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福晉求和離 >第118章:讓年春花入四皇子的府吧?
    二月十三日,晴。

    宜:祈福;忌:動工,破土。黃曆上定着:大利北方。

    這日京城裏特別熱鬧。

    昨日春闈放榜,今日新科狀元披紅遊街。

    春日的清晨,陽光透過枝葉的空隙,透過早霧,一縷縷的撒滿太行大道。街道兩旁看熱鬧的老百姓,口口相傳着新科狀元的趣事。

    新科狀元叫李蟠,江蘇人。因家境不好,別人入考場帶美味的喫食,他準備了三十多個饅頭,裝了一大麻袋扛着進了考場。

    每天早中晚,頓頓喫饅頭。

    最後一場是爲期三天的殿試,到了收卷的時候,他還沒答完,急得滿頭大汗。聲淚俱下地央求監考官:“學生畢生之業,在此一舉。請千萬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寫完。”

    監考官見他可憐,便將此事稟告給了主考官張英。張英着人給李蟠點了幾支蠟燭,讓他繼續挑燈答題。一直答到四更才交卷。

    科考結束,張英把前十名的考卷呈報給皇帝,由皇帝親點狀元、探花、榜眼。這時候皇帝已經知道了李蟠的事,問道:“李蟠在裏面沒有”

    張英答:“沒有。”

    皇帝說:“若天下的學子,皆能如他一樣的勤奮苦讀,心志堅定,我大清何愁無人可用。本屆的狀元就是他了。”

    考卷沒看,就封了狀元。

    衆人皆贊皇帝心胸開闊,在選拔人才方面不拘一格。稱道大清國的盛世將要來臨。

    總算有了一件喜事,皇帝近期鬱積在胸口的憋悶,稍稍緩解了一些。提升禮部尚書張英爲內閣大學士。

    原來由明珠罷官留出來的空缺,便補上了。

    索額圖和佟國維皆鬆了一口氣。

    張英是漢人,從不結黨營私,周圍幾乎沒有追隨的官員,即使位列內閣中堂,也翻不出來多大的浪花。

    天近正午,

    乾清宮內,皇帝正與三位內閣大臣,以及吏部尚書商議入翰林院的進士名單,兵部尚書耿額手持奏呈急奔而來,對門前的當值太監說:“西北呈過來的六百里加急。”

    耿額是武將出身,說話中氣十足。洪亮的聲音,直接傳到了內殿,皇帝聽到之後,心口突突直跳,沒等通傳,就高聲應話:“讓他進來。”

    耿額快步而入,梁九功拿着托盤正要接,眼稍瞄到皇帝伸長了手臂,又退到了一邊。

    耿額直接把奏呈遞給了皇帝。

    奏呈雖然走的是兵部驛站,卻用紅漆封着,封上寫着皇帝御覽。

    耿額並不知道里面寫的是什麼。

    在他的印象中,但凡走六百里加急,或是八百里加急,十有八九不是好事。

    此時殿內的其他人,跟他差不多的想法,或坐或立在原地一動不動,用眼稍偷偷的觀察皇帝的表情。

    看到皇帝揚了揚嘴角,接着哈哈大笑,把奏呈扔到案几上說:“朕終於明白葛爾丹爲何自不量力,一再南下騷擾,原來他家的祖墳在我們的地盤上。想把寧夏佔爲已有,好好看管他祖宗的窩呢。”

    張英閒暇的時候,喜歡看些野史雜聞,起身恭喜了皇帝之後,說道:“傳說大元田盛大可汗俘擄明英宗,當時的朝廷爲了贖回明英宗,送了大批的金銀珠寶給大可汗。明英宗才得以放回。大可汗崩世之後,無人見到那批財寶。”

    佟國維立即接話,激動地說:“是不是埋墳裏了”

    皇帝笑道:“四阿哥在信裏只說,墳墓十分巨大,而且部分地方塌陷了,並未提到財寶。”稍頓了一下,又說:“葛爾丹不仁,我們不能不義。讓工部派些人過去,幫他家的祖墳修修吧。”

    在場的都是在官場是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人,個個都是人精。

    當然不會相信皇帝說的話。

    眼看着到了用飯時間,大家都非常識相地提出告退。皇帝說:“張中堂,你稍等一下再走。”

    殿中只剩下君臣二人時,皇帝笑道:“墓中確實有大批財寶,裏面有機關,有些地方尋常人進不去。其他人,朕信不過。你暗中找幾個懂墓穴懂風水的人,讓你家老二帶着,跟着工部的人一起過去。另外再帶兩千護衛,把裏面的東西全部運到京城裏來。原箱收到內庫,等朕擒住葛爾丹回來之後再打開。”

    張英說了謝恩的話之後,再次恭喜皇帝,說是朝廷流落出去的財寶,又重回朝廷,是天命所歸。

    普通百姓信祖墳風水,皇族更是相信,否則也不會找人看地方修皇陵,派人守着了。

    張英想到皇帝說要找懂風水的人,就想明確一下他的意思,於是說:“大可汗已經長眠於地下,後人卻依仗他的盛名,四處爲非做歹着實可惡。爲了大可汗的安寧,臣建議把墓穴修得牢固一些。”大人物們說壞話的時候,歷來含蓄,又冠冕堂皇。話裏的意思是,咱們把風水破了。

    皇帝正是此意。愉快笑道:“此話有理,就按張中堂的意思辦吧。”

    想到不久的將來,葛爾丹被滅,準葛爾對大清伏首稱臣。

    疆域遼闊,四海昇平。

    皇帝暫且忘卻了儲君不合意的煩惱,整個下午,心情都十分好。準備等天黑之後,微服出城,去一趟朱家莊,找高士奇聊聊,把自己的喜悅,分享給老師。

    傍晚十分,八百里加急的呼聲入北城門,入皇宮,奔向乾清宮。

    皇帝接了急件,迅速掃視了一遍後,大聲吩咐:“召衆臣上朝,朕要推遲出征時間。”

    二月十三日的夜晚,街頭巷尾都在議論一個共同的話題:準葛爾的大王子在寧夏籌軍糧時被俘擄,正在押解京城途中。

    詩雅閣裏熱鬧非凡,此舉首功者曾是詩雅閣的名人年羹堯。

    “亮工兄果然是人才啊”

    “這真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實例。有人還嘲笑他栽在了四皇子手裏,這輩子完蛋了。誰能料到,居然因禍得福。如此大的功勞,比今日遊街的新科狀元都要風光。”

    “這說明四皇子大度,有當今萬歲爺的胸襟。年羹堯辦了他那麼大難堪,還照樣重用。”

    “當家奴又如何,只要有機會立功,照樣是體面人。現在都入了萬歲爺的眼了,還用發愁沒有前途”

    “老兄,你說我們要不要也去四爺那裏尋個門路”

    “最近怎麼不見張三公子了聽說張三公子跟四貝子府走的近,四皇子找上年羹堯,還是他在中間牽的線。先同他問問情況”

    在衆人議論紛紛的時候,宮中的賞賜由十二名小太監披紅掛綵的雙手託着,依次入了年府。整個京城的年氏,數年羹堯阿瑪的官職最大。但因爲是清水衙門的工部侍郎,門庭並不熱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