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閹黨奸佞 >第287章 兩淮竈戶(五)
    高士信問道:“官府來收鹽,好鹽如何收?粗鹽又如何收?”

    張展回道:“好鹽一擔一百文,粗鹽一擔三十文錢。”

    單看這個收購價,官府的確實是低得離譜了,可是高士信看到了那些鹽之後,又覺得官府的價格其實還算是比較公道的。

    高士信打開了蓋在鹽擔子上的布,看到那些粗鹽,只是最原始的鹽巴,含有很多的雜質,表面帶着黃黃的顏色,非常的難看。伸手抓起一把海鹽,澀澀的,顆粒很大,也不均勻。這樣的海鹽用來炒菜,顯然幾乎不能用,也不知道可以用來做什麼。

    在這具身軀前主人殘留下的印象中,高士信也沒有喫過這種鹽,他記得自己小時候,母親給自己和張永做菜,用的鹽是類似於他前世裏那種粗鹽,顆粒較大,可是也沒有那麼大,顏色不純,也沒有那麼黑黃黑黃的都是雜質,也就是類似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裏用的那種鹽,比這些所謂的粗鹽要好得多了。

    “這裏纔是好鹽,”看到高士信皺起眉頭,張展連忙走到一邊,打開了另外一口擔子上蓋着的布說道,“粗鹽是日曬鹽,好鹽是我們用鐵鍋煮出來的鹽。”

    高士信走上前,看了一眼擔子內的鹽,所謂的好鹽,成色也令人十分失望,因爲這些所謂的好鹽並非他想象中的那種細細的、白白的、粉末狀的鹽,而是和自己小時候喫的那些鹽差不多。以鐵鍋熬煮出來的鹽,也就這種成色,這未免令人十分失望。

    “怎麼用鐵鍋煮出來的好鹽,也就這個樣子?”高士信問道。

    “這已經是很好的鹽了,”張展回道,“官爺,想必您是用慣了那種雪花鹽吧?細細白白的那種鹽?那種鹽我們這裏可沒有,那些鹽不是陝西的井鹽,就是西海(青海)的湖鹽,那些井水和湖水純淨,才能熬煮出好鹽。”

    經過了張展的說明,高士信才明白,大明使用的精細好鹽,都是來自陝西的深井或是西北的青海湖,那些乾淨的井水和湖水不含任何雜質,熬出出來的鹽自然就精細了。而在兩淮鹽場,面臨的東海(其實是黃海)卻因爲黃河泥沙大量流入海中,海水都是渾濁的黃顏色,這樣的海水熬煮出來的鹽都很粗、雜質很多,更別說曬出來的鹽。

    “聽說還有閩鹽、粵鹽,成色比你們這裏的好多了吧?”高士信又問。

    “也差不多了多少,只要是海鹽,基本上差不多。”張展回道。

    廣東、福建沿海的海水雖然湛藍色的,看起來十分乾淨,但事實上也並非那麼純淨,廣東和福建沿海的河流可是不少,也有少量的泥沙流入海中。除非能夠去西沙羣島那邊取海水來熬鹽,質量會好很多,但即便是南海深處的海水,也是含有不少雜質。別說南海深處了,就算是去太平洋中間去取來海水,也有雜質。

    海水之所以又苦又澀,因爲海水中不僅含有鹽,還有其他的礦物質,所以後世的海鹽,還需要進行提純。

    高士信問道:“若是我可以幫你們做出那種雪花一樣的精細好鹽,那麼官府的收購價會更高了吧?”

