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販夫全神錄 >第190章 獲封燕國公
    李叔山今天的腦子,猶如高山潭水一般,毫無漣漪。

    他並不看李井的雙槍如何刺殺,將六十四斤五股神叉只是按照在家練武的套路,亂紛紛耍起。

    這反而叫李井一時間摸不着頭腦。加上大胖子萇丁的八卦開山斧,重達六十二斤,兩位重武器大將對他猛砸猛砍,雙槍勉強應付。

    大戰至三十餘合,李井漸漸難支,被李叔山五股神叉砸到馬腿。馬匹頃刻臥倒,他被顛下馬去。

    萇丁揮動開山斧就朝李井砍去。李井疾速滾身,一聲慘叫,滾入山下。

    李叔山與萇丁打馬向前,帶着二百精騎,浩浩蕩蕩向隆慮縣林慮山林冠寨而來。

    到了林冠寨。守寨門衛過來,看是徵東大總管回來,急忙飛奔進去,向李師儒稟報。

    李師儒聽明詳情,倒吸一口冷氣。他李叔山這麼快就拉回來四員大將、二百精騎,該不會上了韓皁的圈套吧?

    他叫來徵西大總管、晉國公於桓,商侯吳公鼎,軍侯崔祚,緊急磋商。

    於桓分析:“就算是苦肉計,也要收留。到時候兩軍對戰,叫文烈等人先衝,我等背後督陣。如果的確是內訌,豈不是平添四員猛將,二百精騎。”

    崔祚贊同,說道:“只要厚待,促膝談心,私下好好結交,叫他假投降也會變真歸順。”

    李師儒微微點頭,看吳公鼎沉吟不語,問道:“商侯乃海產販神至交,閱歷豐富。依你之見,他們會是什麼情況?”

    吳舉捋一把鬍鬚,笑道:“老夫每年趕臘八會,與這五雷神將有所接觸。此人性如烈火,不善於詭詐。今番佔山爲王,被韓皁打敗,他爲什麼會當山大王,不知道受了什麼委屈?以老夫看來,多半是不服韓皁,起了內訌。”

    李師儒撫掌大笑:“好,快快出迎。”

    以巖國大都督李師儒爲首,四人頂盔摜甲,盛裝出迎。

    到了寨門之外,李師儒翻身下馬,帶着一公兩侯過來與衆位見禮。細看文烈、柴署、燕藍娘傷情,急忙將他們讓進寨門。二百精兵裝備整齊,喜得李師儒開懷大笑。

    李師儒叫來寨裏的骨傷醫,給文烈、柴署、燕藍娘一一敷藥,好好包紮,親自扶着他們三人到臥房歇息。

    將李叔山、萇丁叫道跟前,挨個又問了到底怎麼回事?

    李叔山冷若冰霜,面無表情,將自己找向春山、介穿山如何說,他們向義成軍節度使李飛钂請假,被識破。

    又如何找到魏博軍節度使寧武山,又帶寧武山書信投奔韓皁。而韓皁多疑,要將自己處斬,妹國相陶社、前將軍文烈都勸,毫無效果。

    文烈說了兩句過頭話,被重打八十軍棍,柴署求情,替文烈挨軍棍。

    妹國五虎上將安滹、李滋娘、冉袞、尤統也過來求情。經了安滹說了什麼,韓皁索性將文烈等四將全都轟走。自己也被轟走。

    出了山門,又被虎威將軍李井追殺,燕藍娘受傷,自己與萇丁合力將李井打敗。萇丁差一點砍死李井,被他滾身逃脫,滾入山下。

    他這樣一點不加隱瞞,細緻說完,最後說道:“叔山的確如同韓皁所說,是個反覆小人,請大都督以軍法從事,斷無半句怨言。”

    李師儒聽他這樣說,面有慚愧之色,頓時熱淚盈眶。

    他對李叔山深深作個揖:“叫賢弟受到這麼大的委屈,都是愚兄之錯。今後再也不用家兄連坐家小之法,如有違犯,天打雷劈。還請賢弟不要拋棄巖國,共創大業。”

    晉國公於桓,商侯吳公鼎,軍侯崔祚等聽了李叔山所說,看大都督淚目,也都感佩不已。紛紛勸李叔山不要太過傷心,振作起來。

    李叔山面如岩石,既不點頭,也不搖頭:“快上酒菜,先喫飽飯再說。”

    李師儒哈哈大笑,大叫擺開盛宴,爲冀國公壓驚、慶功,爲新來四大悍將接風,以一萬分熱忱歡迎新來二百精騎。

    於桓、崔祚在八年前就是新蔡亂軍的首領,被望霄掛帥於沈丘擒獲,解送宣武軍節度使韓弘。卻被韓弘賣人情,送給了吳元濟。朝廷平定吳元濟叛亂三年,他們還是大將。吳元濟被李愬生擒,這都過去五年了。

    這時候又出現在林慮山李師儒這裏,這倆小子看起來是跟唐廷槓上了。他們在朝廷平定吳元濟之時,怎麼就沒出事嗎?

