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謀明 >第一百五十四章 火炮
    後世之時,閔元啓曾遊南京的故城牆,城上就有多門火炮。

    除了早期的火炮外,造於萬曆至崇禎年間的佛郎機炮,多半在炮管上都有這一類的文字,就和那些城磚一樣,充滿着歷史的遺蹟之感。

    說容易,卻也是相當容易。

    南京的武備廢馳不在北京之下,帳面上有十來萬駐守禁軍,其實在城頭的能扛槍備戰的怕是一萬人也沒有。

    南京的勳貴更不受約束,對駐守防軍的侵奪佔役比京師還要嚴重的多。

    兵沒有,糧餉被吞,那些什麼勞什子佛郎機炮,誰有功夫理會?

    只要花上一些銀錢,工匠,弄幾門火炮當樣品,弄一些鑄炮的工具來,應該都不是太大問題。

    佛郎機炮還是在正德年間在海上從葡萄牙沉船裏撈上來,然後嘉靖至萬曆早期仿造最多。

    就象是南京城上,大小樣佛郎機最少有過千門,北京城上怕是更多。

    就算是遼陽城上,根據歷年塘報,在遼陽失陷的那年,袁應泰孟浪出城與後金八旗野戰,結果六萬大軍喪盡,後金兵輕易就得了遼陽城。

    袁應泰是東林黨排擠走熊廷弼之後派到遼東的經略,也算是有名知名的,後來兵敗後也自殺殉國了,但以閔元啓看來,其罪惡滔天,百死都不足以贖罪!

    熊廷弼剛至遼東時,真是千瘡百孔,遼東被後金打穿,地方人心浮動,軍力不振,軍械缺乏,將士缺衣少食一夕數驚,沒有兵器鎧甲也沒有合手的兵器,戰敗殘兵毫無鬥志。

    是老熊至遼東後,先後調來賀世賢尤世威等猛將,令這些大將率家丁防女真哨騎深入,幾次邊境激戰都大有斬獲,使軍心士氣爲之一振。

    熊廷弼自己又親至撫順關舊地,提振地方軍心民氣,遼東大局才逐漸安穩平定。

    接着就是奏請朝廷調撥錢糧戰馬,調九邊精銳進遼東。

    待熊廷弼被去職時,明軍已經基本上恢復了薩爾滸之前的防線,同時兵馬擴充到十萬人以上,以瀋陽和遼陽爲防禦核心,各堡爲外圍,兵力有北軍遼鎮六萬多人,賀世賢部六萬多人爲主力,還有南軍的浙兵和四川的土司兵等精銳兵馬,總人數在十四萬人左右。

    軍馬也從不足千匹到過萬匹,軍械充足,糧餉齊備,這是神宗在臨終之前撥付的內帑和其逝後不久光宗皇帝一即位又撥付了大量內帑銀的功勞。

    這是幾百萬兩銀子堆出來的成就,軍隊從九邊的榆林山西大同宣府至薊鎮,遠到四川的土司兵和浙江的浙兵,全國的精銳軍隊都調撥在遼陽和瀋陽,大量的軍需物資是百姓的民脂民膏也是用在了最需要的戰場之上。

    在明軍的強勢集結之後,戰鬥力還是相當有保障的,集結的大半是九邊精銳和悍勇的將領,武器裝備戰馬都比薩爾滸時要強的多,在明軍的威脅之下,努爾哈赤在相當長時間裏都沒有犯陣的想法和打算,而是又跑去和葉赫部等海西女真打冤家。

    在老奴解決了海西女真後,發覺拓地不少但還是國困民窮,在小冰期下建州部的農業也受到了重創,僅憑漁獵根本養不活那麼多丁口,擺在老奴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放棄已經大一統的女真部落,還是化爲小部落各管各的,這樣生存壓力就小的多,在小部落時期也會有饑荒和戰亂,大大小小的部落會自我淘汰掉多餘人口,保持部落的繁衍生息。

    要麼就只能舉刀向大明瞭,所以什麼七大恨什麼的根本不必多提,就算沒有七大恨也會編出來九大恨十大恨。

    袁應泰該死的地方就是沒有統合好瀋陽和遼陽戰場,指揮能力極差,六萬北軍主力和浙兵川兵,瀋陽駐軍這幾股大的集團就是各自爲戰,被八旗各個擊破。

    瀋陽和遼陽都是信任蒙古降人,被這些蒙古人反戈一擊打開城門。

    都是約束力不強或自信過頭出城野戰,主力兵團被擊破之後就沒有辦法守備城池了。

    遼陽是大明早期控制全遼的核心城池,守備比瀋陽和廣寧還要強出一個檔次,除了城池造的高大堅固,外頭還有護城河之外,甕城角樓箭樓攔馬牆樣樣不缺,更爲重要的便有足足一千四百多門大小佛郎機!

    這是什麼概念?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