    “那是自然!”張展點了點頭,“聽說一擔那樣的好鹽,官府收購價都有三兩銀子了,當然了,鹽商的利潤更高,三兩銀子收入一擔,他們零賣,一斤鹽就能賣到六錢銀子。其實鹽商還是更喜歡進好鹽,只是我們這裏沒有啊。”

    一斤鹽六錢銀子,兩斤鹽就是一兩二錢銀子了,一兩銀子可是等於當年一名農民一年的生活費用!這種高價的精細好鹽,也只有大戶人家才能用得起。這種好鹽是拿來刷牙漱口用的,而不是用來做菜的。一般酒樓裏用的鹽和大戶人家做菜用的鹽,是成色略差一點的,一斤大約三百到四百文錢的細鹽,那種鹽也不是一般人家可以用得起的,三斤鹽一兩銀子,普通老百姓哪裏捨得買那麼貴的鹽。

    鹽商販賣那樣的好鹽,利潤太高了,他們從官府拿過來的價格是一擔五兩銀子,扣除拿到鹽引、上下打點、賄賂官員、路上被軍戶所之類的關卡抽走的銀子,運到目的地之後,一擔精鹽成本價大約在十兩左右,可以賣到七十兩銀子!

    更何況,那些鹽商不僅販賣官鹽,在官鹽中還摻雜了成本更低的私鹽,這利潤就更高了。

    鹽商購買那些普通的好鹽,一擔從官府拿來的收購價是一百五十文銅板,運到了目的地之後的售價爲每斤三十文左右,一擔鹽的售價可達三千六百文錢!購入最差的鹽,從官府那拿來的收購價是五十文一擔,運到目的地之後的售價爲八文錢一斤,一擔可以賣九百六十文錢。

    看起來似乎購買差的鹽去賣,鹽商利潤的比例更高,其實不然,差的鹽因爲需要更多的鹽才能賺到一擔好鹽能賺到的銀子,數量多了,運費和路上過各種關卡的費用就高了,所以說,鹽商能進到好的鹽,當然都喜歡販賣精鹽了,只是沒有那麼多精鹽,大明只有陝西和西海產精鹽,海鹽都比較粗糙。廣東、福建有好一點的海鹽,但是路途遙遠,成本也不低。

    若是能讓竈戶們製造出精鹽,自然官府的稅收也更高了,但是收購價高了,竈戶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好了。

    只可惜高士信對化工方面瞭解不是很多,讓他來精煉細鹽,他做不到。於是他想到的自然就是張永了。

    “你去一趟淮安,把張公公叫來。”高士信向吳六奇下了命令。

    “諾!”吳六奇領命,帶上四名錦衣衛,乘坐一條快船趕往淮安去了。

    高士信轉過頭來對張展笑道:“其實我也不懂得精煉細鹽,但我的好兄弟張公公他知道,就把他叫過來幫你們吧。”

    “張公公來幫我們?”張展愣了下。

    高士信哈哈大笑:“張公公可是才華橫溢,若不是因爲戰場受了傷只能進宮當公公,憑着他的才學,考中一個狀元都不成問題。”

    四名錦衣衛拼命的划船,只用了一日時間就到了淮安。聽說張永在上游的洪澤湖邊上同徐光啓一起幫助農戶和軍戶修建新式皇莊,於是吳六奇他們在次日一早就划船趕去上游。

    張永聽說是自己的大哥在叫,毫不猶豫的帶上了五十名東廠番子,乘坐一條大船,當時就趕往鹽城。

    兩日後,張永到了海邊的鹽場。

    高士信說明了自己把張永請來的用意之後,張永拉着高士信走到村口,看看四下裏無人,張永這纔開口說道:“大哥,你真糊塗啊!你以爲我沒想過要改善竈戶的生活嗎?我當然想過!可是你想過沒有,若是我把精煉細鹽的法子教給了竈戶,你知道獲利最多的是什麼人嗎?不是這些竈戶,而是當地的貪官污吏和兩淮鹽商!竈戶們又能拿到多少好處?他們再辛苦,賺了再多,還不是被貪官污吏和姦商盤剝得一文錢都不剩下?別的不說,就說他們精煉了細鹽,稅收肯定高了好幾倍!鹽城一帶的糧價也會上漲好幾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