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謀明 >第五十九章 陪葬
    境內全部是平原,土地要麼是可耕作的良田,要麼就是不能耕作的灘塗地和沼澤溼地。這一片地方,大量未開發的溼地和荒僻地帶,近海地方則是缺乏可以停泊大船的深海良港,所以沿海地方超過千里,卻是一個港口也沒有,算是相當弔詭奇的一件事情了。

    大片的平原區域和漫長的海岸線,加上含鹽量極多的河流,漢時這裏便以鹽聞名,設煮鹽亭一百多座,至唐時有官方記錄的數字年產鹽超過百萬石,到了大明立國之後這裏改爲鹽城,廣設竈戶,這裏的地名也能看的出來鹽業生產的痕跡,比如楊世禮所在的這個集鎮便是叫三竈鎮,明初時“洪武趕散”,大明太祖皇帝驅趕了大明百姓到沿海荒僻地方以煎鹽爲業,上設“總”,再設“竈”,再下面是“團”,總是管理層級,竈是煎鹽大竈,團則是竈下有多少戶,比如三團,四團,以幾戶竈戶爲一團共用一竈,然後按朝廷規定煎鹽,出產的鹽官府按官價收購,給竈戶換糧,從國初至大明末期,鹽城一帶便是海鹽生產的最大基地,比起福建和北方沿海地方,還有四川,青海等地的產量都是要高的多。

    鹽多,竈戶多,鹽商便是也大量聚集,不過大鹽商多半聚集在揚州和淮安府,他們憑着鹽引購買、官鹽再去外地發售,鹽引在大明可算是硬通貨,比起寶鈔那種一文不值的東西更受到太監和勳貴的歡迎,在大明的官方記錄之中,皇帝給勳貴太監們賜的最多的好東西便是鹽引。

    到崇禎年間,鹽引也不是太值錢了,因爲私鹽過多過於氾濫,從鹽課一年只剩下二十來萬兩便可知端倪,楊世禮便是以販賣私鹽起家,現在更因爲掌控私鹽而成爲一方大豪。

    “周亮工下令淮安府派推官徹查,若發現匪盜爲患便諮文徐州道派營兵進剿。”楊世禮身邊一樣有落魄文人當幕僚,其部下都是不識文墨的江湖漢子,與官府和大鹽商打交道,便是需要這些幕僚出面當中人,平時也可出出主意。

    此時一個幕僚便道:“這一則是故意和咱們過不去,二來是排擠曹州劉,不給客兵介入地方的理由,這人畢竟是當過多任主官,並且和東虜打過仗的,算是個人物。”

    楊世禮道:“此時便是我同意劉澤清的要求,受撫成營兵將領,也不能帶兵去把那閔元啓給宰了?”

    “不能,地方不報匪盜,不確認是那衛所武官所爲,咱們絕不能擅自出兵。”

    “我寫封書子給劉澤清,請他出兵怎麼樣?”

    “曹州劉現在謀揚州,表面上還算恭謹,他對史兵部很恭敬,平時喜歡舞文弄墨,和東林黨的那幾位交往十分密切,這個當口,曹州劉不會做事毫無顧忌,想叫他直接出兵,怕是難了一些。”

    “他的客兵在淮揚一帶打糧徵餉,鬧出人命都過百了,還不算毫無顧忌?”

    一個幕僚微微一笑,拱手道:“客兵南下南京並無錢糧支應,打糧徵餉這事算不得大錯處,死的百姓再多也不算什麼,若公然在地方出兵纔算不法跋扈,曹州劉不會分不清輕重,現在咱們請他出兵,倒不是完全不行,這人行事向來沒有太多顧忌,但我怕咱們要付出的代價也不會低……”

    楊世禮冷哼一聲,說道:“現在他的要價就太高了,罷了,這人不能招惹!”

    劉澤清是打算在淮安暫且安身,進一步佔據揚州,但在文官集團不允許的前提下,劉澤清在此時也不敢直接悍然動手。

    畢竟李自成雖然在進軍,但京師未被圍困,大明最基本的法理綱紀尚存。到京師被破崇禎上吊,羣龍無主之時纔是這些大明將領真正藩鎮化的開始,就算那時,江北四鎮也是緩慢形成,在南京羣臣分裂,在擁立潞王和福王爭執不下之時,馬士英等人溝結四鎮將領擁立福王,立下擁立大功後劉澤清等人才逐漸真正的藩鎮化。

    在這個時候劉澤清只能用拉攏和講價錢的方式收買地方豪強,給楊世禮是遊擊或參將的籌碼,但要的是楊世禮最少一半的收益,這個價碼對楊世禮來說也是實在有些過於高昂。

    “咱們不拿點實力出來,這些官兒,還有客兵都以爲咱們的名聲是虛的?”楊世禮突然放下茶碗,那瓷碗在桌上重重一砸立刻粉碎,他眼光陰狠看向衆人,說道:“派人去外海聯繫那些海寇,一個月之內我就要那閔元啓和身邊所有人替我兄弟陪葬!”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