“皇上,臣幸不辱命!”

    趙構激動地拉起略顯清瘦的屈平:“愛卿真是辛苦了!”兩人一起望向身後的馬車,趙佶掀起車簾,一腳踏出車門,趙構趕緊跑向前扶着趙佶下了馬車,其餘人魚貫而下,紛紛對當今聖上行了禮。

    趙構跪倒在父母面前,抽泣道:“孩兒不孝,讓你們受難了!”

    當年何等雍容高貴的人,如今骨瘦如柴神情慚倦。大家無不垂淚,經過生離死別,還能再相見,這不是老天眷顧又是什麼呢!

    趙構看向他的第一個夫人邢氏,說:“你也辛苦了!”

    趙佶拉起趙構,說:“敘舊的事,往後再說吧。能回來,這一路也多虧了屈將軍,若非有此良將,我等不知一路死好幾回了。”

    趙構感激地看了一眼屈平:“抑之是朕的肱股,有他,是我大宋之福!”

    屈平環視了周圍或喜或泣的百姓們,低聲道:“皇上,先回宮吧。”

    趙構望着百姓們,高聲道:“朕在此感謝百姓們的關心,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趙家,能帶回失去的親人,也能收回曾經屬於我中國的土地!”

    “好!”

    “吾皇萬歲!”

    趙佶看着趙構在羣臣百姓面前振臂高呼,百姓羣起呼應,心中暗喜慚愧,又慶幸還有個能保住大宋江山顏面的好兒子。

    衆人進了大名府行宮,安置好回國的皇親們。

    在給趙佶安排的宮殿裏,當今聖上趙構、太上皇趙佶、趙佶老婆鄭太后、趙構母親韋太妃、趙構正室邢妃,還有吳貴妃、潘貴妃,共聚一堂,互敘衷情。說起北上所受的種種侮辱磨難,女性遭受的淫辱,金人對小兒乃至胎兒的殘忍殺害,說到趙構幾位側室及小孩,個個橫遭慘死,趙構雙目欲裂,義憤填膺,十指入肉!

    “他日,必要他血償!”趙構一字一頓道。

    趙佶嘆道:“爲父老了,也沒有治國之能,家國仇恨只有看你了。你現在是名正言順的天子,要好好對待臣民,努力做利國利民之事實,不要辜負天下!”

    “是!我懂得!”

    趙佶滿意地點點頭:“當年若是你坐上皇位,估計形勢大不一樣。唉!天意啊……我已決心作一個普通人,不要什麼太上皇的名號,以後請叫我瘦金上人。”

    鄭太后抓着趙佶的手,柔聲道:“我隨你一起。”

    趙構大驚道:“怎麼可以!太皇及太后歷經千辛終歸故里,自該安享頤年,讓構兒好好孝敬你們!”

    鄭太后看着韋太妃,說:“韋太妃,你生了個好兒子。”

    “是太皇和太后教導得好。”韋太妃謙虛道。

    趙佶說:“此事我已考慮清楚,不用再說。太上皇,對我是一種負擔,對你,何嘗不是一種壓力。”

    趙構無言以對,自己內心其實也是這樣想的。他感激的看着趙佶,這個今後只是父親的“父親”。趙構說:“那你們跟我一起住在南京吧!”

    “恐怕其他人心中對北國恐懼已深,我看不如我帶他們去南方,去江南!”趙佶說。

    趙構想了想,父親說的在理,便道:“也好,南方氣候宜人,景色秀美,經濟也發達,是個好去處。不如去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趙佶看着鄭太后,點頭道:“很好。韋太妃就留南京,免得你太過掛念。”

    “讓我我隨你一起吧!”韋太妃說。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還是留下吧。構兒,爲父建議你尊你生母爲太后,你看如何?”趙佶說。

    韋太妃阻止道:“不可,鄭姐姐纔是太后!”

    鄭太后說:“我這個太后是歷史了,再說,兩個太后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就尊父親的意思。”趙構說,“另外,邢妃隨我多年,又是正室,久受苦難,我欲封她爲皇后!”

    吳、潘兩位貴妃在旁點頭道:“該當如此。”

    邢妃激動地說:“皇上千萬不要如此!妾身雖九死一生,但在金國久受屈辱,若貿然封后,恐叫天下人質疑!”

    “誰敢多嘴!”

    “皇上,您就算能堵住悠悠之口,但你能控制住他們的心嗎?妾身多謝皇上厚愛,還請皇上收回成命,切莫折煞費於我。妾身誓死不受!”

    “你……”

    趙佶打斷道:“此事不急。皇兒一翻好意,但也要尊重邢妃的意見。只要有皇兒的尊重與愛護,有沒有那個頭銜,又有何分別?”

    邢妃道:“多謝太皇!”

    趙佶道:“哈哈。一家人,說什麼謝。以後不要叫太皇,叫上人……學着民間叫公公也行。哈哈!”趙佶望着潘貴妃和吳貴妃,心想這兩個衣服都端莊賢良,潘貴妃又生得皇子,從她們當中選一人爲後,也是不錯。不過現在自己已經卸了擔子,也不好亂作提議,萬一趙構不喜歡,還鬧得他們內部齟齬。隨趙構自己吧。

    趙構雖沒立邢妃爲後,但十分尊重及愛護於她,即便她日後未再生育。其他嬪妃乃至日後作了皇后,同樣打心裏尊邢妃爲大,這與邢妃自身的涵養也離不開關係。

    宮中和睦,成爲日後美談。

    <br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