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奮鬥李唐 >第四十四章 中高級教育
    經過四五年的發展,教育方面取得的各種成績,絕大多數都是在初級學校,中級學校和高級學院,離建校目標還差得很遠。這都是因爲公學的推出時間太短,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需要時間成長。

    適合上學的孩童和青年,從五歲到二十五歲之間。

    這個年齡段的人,有一小部分在新教育變革政策推出之前,就已經在學習了。雖然他們學的知識還是以儒家那一套爲主,但是十五歲到二十五歲之間的青年,朝廷還是允許他們直接到中級學校學習,當然學費要自理。

    只是在中級學校期間,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就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進行補課。至於能學到多少,就看個人能付出多少了。

    由於這些青年都有一定的知識基礎,而且師資力量也是比較充分的,所以中級學校的運行,雖然有些磕磕絆絆,但是磨合時間還是比較短的,大部分中級學校都在半年內完成了磨合。

    由於之前學生本身的學習進度不同,所以沒有辦法根據年齡進行分班,所有年級和學科,都是各個年齡段的都有,混合在一起進行教學。一個班級學生之間的年齡差最大的十歲,這在中級學校前幾年的發展中是很常見的現象。

    這樣的分班還是因爲大家之前學習的知識內容都是雷同的,對於新設置的學科,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一張白紙,都要從頭開始。所以中級學校每半年時間,都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成績,進行重新的分班、分年級。

    經過了三年多的時間,李唐王朝全國的中級學校的教學運行管理才進入了正軌。這時候纔開始發揮出中級學校的作用,人才的發現和培養,越來越井井有條,每年爲社會各個方面提供的合格人力資源,也越來越多。

    中級學校的學期是五年,可是一開始進入中級學校學習的學生,有三成左右,沒有堅持到五年的時間,就中途退學了。好在中級學校的學費是每年一交的,學生在這方面的損失沒有想象中大。

    這些學生做出這樣選擇的原因,是他們發現了自己的能力上限,還有極個別的學生是負擔不起高額的學費。總之這些人,沒有再進行深入的學習,提前來到社會上,尋找自己發展的空間和舞臺。

    這也是中級學校設置的目的之一,初級學校其實就有選拔人才的作用,認清自己的興趣點,以及天賦能力所在。這樣不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在一定不會取得很高成就的方面。只是這方面要發揮這個作用,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爲中級學校最開始招收的這些學生,有很多之前的學習,都是抱着考取功名的目的。可是真正脫穎而出,被朝廷選拔進官吏隊伍的又能有多少呢。

    以前是沒有辦法,學了很多年的四書五經,不考取功名又能做什麼呢。不是有句俗語來形容沒有考取功名的書生嘛,手無縛雞之力。所以以前這些人,雖然大部分都處在人生最美好的時段,但是他們真正爲社會創造的財富是很有限的。

    不管是經濟財富還是精神財富,他們的貢獻都乏善可陳。

    現在通過中級學校的學習,尤其是新的學科知識體系的學習,讓他們大部分都對學習有了全新的認識,很多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面。

    而李唐王朝的社會里,這些年又對熟知這些新學科知識體系的人才,需求特別大。這爲他們放棄原來堅持了很多年學習的理想,提供了選擇和保障的機會。

    現在在李唐王朝要想發展好,不再是隻有一條當官的路,發展道路選擇越來越多,而且很多方面的發展前景,甚至比當官還要好。而且現在李唐王朝的官吏選拔也越來越合理,並且越來越嚴格了。

    這些選擇中途退學的學生,絕大部分都不看好自己能通過朝廷的招聘考試。而且現在的競爭壓力,也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語,以前是千人過獨木橋,現在就是萬人過獨木橋,因爲能接受教育的人也越來越多。

    所以他們的放棄,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雖然家人還會有些失望,但是已經沒有絕望了。

    從社會發展意義的角度來看,這是巨大的進步。

    留在中級學校堅持學習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壓力更大,因爲競爭比之前大了太多。雖然留下的人,除了極少數是非常喜歡學習並且還想進入高級學院深造的以外,大部分都還在堅持着原來的夢想—入朝爲官。