    當時申道是淮西軍鎮守在外的統帥,申道一降,整個淮西六州三十八縣紛紛請降。這時候於桓、崔祚是兩個縣的鎮將,害怕朝廷斬殺,當時逃掉。

    在這三年對抗朝廷之戰中,長了心眼,叫屬下於淮西之外,每年藏下數量不等的銀錢寶貝。

    果然吳元濟失敗,這些銀錢有了大用,叫他們逍遙過活了兩年多。但終歸心中有鬼,怕捉,於是在江湖上到處跑動,蒐集情報。知道李師儒嘯聚林慮山,自告奮勇來投。一拍即合,成爲股肱之臣。

    這要是望霄活着,還不得氣死。多少人拼命捉住的敵將,竟然被韓弘這麼放掉,在淮西爲禍,居然又跑到魏博爲禍。

    李師儒這裏,現在實際上只有兩大總管,一個是徵東大總管李叔山,一個是徵西大總管於桓。

    這兩大總管是公爵,下面各有三侯九伯,總計兩公六侯十八伯,戰將二十六員。

    此前已經殞命於黎陽縣署及黎陽津的有一侯三伯,分別是護軍、食侯宋吉,錢伯李戶,糧伯雲階,草伯戴準,三伯都是上輕車都尉。還有戰將二十二員。這時候,李叔山又帶來四員,恰好補齊原來的餘缺,還是二十六員。

    大宴三天之後,李師儒趁着文烈等四將到來,仿照青巖山,封王舵爲國相,總管內政。仿照唐初舊例,秦王李世民爲天策上將,總領天下兵馬。他自兼天策上將,統率四大總管。

    又聽從王舵建議,將徵東大總管、徵西大總管擴展爲東南西北四大總管,都是公爵。下面分屬三侯九伯。

    除了國相、天策上將,公侯伯三等爵位一下子增至五十二人。原來只有二十六員大將,現在伯爵人數不夠,挑選武功超絕的校尉冊封伯爵。

    四大總管分別是:

    徵東大總管、冀國公李叔山;

    徵西大總管、晉國公於桓;

    徵北大總管、燕國公文烈;

    徵南大總管、荊國公有壺。

    文烈這個好說,曾經是一個山頭的首領。有壺呢,他原來是林慮山別駕,升至大總管、荊國公,那可是隨着李師儒拼殺出來的山寨元老。

    四大總管下面分別有三侯,乃食侯、商侯、軍侯。

    三侯下面又分別有三伯,食侯下面是錢伯、糧伯、草伯。商侯下面是木伯、鐵伯、鹽伯。軍侯下面是兵伯、城伯、船伯。

    崔祚仍舊是於桓下屬的軍侯,吳公鼎現歸有壺,仍爲商侯,屬下木伯吳雕、鐵伯陳果。

    燕國公文烈下屬三侯,食侯燕藍娘、商侯萇丁、軍侯柴署。文烈初一上山就位列四公,炙手可熱。

    侯爵一律是巖國護軍,伯爵一律是上輕車都尉。

    共計四公、十二侯、三十六伯。所有侯伯都是按職事分封,戰時統一參戰,沒有戰事就按照職事下山找東西。搞到財寶,統一支配,並對行動參加者按功勞大小獎賞。

    現有人馬一千七百人,倒過來說,號稱七千人馬。

    又按照燕國公文烈建議,逐次查訪各鎮歷次戰亂散失的老兵,許以重酬,廣爲收納。不怕他不服,就怕帶他多劫掠。廣爲劫掠,犯下罪惡,還想回家當好人,那是癡人說夢。

    這叫做度賊之術,叫他一個個一日爲賊,終身爲賊。

    果然是好計謀,僅僅十餘日,經過於桓、有壺的訪查,收納各地老兵三百餘人。又過幾日,收納四百餘人,整個巖國達到兩千四百人馬。

    又叫這兩千四百人馬分屬四大總管,每位分屬六百人。四人輪番統兵,廣爲劫掠,都叫這些人一個個背上搶劫大罪。

    輪到不外出的三名總管,刻苦訓練士卒,軍法嚴整,操練純熟。

    巖國大鬧起來。衛縣、黎陽縣、林慮縣紛紛請求剿滅李師儒,一時間朝野震動。天子敕令戶部度支,急忙下派錢糧、物資,都押往黎陽津寧武山處,就由魏博軍統一支配,限期平賊。

    除了唐廷督促魏博軍征討,妹國公韓皁也已發出將令,要統一妹國疆域,先伐魏博,再吞巖國。

    轉眼六月半,李師儒的巖國大都督府,點卯既畢。

    衆位公侯伯齊集議事。說起韓皁,五天前,以七百兵馬留守青巖山,親自統軍兩千,以五虎上將、新晉前將軍、神拳大俠尤統爲先鋒,殺奔黎陽津。這時候不知勝負如何。

    李師儒聽到這些議論,自己也大爲振奮。他孃的,妹國公真牛啊,敢跟寧武山較勁。何不兩山合作,互爲犄角。想起前些天派王舵去收編人家,蠢啊,那時候就該定下盟約,互爲友好。

    王舵看大家議論紛紛,對李師儒說道:“大都督,妹國公這樣的動作,萬一取勝,將俘獲無數,勢力會更加龐大。就算失敗,卻能從此立威,投奔者絡繹不絕。我們怎能坐視不理,難道不能有什麼作爲嗎?”

    徵南大總管、荊國公有壺及其屬下商侯吳公鼎一起出班,獻出一計,叫韓皁的戰果瞬間變爲巖國戰果。

    如此好計,到底是什麼計策?李師儒能採納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