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在大明從聖人做起 >第四十七章 吾性自足
    胡長青灰頭土臉的跑回貴州府衙,王質聽到戰報簡直傻眼了。

    他趕緊找來師爺李德星好好商量一下對策。

    話說這個李德星與王陽明還是老鄉,都是浙江餘姚人。

    這件事既得讓王質面子上過得去,還不能將這件事鬧大。

    李德興反覆琢磨,最後拿起筆來給王陽明寫了一封信。

    信上大體說的內容是讓王陽明你打了人,還與官兵爲敵,作戰,這種罪名可不小。

    你趕緊一個人前來貴州府衙,給巡撫王大人磕頭賠罪。

    如若不然,你今後在龍場這個地方是福是禍就很難說了,而且他們還會以此爲由上報朝廷,那樣對你無論仕途還是家庭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王陽明接到這封信後,陷入了沉思,從表面上看,他確實在與官府做對,現在李德星從中協調,只要他出面賠禮道歉,這件事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是這樣做就違背了王陽明內心的想法,這對他今後的心學成就以及悟道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心即理,知行要合一。”

    如果連他都唯心所做,那還談什麼傳道授業,爲其他人講學。

    王陽明打定主意,給李德星迴了一封信。

    信上的內容大體有三個意思。

    第一王大人是想邀請我去他那裏做客,我只是沒有時間去。所以我和王大人之間並沒有恩怨和得罪之說。

    王大人派來的手下不小心將我書院的桌椅打碎,我的學生們脾氣不好,誤以爲他是前來鬧事之人將其打傷,這些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他們的行爲也不是我所主使的。

    王大人派軍隊到龍場來練兵,正好趕上苗族也在進行陣法演習,兩支隊伍進行了一次實戰演習,也沒有任何一方出現傷亡,效果彼好,何樂而不爲。

    所以這第1點沒有出現誰對誰錯之分,談何磕頭賠罪之說。

    第二磕頭對於我們這些小官吏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兒。

    但是也分怎麼個磕法。

    如果你是該去磕頭,而不去磕頭,或者不該去磕頭的時候,你去磕頭,這都叫自取其辱。

    所以對於我王陽明來說,自取其辱之事我是不會去做的。

    第三關於禍福的問題。

    我王陽明已經被朝廷懲罰被貶到龍場這個地方。

    在這裏我喫的是竹筍、昆蟲,住的是東洞,夜晚還有瘴氣和猛獸的侵害。

    如果朝廷能爲我換個地方,我也是求之不得。

    我本着禮儀廉恥來約束自己,來對待他人,如果連這4個字我都丟了,那一定是禍而不是福。

    李德星收到信後,看到王陽明態度如此堅決,只好把利害關係和王質講清,王陽明他是個光棍漢,無牽無掛,還是暫時不要和他太較勁了,事情一旦弄大了,影響了大人的前途就得不償失了。

    王質聽後也只好作罷,不過他暗暗記下了這一筆,日後一旦有機會,他定要狠狠的打壓這個王陽明一下。

    這件事無聲的平息,無形中又增添了王陽明對心學的信心。

    這件事過去不久,龍場又來了一位客人,他是水西宣慰司的宣慰史安利凱,他聽說王陽明的事,也瞭解了他的名頭,知道王陽明在農場這裏缺喫少穿。

    這次安利凱前來,不僅帶來了糧食,木炭,雞,鴨,肉品,還有馬,羊,金銀。

    王陽明對安宣慰史非常的感激,但是他還是把馬,羊,金銀還了回去,把糧食,木炭一些肉類留了下來。

    “多謝安大人所送之物,使陽明的生活得以大大改善。

    這些金銀,馬,羊在龍場這個地方確實用不上,我留下這些食物就足以了。”

    安利凱頻頻點頭,對王陽明的人品也給予了更高的評價。

    “王大人真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謂大丈夫也。

    安某今天領教了,佩服佩服

    以後有什麼需要,王大人只要言語一聲,安某定會竭盡所能,再會。”

    此後越

    來越多的人前來求學拜訪,王陽明雖不以爲然,但鄭光禮與何長存卻開心的不得了,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與保障,而且照這樣發展下去,還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實惠。

    這一天又有一對楊姓父子從京師被髮配到龍場驛站,小兒子不過才六七歲,他們父子二人來到龍場與王陽明相見。

    “楊兄,我這來龍場不到一年,正常應該三年期滿,怎麼這麼快你就來了。”

    王陽明對此也是很疑惑,歷史可沒有這一段,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此刻就離開這裏。

    楊帆環視了一下週圍環境,發現只有一個簡陋的書院,還有一個山洞,角落裏有幾隻雞鴨,再無其他東西了,不僅滿是惆悵的說道:

    “我也是由於上面的人被打壓,受到了牽連,才被髮配到此。

    在這個地方住上一年我不被餓死,也得鬱悶死了。

    唉

    只是可憐我這小兒子了,他才六歲。”

    “你也不要這麼悲觀,其實我來的時候,還沒有這些房屋和這些雞、鴨。

    只要你努力去做,這裏慢慢的什麼都會有的。”

    楊帆簡直不敢想象這裏之前是什麼樣子的,如果那樣他連一天都活不下去,他沒有心情再去與王陽明這些了,領着兒子無聲無息的走了。

    王陽明也不知所謂,他到底什麼意思,是交接還是不交接,只是現在他們離開了,如果不回來,王陽明就認爲沒有這麼回事,他還會繼續在此生活下去。

    第2天傳來了噩耗,這對兒父子死在山腳下,看現場的樣子應該是遇到了亡命徒,他們在與對方爭搶的過程中雙雙被害。

    王陽明親自下山將這對父子埋葬,通過這件事對他的觸動很大,如果一個人的生命都沒了,那他還要那些身外之物,功名利祿,又有什麼用呢。

    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自然災害,疾病等不可控因素,隨時都能奪取你的性命,和生命比起來,其他的一切都不那麼重要了。

    此刻的王陽明陷入了一種迷茫狀態,他需要一個頓悟來開起心學最高的一扇門。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