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山河逆行 >第一百零五章:林中突襲
    宋翊一路上有李金元等人照應,住的都是羣英殿的買賣,不但分文不,用而且伺候的體貼周到。

    一路行來,宋翊這才發現,羣英殿的勢力真是廣博。但凡需要落腳喫飯的地方,都能找到羣英殿的買賣。雖說有幾處也是與江湖行會打得不可開交,但總有些是沒佔到邊的。宋翊總是讓李金元找些清淨無事的地方歇腳,免得生事。

    一路閒談有說有笑,李金元隨行四個兄弟,王煥之,趙冠志,劉桐源,唐鴻飛都是二十左右年紀,同樣都是絳州本地人,同時加入羣英殿,又都在絳州辦事。四人親同手足勝似一家,都和李金元一樣直爽脾氣,因此與宋翊聊得十分投機。

    那老者也不知是否不用再餐風露宿的原因,一路上喫住順心,在加上游山玩水,心情大好,身體也顯得越來越硬朗,每天睡醒了就坐在車上和衆人聊天。

    宋翊將馬匹步伐降慢,與老者並肩而行,問道:“老人家,還沒請教您老尊姓大名?”

    宋翊心想問問他名姓,平日也好有個稱呼。誰知那老者兩眼一翻,說道:“怎麼着,盼着老頭子早死,好寫碑文是嗎?窮人家哪來的名姓,我在家行九,別人都叫我老九,你叫九爺爺就行了,死了這麼寫就行了。”

    宋笑着搖了搖頭,心道:“這老頭當我爹還不行,這會倒成爺了。”自此,宋翊等人平日裏都改稱老者“九爺”。

    九爺半輩子走街串巷,一肚子道聽途說的學問,與大夥論起江湖見聞,山呼海砍不落下風,真把幾人聽得目瞪口呆。

    九爺幾十年靠着嘴皮子賣貨謀生,能說會道練就一副好口才。大家問他出身何處,他卻總說四海爲家居無定所。幾人只是隨口問問也不在乎這些,終日聽他插科打諢講些奇聞異事倒也有趣。

    九爺這些故事,多半是半真半假東拼西湊而來,有些更是他信口胡鄒,但在在九爺說來卻是繪聲繪,王煥之四兄弟卻聽得有滋有味津津樂道。

    這一路上,王煥之四兄弟將九爺伺候得有邊有沿。九爺也不客氣,使喚宋翊真跟使喚親孫子一樣。九爺跟別人倒還好,總是有禮有面,跟宋翊卻從不客氣,要這要那從不見外。

    宋翊倒還能做到笑臉相陪,也從不與九爺生氣,反正事情都由王煥之四人解決。

    因爲帶着九爺,所以這一行人走得緩慢,足足行了二十幾日,纔到了龍門山的腳下。

    龍門山脈佔地廣博,綿延幾百裏,橫跨數州,最高之處千丈有餘。其中又有龍門、茶坪、九頂等名山。“居雲山莊”就龍門山脈龍門山的山頂之上,此山因大禹在此鑿龍門、鑄九鼎、治水患而得名。

    龍門山腳下有一個“雲下客棧”,乃是羣英殿專爲接引各路成員而設。

    “雲下客棧”有木樓兩層,客房百間,收拾得氣派舒適,對外只供酒食,用以掩人耳目。

    “雲下客棧”對外並不留宿,李金元等人暗中表明身份,掌櫃纔給安排了兩間上好客房。

    店內酒食、住宿一律管夠卻不用花一文銀錢,幾人休息一晚養足精神準備明日上山。

    “居雲山莊”離山腳千步之遙,山路陡峭石壁如削,難於攀登。鑑於九爺的身體,宋翊便要將他安頓在山腳之下。

    這次九爺倒是聽話,大概也是知道自己的身子骨不行,登山這事怎樣也是幹不來的。

    宋翊臨走之時,九爺卻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咱們祖孫二人,這幾日相處得也算融洽。你能帶我到此處,也算是誠心誠意。如此,我便在這等你。但說好了,你要是下山外出可要將我帶上,沒事也要來看我,別把你九爺爺忘了。”

    宋翊聽了九爺這話,心中實在憋屈,心道:“怎麼着,還祖孫二人,我這孫子還坐實了不成?”

    可轉念一想:“‘九爺’氣機衰敗命不久矣,又是膝下無兒無女的苦命人,我便真當他幾日孫子有又何妨?生在人世間愁苦,何不能讓他高高興興過上幾天舒心日子,也好含笑而別離開人世。”

    於是,宋翊嘴上便安慰道:“九爺,你安心養病,我腿腳輕快,只要一有空便下山來探你。”

    別看九爺平日對宋翊吆五喝六,實際上心裏將他當做親人一般,聽得宋翊如此說來,才依依不捨放他離開。

    龍門山奇峯疊峙,雲蒸霞蔚,溝水湍急,林木綿密交相掩映。春日杜鵑似海,冬日素裹銀裝,盛夏、金秋則林森蔥鬱。

    宋翊六人都是習武之人,攀山而上自然不在話下,不多時便已走了一半路程。此處山林茂密溪水潺潺,引得宋翊駐足四望。

    忽地黑影一閃,樹上躍下一人,身穿粗麻短褐面罩黑布,人未落地當頭便已一刀斬下。

    此人手持一柄四尺多長的朴刀,刀上木柄約有一尺五寸,刀身寬厚銀光發亮長有三尺五六寸,刀勢剛猛猶如一道閃電凌空而下。

    宋翊真元充沛,耳目聰靈遠超常人,足尖點地斜縱二尺閃身避過,順手抽出“無礙”旋身回斬。

    偷襲那人卻不以刀格擋,反手刀尖直點宋翊持刀的手指。

    宋翊手腕一翻,以刀身反託對方刀刃,這一招乃是“舉鼎”之變化,意圖要將對方朴刀帶偏再借勢急斬而下。

    豈料,對方深諳此招要意,反手一壓巨力驚人,反而要將“盡斬”撥開。

    宋翊運轉真氣猛然發力,雙刀一彈分開左右,二人刀來刀往戰在一處。

    李金元等人看得眼花繚亂楞在當場,刀光紛飛之下誰也不敢冒然插手。只是心中疑問重重,羣英殿所轄之處怎會有人在此埋伏?

    宋翊心中也是驚駭莫名,此人刀法拙中有巧,而且處處剋制自己刀法、處處搶得先機,但出手之時總是留有餘地,似在故意試探。看來,此人定有一擊必殺的招式作爲後手。

    修煉內功真氣大有好處,其一便是可將真氣灌注刀身,“三脈七輪”與“煉體之術”都無法做到此點。

    像六壬化神劍此等至高劍法,每一式都要有相應的真氣附着劍身配合施用。宋翊雖然不懂如何使用真氣與兵刃配合,但也知道其中利弊。

    此時,宋翊運足真氣灌注刀身,內膽真元之中真氣充沛臻純,震得刀尖不住發出嗡鳴之聲。

    兩刀相觸,內勁順着刀身傳去,直震得對手虎口發麻拿捏不住。那人口中驚疑一聲,倒縱三尺橫刀而立。

    黑衣人彷彿斟酌了片刻,而後將朴刀斜帶於腰際,刀刃向外,雙手持柄,弓步傾身,做出蓄勢待發的姿勢。

    宋翊心知此人的狂猛招式呼之欲出,於是雙手緊握刀柄置於肚臍上方,刀尖上挑指着對方,採了一個起守勢,以不變應萬變。如此一來,無論對方發出如何招式都能從容應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