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人雄 >第三十二章陽明心學
    隨後越來越多的城中百姓聽聞了此事,他們一邊誇讚着黃忠的善舉,一邊聚集在衙門口,向裏面大喊道:天下還有沒有王法,如此仗義之人竟落到這個下場。

    不久這件事便傳到了太守褚貢的耳中,聽聞了此事的褚貢大怒,很快就下了命令,一定讓縣令徹查此事。

    沒過幾天,這夥惡霸就全部落了法網。最終在全城百姓們的請求下,縣令將他們全部發配戊邊。

    整件事鄧艽旁觀,並未插手沒想到黃忠還有些手段。經過此事,天然居又多了一件。查探所在地的不法,豪強惡霸。安插內應,到莊堡內。等到黃巾起義時,趁亂將這些不法之徒拔除。順便收割點錢糧,只是順便啊

    這件事成了,天然居的重中之重,要用盡一切辦法。比如接近堡管事的,做飯的,洗衣掃地的慢慢建立關係。離黃巾之亂,還有七年不必急於一時。先將各地暗中的,糧倉修建起來。

    安排好這些事,用飛鷹傳信通知各地讓當地乞丐協助。鄧艽到南陽已有半月。疫情經過防治,沒有新感染的患者。已經患病的,沒有醫治的辦法還是隻有等死。

    褚貢特意請來鄧艽,當向鄧艽致謝。鄧艽也準備離開南陽,去襄陽遊學順便跟褚貢辭行。

    鄧艽三人與黃忠父子分別,直奔襄陽而去。

    來到襄陽城外,襄陽肇始於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已有多年建制歷史,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歷代爲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荊州分屬南郡、南陽郡,而兩郡則同隸荊州刺史部。今境共置十二縣,南郡有襄陽、宜城、中廬、邔、鄀;南陽郡有鄧、山都、陰、酇、筑陽、蔡陽、舂陵等。約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建襄陽城,置襄陽縣,以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

    東漢,除舂陵改爲章陵、析蔡陽置襄鄉縣外,基本沿襲西漢。

    襄陽城位於,漢水中游南岸,襄陽古城約始築於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漢水中游。

    襄陽城總長爲十八里,城垣上設置垛堞4000多個,古城護城河最寬處約250米,平均寬度180米。襄陽古城共有六座城門,即震華門、臨漢門、拱宸門、陽春門、西成門,文昌門。襄陽城與昭明臺、仲宣樓、鼓樓。

    此時,司馬徽還在穎川教書。諸葛亮還沒出生,父母在琅琊。襄陽還沒有成爲,三國時期文人士子云集的地方。

    鄧艽此來只爲鹿門書院,鹿門山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當年躬耕於隆中的諸葛亮曾拜龐德公爲師,每次來求教,都跪拜在龐公榻前,其虛心爲學之狀,令後人敬仰。龐公還常邀其侄兒“鳳雛”先生龐統、“臥龍”先生諸葛亮、水鏡先生司馬徽及徐庶、崔州平等人縱議天下大事,商討治國之策;由此,演繹出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

    這裏就像後世的大學,不是教蒙學的地方。

    鄧艽來到鹿門山,此時只有龐德公夫妻生活在這裏。龐統還沒出生,只有龐德公之子二歲的龐山民。

    上了鹿門山,鄧艽見到龐德公。龐德公不認識鄧艽,鄧艽自我介紹道:“西涼鄧艽,見過龐德公。”

    龐德公回禮:“原來是蒙師文操公不知文操公到來快請進。”

    龐德公將鄧艽請進屋內,二人各自落坐。

    龐德公開口還:“文操怎的來到這山野之間了。”

    鄧艽:“昨日來到襄陽,聽龐德公攜妻採藥未歸,一時好奇才上鹿門山。不知是何原因”

    龐德公:“龐某,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學問。故想找一清幽之地,一心向學纔來到此地。”

    鄧艽:“不知,公所治何經”

    於是二人談起了經學,龐德公一生淡泊名利。

    三國時荊州刺史劉表數次請龐德公進府,龐德公都不屈身就職。龐德公與隱居襄陽一帶的名士極爲友善,親密無間,過往頗多。曾與司馬徽、龐統等人屋宇隔水相望,常常歡聚,盪舟或涉水相訪,無牽無掛、自得安閒。

    鄧艽找龐德公只爲交流學習,與龐德公成朋友就行。經後什麼龐統,諸葛亮,徐庶都有機會獲得了。

    想到這裏,鄧艽更是殺死不少腦細胞,想要用後世的學問折服龐德公,可是前世學問只讀過,一些四書五經。知道程朱理學,也知到陽明心學。可是自己不精通啊好在有系統,只要是鄧艽前世讀過的系統都有記載。

    鄧艽在程朱理學與心學選擇心學,程朱理學講的是存天理,滅人慾。,講的是,男子的三綱五常,女子的三從四德。將人的思想,禁錮在那條條框框內。最明顯的就是明朝,朱元璋建國後遵循的就是程朱理學,訂好框框讓天下人都在這框內。如果逾越了,那就是違制是要殺頭的。

    由此開始文人們,過度解讀程朱理學。開始在朝堂上結黨營私,最後演變成了皇權與相權之爭。萬曆朝的國本之爭,就是如此,可惜最後相權勝。大臣們立了,自選擇的皇子爲帝。皇權被限制在了皇宮中,皇帝知道的天下大事,是臣子們想讓你知道的。皇權爲尊的時代,皇權被限制那離滅亡也不遠了。天啓知道朝臣不可信,才起用宦官與朝臣相鬥。

    鄧艽知道任何時候,只遵從一種學說都是不對的。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鄧艽所想的可不是這六派,而是代表士農工商諸子百家,那纔算百花齊放。

    儒家思想學派分爲六派,李斯的小康派,孟子的大同派,鬼子的就是借用此學說。董仲舒的天人派,孟子荀子告子的心性派。荀子的考證派,司馬遷的記篡派。他現在可沒那能力去做這些,先要在儒家天人學說,爲尊的時代取得一定地位纔行。

    鄧艽問龐德公:“龐德公,爲何治學”

    龐德公:“修身養性,那文操公你呢”

    鄧艽:“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龐德公這下被驚豔到了,這才叫鴻鵠之志啊想到自己的志向有些慚愧,二人讀書志向相差太運,一個做閒雲野鶴,一個志存高遠。

    龐德公:“想不到,文操先生志存高遠。大丈夫當如是”

    鄧艽心想,開玩笑這千古名言還震不倒你。哼哼

    鄧艽又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何解”

    龐德公:“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爲至。”

    鄧艽:“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爲善之謂也。

    夫是之謂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

    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鄧艽的一通說正是王陽明,對這句格物致知的解釋。被鄧艽借用,鄧艽再問龐德公:“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解”

    龐德公:“對於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

    鄧艽:“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其中絕沒有什麼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順民應天、開啓民智思想的體現。

    這句話被古人用來,愚民做依據。你看孔子他老人家都說了,可以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沒必要讓他們知道爲什麼。鄧艽要想辦教育開民智,必須從根源上反駁那些主張愚民的人。所以孔子的這句“民可使由之,可不使知之”就是最好的反駁理由。

    兩人談的高興盡是到了,第二日天明。觀點不同意見相左,爭得面紅耳赤實屬正常。學術就是這樣,各有各的理解。彼此探討學問纔能有長進,鄧艽常常要舉例說明一下。龐德公也不得不佩服,鄧艽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學識。討論了一夜,二人臉上也不見疲憊之色。

    兩從天文說地理,從論語講到中庸。由蓋天到張衡的渾天說,可以說是包羅萬象。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