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吳吏曹 >第一百零九章 心裏話
    碭縣,遠郊,野地裏一片喧囂,人的呼喊聲、狗叫聲響成一片,沸沸揚揚如同滾水一般,幾乎要將嚴寒驅散。

    然而一聲呼嘯,瞬間讓所有聲音黯然失色。

    草叢之中,一頭老虎倒在地上,身上插着許多箭,鮮血淋漓。

    手持獵叉、長矛的兵卒圍上來,老虎掙扎着要反抗,被蜂擁而來的長矛捅了個透心涼。

    後邊,騎馬趕來的彭均,見老虎被捅得千瘡百孔,有些懊惱,不過也沒喝罵這些兵卒。

    畢竟比起虎皮完整與否,兵的命更重要。

    同時騎馬趕到的李笠,見老虎被亂矛捅死,覺得有些遺憾,因爲他想起一個場景。

    碰見老虎怎麼辦?

    不要慌,握緊手中小刀,等老虎撲過來,猛地彎腰,然後一個滑鏟,從老虎肚子底下滑過去。

    與此同時,舉刀過頭,用刀劃破老虎肚子,讓它內臟掉一地。

    這就是滑鏟殺虎,一招致命!

    沒有刀,有棍子也行。

    等老虎撲過來,只需要後仰,與此同時把棍子一頭頂住地面、一頭對準老虎,噗嗤一聲,落下來的老虎就被直接戳死了!

    這種理論上的殺虎神技,李笠想着想着真想笑,見兵卒們已經把死老虎捆起來,再用幾根長矛一擡,便和彭均調轉馬頭,往營地走去。

    他來碭縣巡視,順便和坐鎮碭縣的彭均打獵,未曾料碰到一頭老虎。

    老虎一咆哮,坐騎嚇得渾身發顫,李笠想騎馬追老虎,哪裏追得上,結果老虎被獵場外圍兵卒給圍殺了。

    回頭看着那被獵殺的老虎,李笠感慨:“這地方不錯啊,居然有老虎。”

    彭均笑道:“不止有老虎,據說還有野象。”

    這說法,李笠相信,因爲聽說將近二十多年前,碭郡地界捕獲野象,當時碭郡是魏國治下,野象送入都城後被視作祥瑞,便改元‘元象’。”

    今日打獵所見,他對這個時代的淮北生態環境有些刮目相看。

    在這個時代,淮北地區還有野象,雖然罕見,但確實是有。

    不僅如此,老虎也很多。

    由此說明,人類的活動區域不算大,還沒把大型野獸逼到絕境,所以兩淮地區,還有很多荒郊野外是沒有人煙的。

    而這時代,中原人口肯定沒有明清時多,所以不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無非是大片荒野、水澤尚未開墾爲農田,所以人類的活動區域並未擠佔野生動物的生活空間。

    許多村莊,都有老虎出沒的記錄,不僅如此,各種走獸也很多。

    下地幹活的農民,極有可能遇到突然冒出來的野獸,至於這野獸是鹿還是狼,就看運氣了。

    所以,若天下太平,官府組織軍人、百姓開荒,淮北還能開墾出大量農田,出現更多的村莊、城池。

    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原人口,遠遠沒到明清之際那種人口爆發、人多地少的程度。

    只是,這‘天下太平’能否在有生之年實現,未曾可知。

    只要南北對峙的局勢存在一天,兩淮這南北分界線地帶就不得消停,屯田的成果朝不保夕。

    譬如現在的徐州,本地出產的糧食,根本就養不活徐州駐軍。

    駐軍所需糧草,部分得靠淮南輸送,部分得李笠的各種經營來解決。

    “朝廷一旦亂起來,恐怕總有一天,我們也無法置身事外。”李笠和彭均聊着聊着,聊到當前時局。

    “中樞的權力鬥爭一旦變得激烈,主角們開始拉幫結派後,坐鎮要地的第三方不存在旁觀的可能。”

