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謀明 >第七十八章 認可
    軍袍每天跑操時穿着,剩下的隊列訓練和個人技藝訓練時便換作訓服,那些領了新袍服的當然沒有一個會把軍袍放在寢室裏不穿,個個耀武揚威的穿戴整齊,氣的身邊夥伴直翻白眼。

    王鳴遠內心也是重文輕武,認爲武夫禦敵保國雖不可少,但絕對不能令其坐大。唐的安史之亂便是大唐皇帝過於好大喜功開拓邊疆,得無用之土耗自己國家資源,使無數健兒拋屍邊疆,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得那些無用之土何用?白白使人民困苦,加上安史叛亂,藩鎮當國,五代十國時更是使百姓如在地獄一般。可見武夫無德,本朝壓制武夫原本並無過錯,只是壓的太狠,以至兵將過於缺乏戰力,使得流寇坐大,東虜多次入關也毫無辦法。

    但身爲軍戶子弟,眼前的旗軍面貌一新,並且很明顯的在形成戰力,這又令王鳴遠感覺到骨子裏的認可和尊重,這是多少代人的承襲,少年時的耳孺目染不是幾本聖賢書能洗涮乾淨的。到現在這時候,他看到四百多旗軍變得精銳強悍,內心到底還是認可要多一些。

    眯眼看了一會之後,王鳴遠便看眼前,鹽池距離軍營極近,這東邊一大片地方除了海岸灘塗外就是大片的鹽池,從第三百戶和第四百戶各有一條小道通行至此,修這路也是極爲簡單,幾百號人和騾驢拖着幾十個大石碾子,兩天功夫便開出來了,就是將道路壓實成夯土層,兩側在挖淺溝排水,這是大明最簡單的官道形制,講究些的便加墊一層細沙石子便是更高層次的官道了。

    幾個近的百戶人丁差不多都在此處了,遠處的百戶還在絡繹不絕的來人,每天俱有幾十號人趕過來,這邊還是缺人,算是來者不拒。

    幾十個工匠力夫還在擴建窩棚區,來的人太多,有一些遠的隔着三十四里,每天翻個來回做活回家肯定不現實,就算近些的也在數裏開外,這裏做活可沒有什麼每天八小時工作制的說法,一般是天麻麻亮就開始上工,到傍晚落日看不到了才停止,響午只有一刻鐘左右的喫飯休息時間,這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待遇了。

    更多的如蟻羣般的人就在王鳴遠不遠處,男男女女俱有,多半是十五六以上到五十以上的青壯年,婦人們也多半有一膀子力氣,一樣的挖溝擔土,只是不比男子能夠承重,所以待遇要比壯年男子稍差。

    附近的百戶村落幾乎是爲之一空,大半的人都住窩棚,喫飯是在窩棚區西側一字排開的幾十口大鍋,每天早晨熬粥配小菜,響午精米雜糧各半的二米飯配鹽菜湯,晚上則是蒸餅之類,總之俱是能叫人喫飽。

    王鳴遠也是被其父王三益強迫前來,第四百戶幾乎空了,王三益麾下的軍官和旗軍可沒有象閔元啓那樣下過功夫調教,管理的水準相當不足,開初過來時一團混亂,委實叫第三百戶看了笑話。

    亂了幾天之後,逐漸恢復了按小旗總旗編伍的習慣,每日點卯上工,由第三百戶的人負責記錄,兩邊讀書識字的人都是不多,不過第三百戶的辦法多,用木片削了短籌,點名後每人領籌上工,晚上交籌領糧,王鳴遠管的就是算籌,點名,發糧等諸多雜務,這關係到王家在第四百戶的聲望,出不得絲毫差錯。要知道人們是窮慣了的,發糧的時候短了一合都會有人跳腳跳罵甚至拼命,若是有發重了發漏了,事情可大可小,大則影響到王家掌握百戶實權,小則影響王家父子聲譽,所以王鳴遠這秀才相公不得不在這工地上每日呆着,他還想天暖之後走一趟淮安府,和縣學的秀才們遊玩會文,多揣磨程文墨卷,爲將來的鄉試和會試做準備。

