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雷漫天梟 >第三章 趙家
    邊關敗壞還有些年頭,趙天收回心思,眼下要適應的是先做好趙家大少爺。

    說起趙家大少爺,雖自幼喪母,但在祖母奶奶的百般呵護和嬌生慣養下,已成真正的紈絝子弟。才年僅十四歲,卻是無惡不作,不好讀書,專愛遛狗逗鳥之流。唯一慶幸的是,趙天十一歲那年考過了縣試,頂着一個童生的身份。

    趙天上面有一同母的姐姐趙靜,年長自己兩歲,二八芳齡待字閨中。

    楊氏所生二少爺趙雷今年七歲,已入私塾一年。趙天還有一個四歲的小妹妹趙楠,乃是另一妾室柳姨娘所生,常年隨父母在遷安城,趙天見到的次數不多。

    趙天胡思亂想之際,老祖奶奶讓丫環攙扶着進來,“你父親來信說的對,不能對你再慣養,大雨天不好好讀書跑出私塾玩,這若是出了什麼岔子,老身我都不知道怎麼交代!古醫生開了方子,修養好後就繼續去族學讀書,再也不許私自離府。”

    祖母奶奶在趙天被強迫灌進來的記憶裏是和藹可親的,縱然有時發怒也是臉上帶着慈祥,這一點算是對上了號。

    接下來數日,趙天開始適應自己的身份和這裏的生活。

    大家族喫飯是有規矩的,衆老爺們不在,開飯時女眷和孩童得以進內堂,一張梨木雕花八仙桌,祖奶奶坐主位,左邊上垂手是楊氏、趙雷,右邊依次是趙靜、趙天。衆丫環旁邊環立袖手伺候,每餐四涼四熱外加一湯,餐前糕點餐後清茶都是必備。這時候的社會還沒有大肆飼養家豬,雞鴨魚和羊肉普遍流行,尤其是內臟下水配以青菜葷炒幾乎是大家族的頓頓必餐,鵝肝、鴨血、肺絲等做的極爲精緻。

    這時候的人們對喫辣還沒有普及,對從後世過來的辣王趙天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對着滿桌佳餚,趙天每每都不知如何下筷。

    姐姐趙靜最是關愛,不住的往趙天碗裏夾菜,專撿肝片肺絲肥肉片子等高熱量之物,趙天對着姐姐只有苦笑道謝。

    喫飯時祖奶奶很少說話,她進食也不多,倒是楊氏時而吩咐着旁邊的下人們做些什麼。

    似乎是感覺到趙天近日來的不正常,楊氏眨着濃粉的眼皮,“大少爺可是沒有可口之菜?再吩咐廚房去做點?”趙天立刻正身:“多謝二孃惦記,不必,這些就已經不錯了,不知有多少人連糠咽菜還都喫不飽呢,浪費不好!”

    趙天說的這話比以前有些水準,衆人有些詫異,心想這還是平時的大少爺嗎?

    趙天當然知道以前的自己是什麼德行,也不想解釋什麼,對祖奶奶道:“奶奶,這幾日天兒養的差不多了,明日就去上學!”

    祖奶奶聽這話當然心裏高興,大家閨秀出身的她是讀書明事理的人。上年歲後不愛多話,心裏卻是明白的很,只是嗯了一聲。家裏的男人們都不在,要管好這一大家子人着實不易。

    以趙家的實力若讓趙天上縣學是可以的,只是縣學遠在遷安城,祖奶奶捨不得。趙家大院坐落的位置也是一個不小的鎮子,就在軍鎮三屯營向東不遠二十餘里,受軍屯的影響,這裏的繁華不下遷安城。後世過來的趙天當然知道這裏就是後世由遷安析出來的遷西縣城所在,也是自己的出生地,所以並不陌生。鎮子上有一告老致仕的老進士姓古,受臨近富戶資助興學,趙天就一直在那裏就讀。

    古先生與鎮子上的古醫生乃出一家,此老專教十歲以上孩童,十歲以下稚童一律不收,遂他的學生不多,平時只有五六十個,就這還是衆商賈地主富戶們擠破頭把孩子送進來的。

    趙天對此嗤之以鼻,認爲此老是清高,不過話說回來,這年代的讀書人有幾個不迂腐的?

    私塾坐落在鎮子最北邊,離趙家大院不算太遠,步行約麼兩刻鐘。

    在這個讀書是極爲奢侈的社會,二剛子揹着盛有午飯的食盒跟在趙天身後,每日都是美滋滋的表情,縱然伴讀進不了學堂,但和其他衆伴讀下人們能在窗外聽聽先生的講課和學上幾個大字,回去後都是向同齡窮孩童們炫耀的資本。

    趙天被雷劈後停課了數日,今日一大早的上學去,二剛子卻發現趙天走的並不是以往經常穿街過巷的老道,便嘮叨道:“大少爺,我們再向北走就出鎮子了,繞遠路遲到的話古先生又要打板子!”

    “誤不了時辰!”趙天笑道:“你不覺得沿着灤河邊兒走北河壩風景更美嗎?”

    “啥?風景美?~~”

    真是對牛彈琴,趙天哈哈大笑:“算你這幾年來還算忠心耿耿,今後的大少爺要不做少爺做大爺,發達了的話有你的好處!”

    二剛子聽着有些發懵,現在叫大少爺,將來長大後早晚都是要叫大爺的,難不成現在大少爺就要成家娶親不成?

    “不說這些了,快走吧!”

    古先生的學堂不小,兩進的院子,後院家居前庭學堂。院口外小道繞後有片籬笆小寨,平時種些蔬菜。籬笆邊上一排大楊樹上栓着不少的各色馬匹。這都是軍鎮三屯營裏各官軍老爺家公子騎來的,十幾歲的孩童每早從二十里外軍鎮騎馬過來上學耗時也並不太多,多起早,爲了求學是值得的。學堂西邊一排廂房,趕上雨雪天遠處求學孩童經常留宿。

    從衛所裏來鎮子上求學的孩童不多,六個。沒有人願意祖祖輩輩都做軍戶,都指望着一朝從仕脫軍籍,只是能有經濟條件讓孩子讀書的極少,能夠到名師古先生這裏求學的更少。

    古先生對學生極爲挑剔,按理說像趙天這樣的劣質頑童,古先生是看不上的,只是礙於家長面子。

    這時候還沒到先生講課的時間,趙天進了學堂做在古慄木長條凳上,一邊等着先生一邊搜索着前世記憶裏這些“同學”們的名字和習好,而二剛子則在堂外又開始和他那堆兒伴讀們開始嘻嘻哈哈。

    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這等入門知識不會出現在古先生的課堂,盡是四書五經。趙天在後世煩透了的孔老夫子的論語,這時候不得不再次溫習。

    今天的課堂,不是趙天聽不進古先生的課,而是趙天此時的腦袋裏渾然在想剛纔上學路過北河壩時,所見到的十六七個馬車的車隊。車隊行商很正常,只是三屯這一代並不是永平府與順天府的官路近道,甚至這附近一代連個驛站都沒有。商隊怎會走灤河這邊而不是南面的豐潤官道?搜索以前的記憶裏從來沒有過在這條路上見過商隊。當然,即使見到了,以前世趙天的廢柴智商也是不會多想。而現在的趙天有後世思維,當然要進行一下分析。

    要知道,這時候的行商最怕的是官家層層關卡。十幾輛馬車的車隊算是不小了,按理說商行應該都是走以往經過打點的老官道。難道今早看到的這支商隊不怕這窮鄉僻壤的層層關卡?或是和這一路的衛所軍鎮有勾結?

    『如果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