    “因爲不站隊這一態度,本身就有‘不支持’的意味在裏面,對於勝利者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哪怕旁觀者的本意是明哲保身,但勝利者要犒勞自己的部下,也會優先把旁觀者的職位騰出來,作爲獎賞。”

    “所以,我遲早會因爲各種原因,率軍南下,如此一來,齊國必然趁虛而入。”

    “碭縣首當其衝,到時候你應付起來,會很喫力,卻一定要扛住。”

    彭均知道時局發展的方向有些微妙,點點頭:“放心,碭縣防禦已經加強,能扛得住。”

    李笠也不是一味報憂:“放心,江南若是出事,傳到鄴城,齊帝再調兵遣將,恐怕半年就過去了,真要有什麼事,我們完全來得及應對。”

    “你和部下依託堅城,以及充足的糧草、軍需儲備,守碭縣守個一年半載,足夠我轉回來解圍了。”

    彭均見無旁人,問:“李郎,萬一,萬一朝廷裏的權臣,對你不善,如何是好?”

    李笠笑起來:“那就跟他決勝負唄,走投無路之下,我還能跪着乞活?”,

    “我這七八年,爲朝廷四處征戰,鎮守徐州,所作所爲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先帝。”

    他的回答如此之直截了當,讓彭均連接下來想說的一些擔心都煙消雲散了:痛快!決一勝負!

    “好,有你這句話,我放心了。”

    “當然要放心,但事情不至於到那個地步。”李笠依舊笑眯眯,他來碭縣巡視,就是要給彭均交個底。

    讓對方知道,自己可不是愚忠的蠢貨。

    李笠認爲自己七八年來四處征戰的功勞,和回報相比,肯定不會出現負數,所以自己不欠朝廷什麼。

    他立下的功勞,對得起自己的待遇,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只是基於這個時代的君臣觀,皇帝蕭綱對他的知遇之恩,是他唯一的虧欠。

    李笠說出心裏話:“我奉先帝之命鎮守徐州,就不會讓徐州被北邊奪了去,這是報答先帝知遇之恩。”

    “將來,朝廷要換人守徐州,可以,接任的人,至少要像樣,若是無能之輩來佔位置,免談。”

    彭均反問:“拒絕朝廷調令,道理上說不過去吧?”

    李笠回答:“說得過去,要是讓無能之輩來徐州當刺史,我當然服從調令,帶着部曲、僮僕離開,步騎數萬人,到新地方上任。”

    戰功赫赫的李三郎帶着步騎數萬人南下,這等同於直接恐嚇,彭均明白李笠的意思,心中大定。

    李笠態度強硬,他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寒山是他們的根本,他們幾個養精銳部曲,靠的就是寒山各種產業掙來的錢糧撐着,不然光靠鄱陽的產業,彭均可養不起部曲之中的數百騎兵。

    要知道,養一匹戰馬的消耗,抵得上五戶人家。

    一人雙馬的配置,耗費翻倍。

    該說的說了,李笠不忘交代:“你抓緊時間囤積糧草,說不定,江南若是亂起來,給徐州的供給會驟減,到時候,我們必須有庫存糧。”

    “你自己也要提防細作、刺客,畢竟齊國來明的行不通,極有可能來陰的。”

    李笠不厭其煩的交代着,不是他不放心彭均的辦事能力,是爲了讓彭均重視起來,及早爲渡過‘寒冬’做準備。

    建康城裏的權力鬥爭,他沒能力摻和,守住徐州、擋住齊國南下之路,爲第一要務。

    若建康城裏的權力鬥爭引發內戰,徐州就只能獨自抵禦捲土重來的齊國大軍。

    但徐州決不能丟,因爲守住徐州,是對國家負責,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團隊’負責。

    畢竟寒山城裏,有許多人大量的產業,不容有失。

    若朝中圍繞權力的爭奪,決出了勝利者,按時代的慣例,這個勝利者遲早會走向那一步。

    那麼他發兵幹掉篡位者,或者幹掉屠戮先帝子孫的權臣,也算是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