    不過這個響噹噹的理由現在也不適用了,京師那邊連宣大都丟了,遼鎮盡棄關外之土軍民皆內附,薊鎮總兵唐通在上一次邸報時已經到京師,後來又和太監杜勳去了紫荊關,薊鎮也等於沒有了,九邊諸鎮,甘肅,榆林,山西,大同,宣府,薊鎮,遼鎮,寧夏,固原鎮,現在九鎮等於失去七鎮,只剩下半個遼鎮和半個薊鎮,這夠什麼用的?大局這麼糜爛,地方和中樞哪有心思搞鄉試和會試,很多人都在議論,不僅明年會試懸了,今年秋闈怕也是要黃。

    這樣的大局令王鳴遠心情惡劣,在這裏跟着大羣軍戶當民工帳房,他心中便是更加不滿,但事關大局,總不能叫二妹跑來拋頭露面,何況二妹也管着過百個婦人的錢糧分配,原本也是忙的不可開交了。

    叫王鳴遠不滿的不光是自己在鹽池工地當帳房,他還發覺閔元啓等人看重的還不是自己等讀書人,就象中軍和軍需那邊,閔元啓寧願在附近集鎮和縣城僱了一羣識字的夥計來做事,還找了幾個所城的吏員來幫手,百戶中的關磊和丁汝器卻根本沒有人上門去請,王鳴遠知道這兩人其實也想出來做些事幫補家計,原本軍戶們都窮,丁家和關家還算過的去,這才供的起子弟讀書,現在各家日子均是逐漸好過起來,丁家和關家卻陷在春荒裏出不來,這兩人卻又不願當鹽丁或民工下苦賺糧,更不可能去軍營受訓,兩人巴巴等着被請出來當文吏,現在閔元啓這裏可不止是一個普通的百戶了。千戶所城都有配給的吏員,衛一級更有經歷等佐雜文官輔助武夫們處理雜務,現在閔元啓這裏光旗軍就四百多人,力工一千多人,就算所城也沒有管着這麼多人一起訓練做工,雜務頗多,但閔元啓的態度明顯,關磊等人也不可能主動湊上來,眼睜睜的看着外來的夥計和吏員把雜務之事給領了,這幾人私下說起來俱是極爲不滿。

    王鳴遠百無聊奈的站着閒看,他早晨的事已經做完,到傍晚時還要忙乎一陣,王三益和李國鼎則是在鹽池那邊幫手,相比這邊的工地和練兵營區,這兩個百戶官明顯更喜歡去每天出鹽的鹽池幫手。

    閔元啓底下得用的人手不多,也希望原本的部下能專注在練兵上,頭一次運鹽是閔元啓親自去,現在他已經不去,改爲王三益和李國鼎這兩百戶輪流送鹽,反正數目和價格定死了,也不必擔心王李二人私吞或拿回扣,兩人也不需如此,賣鹽收入現在都有用,等過一陣子閔元啓會先分一批好處給這兩人,同時也會給其餘百戶若干好處,使整個雲梯關所的人力都能爲他所用。

    王鳴遠有時候也感覺有些敬佩,整個雲梯關所和各百戶原本都是一潭死水,此時正是各百戶均相當難過的春荒時節,各家均喫不飽飯,若不是京師被圍,運軍也早就出發了,各百戶都少了很多青壯男子,男子出門之後,婦人和老人要將田畝中事頂起來,春荒過後收了糧交出大半後勉強才能喫個半飽,同時還得負擔沉重的田畝中的活計,各種雜役也是不少。若朝廷多事還隔幾天派個御史過來看操練,各百戶又得忙的人仰馬翻,甚至勾軍清軍,各種折騰層出不窮,卻從不考慮軍戶生活困難,給軍戶減低負擔以增加士氣,朝廷從國初就抓衛所逃軍,三次逃亡便要處死,卻從未考慮從根本上解決地土兼併,減免子粒糧等雜役負擔,等於叫馬兒快馬又不給馬兒喫草,就算王鳴遠飽讀聖賢書,此時想起來內心也不免怨恨。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