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謀明 >第九章 言語
    這些話並不是閔元啓隨口說的,事實上在意識以自己草率行事後,閔元啓就開始考慮用怎麼樣的說詞打動這些族親和部下,最少要在下一次打鬥時,這些人敢跟着自己上。

    從“自己來”到可以“跟我上”,最終到“給我上”,這怕是一段相當長的距離,如何走好第一步,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效忠皇明,大義凜然?怕是會有反效果。

    這陣子的觀察體驗下來,不管是普通的百姓還是衛所軍人,或是三教九流,除了那些讀書讀迂了的呆書生還滿嘴忠君之外,效忠皇明的想法和話語,在普通人嘴裏是根本聽不到,也不會有人真有這樣的想法。

    就算是那些書生,真的會效忠大明?可能是有,但應該是萬中無一。

    事實就是如此,明朝覆滅後在剃髮令下達之前,那些飽讀聖賢書的官員,與明同休的勳貴,太監,還有生員士子,有幾個替皇明效忠,抵抗到底而死節的?

    闖逆來了他們附逆,清軍入京他們就效忠大清,只有在剃髮令下達之後,全天下的漢人士紳和生員階層纔開始反抗,到清廷鎮壓江南士紳生員的特權,徵收重賦之後,士紳生員才真正動員起來,大規模的抵抗由此發端,並且持續了幾十年。

    講大義是無用的,讀書人都不行,更不要說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老粗。

    至於什麼華夷之辯,北方的慘況,對大河衛的旗軍來說也無法觸動,這年頭就講鄉里宗族,北方人死再多對這邊的人也不會有太大的觸動,倒不是說完全的無所謂,但想用這些事叫旗軍們奮起追隨,也是相當困難。至於華夷之分,在剃髮令下達之前,強調後金的野蠻和強大,只會使這些旗軍更害怕和畏懼,適得其反。

    只有用流賊和官兵打仗拉鋸,禍害地方的實例,叫這些人跟隨他奮發圖強,最少要有自保之力,這纔是最有效的說法。

    果然,閔元啓說完之後,各人先是更加驚惶了一陣,這也是正常反應,又過了一小會兒,楊志晉先沉聲道:“大人說的對,這世道越來越亂,兵匪不分,地方上匪盜越來越多,再這樣下去,怕是遲早禍害到咱們家裏來。”

    高存誠道:“我有親戚在歸德府,上次流賊和官兵在那裏打,整村的人都死了大半。”

    梁世發跪下請罪道:“小人此前還以爲大人無事生非,招惹禍端,現在才明白大人的良苦用心,此後再有事,小人一定衝殺在前。”

    這人果然是當過夥計認得字,心思變得快,嘴裏的話說的也頗爲動聽,還無形中替自己此前的抵制做了辯解。

    閔元啓的意思很簡單,天下將會更亂,地方上隨時出現大股的流寇和進剿的官兵,也會有更多的流賊匪盜,要想自保便要強身練兵,想做到這一點,第一步就要更多的積攢錢糧。

    想如以前那相得過且過,被人欺壓也忍了,那隻會越來越艱難。

    這個道理並不深奧難懂,而且結合實際,漕船上這些人頓時都懂了。

    再加上此前閔元啓獨鬥青皮,勇悍出手,各人都被震懾了,這時滿船的人都跪下表示效忠,效果當真不差。

    “都起來。”閔元啓滿意的道:“跟着我,喫飽喝足,也能保住家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