    雖然競爭壓力大,但是朝廷管理治理體系也進行了變革,多出了太多的崗位,他們的機會還是很大的。畢竟他們是新教育政策實施以來的第一批學生

    ,這些多出來的崗位,其實就是爲他們中的優秀者預留的。

    這是留下來學習的學生大部分人的看法,並且朝廷這些年的做法,也支持他們的這個觀點。每年朝廷都在中級學習招聘大量的人員,補充到朝廷的各個部門之中。

    雖然除了個別特別優秀的人才得到重用以外,大部分開始的時候都只是個吏員,或者下層的管理者,但是這也讓他們很滿足了。因爲朝廷現在的任何官職都不再是終生制了,沒看到最高位置的首相也只能連任三屆十五年嘛。

    所以未來提升的可能還是有的,只要自己的能力確實出色,並且得到朝廷的認可,那麼通過努力最後做到中高級官員,還是希望很大的。

    這也是他們堅持學習的動力之一。

    而那些發現自己的興趣不在做官,而是真正喜歡研究學科前沿知識,並且探索未知領域,他們的目標則很堅定,那就是考上高級學院。

    而高級學院,除了皇家高級軍事學院招收一些將領之外,其他社會上的高級學院,是最後才建設完成的。也和沒有足夠合適的生源有很大關係,所以高級學院在新教育政策實施後的第一年,並沒有招收任何的學生。

    從第二年開始,高級學院纔開始培養在中級學校脫穎而出的天才。只是這樣的天才,還是太少了,但是也比之前朝廷那種選拔人才的方式,要多很多。所以高級學院雖然一開始是賠錢在運行,但是看在逐漸增加的人才數量,朝廷也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經過三年時間,高級學院的運行纔算是進入了正軌。

    師生成體系的構成纔有了一個完整的大框架,各個學科都有最少一個研究小組,最少一個導師帶着少則三五位,多則二十多位的學生,進行最少一個課題的研究或者探索。

    今後李唐王朝的科學技術水平能提到多高的程度和地位,全看高級學院的發展和能力。

    只是這方面現在發展的時間還是太短了,按太子李承乾的說法,這方面,取得成績的時限,最少的單位都是十年起。

    這中間需要付出的代價和資源將是個天文數字,好在現在李唐王朝的高級學院還非常少,並且他們現在進行未知領域探索的更是少之又少。

    現在他們的任務更多的還是解決,現實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各個學科的學術前沿問題,而且都是結合着實際發展發現的問題。所以師生們解決起來,興趣非常大,幹勁兒更是非常充足。

    之所以這樣,因爲對於新學科的學習研究,絕大部分都是問題來作爲導向的。可是對於新出現的學科,師生們提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這一度成爲困擾師生們最重要的問題。

    可是現在朝廷給他們找到了問題,這些都是朝廷各個國企工廠裏遇到的現實問題。有技術方面的,有科學原理方面的,還有更多的是未知領域的。

    這都極大促進了師生們研究的興趣和熱情,即使他們現在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很有限,這些年也只解決了相對簡單的技術發展遇到的問題,和少量的科學原理方面的問題。

    即使這些問題只佔朝廷提出的所有問題的一半左右,但是他們取得的成績卻是非常巨大的。朝廷的國企工廠得到他們的幫助,效益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正是因爲他們做出的這些貢獻,朝廷才爲高級學院提供了更多的經費,鼓勵師生們做各種學習研究。

    同時朝廷也對李承乾當初提出的產學研結合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高級學院現在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產業的發展和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探索研究之間良性的結合,對於彼此都是最好的先決條件,也是必要條件。

    高級學院更多的作用是解決問題,並有可能引領產業的發展方向。中級學校則更多是爲產業發展過程中提供助力。不管是哪個級別的學校,因爲對產業的貢獻越來越大,所以從產業發展中得到的回饋也越來越多。

    所以中級學校和高級學院的發展進入正軌之後,朝廷從各個產業發展中都拿出了一定比例的收益,投入到中高級學校和學院的發展中。

    教育變革取得成績最多的還是在初級學校,因爲初級學校涉及的學生和家庭最多。對初級學校的學生來說,這是零和一的區別,這點和中級學校的學生完全不同。

    任何事情都是從無到有最難,有了之後就是個發展的問題了,相對來說發展就要容易一些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