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李白被我上了身 >第159章 猿猱欲度愁攀援
    “這人怎麼辦,殺不殺?”老吳看着那人,眼裏帶着殺氣的問道。

    李夕先是向北方望了望,那裏有起伏的山脈。然後他道:“不用。就綁在這裏。至於是死是活,就看山裏野獸的嗅覺靈不靈敏了。”

    那人聽得毛乎悚然,連忙大聲嚷嚷道:“卑鄙無恥之徒……”

    “卑鄙無恥之徒,我已經把知道的都告訴你們了。你們卻要食言,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食言?”李夕冷笑一聲,“不殺你已經是對你的仁慈。而且我也從未說過會放了你!”

    說罷他一拍馬屁,頭也不回的向西奔去。身後傳來一陣惡毒的咒罵聲。那聲音越來越遠,越來越微弱,直直完全消失。

    武關道從潭菊(今西峽縣)到藍田,共計600裏。大部分道路沿着丹水北側,倚山而建。

    在秦漢時期,武關道都是重要的兵道。而在唐朝,天下承平,武關道不再用作軍事用途。而關中與山東及江淮的主要商貿以及貢賦運輸,皆是取道黃河、汴水,所以武關道大多用於民間商運。

    而現在天下大亂,局勢難測,商貿受阻。武關道上幾乎沒什麼商隊,只李夕他們一行十來人。

    衆人行了半日,過了菊潭(今西峽縣)便進入到真正的山區了。道路開始起伏蜿蜒,而且越來越狹窄。僅容單騎,堪比蜀道。他們馬匹的速度不由得放慢了許多。

    越是往前,越是與崇山峻嶺爲伴,與湍急丹水爲伍。此時又正是秋季,江水充盈,漫及道路。有數段道路皆被沖毀。衆人是使出渾身解數,損失掉一半的馬匹,花了足足4天半的時間,才克服了幾道難關,進入到上洛地界。

    然而上洛再往前,纔是武關道最險要難行的地段。高山深澗,衝波回川,棧道蜿蜒。常人一看只怕就要打退堂鼓原路返回了。

    衆人心裏着急,照此速度要比原計劃要晚近兩天的時間才能到達關中。也不知道洛陽、潼關還有睢陽現在是什麼局勢。

    過了上洛驛站,衆人心急火燎的沿着深谷裏的小徑和棧道行了個把時辰,就遇到了此行最大的麻煩。

    前方山體出現大滑坡,崖壁上的棧道連着山體都滑入了下方的深淵,形成了一道數百丈寬,幾十丈高的筆直且光禿的懸崖。除了飛鳥,兩端已是不相往來。

    “這怎麼辦?要重新打通棧道起碼要10天時間。”唯一的道路被阻斷,衆人都傻了眼了。

    “還有沒有別的路可以過去?”原路折返是不可能的,李夕只能祈求上天還會給他一個備選項。

    “沒有了。”隊伍裏一個叫老魏的弟兄立馬澆滅了李夕心中的希望:“幼時我常隨家父行走此道,只有這一條路能夠穿過這道峽谷。”

    “從山上能否闢出一條道來?”李夕仍不死心。

    老魏回道:“不行。山頂過去,只有一面筆直的懸崖。根本無路可通。”

    李夕眼珠子轉悠了幾下,不服輸的道:“還是去看看。張旅帥,你讓弟兄們先返回上洛修整。你、我、老魏、老吳上山去探一探。”

    在李夕的心裏,萬一有當地獵人的小道,或者能找到合適的地點用繩索下到懸崖下,這都是好的。

    張小敬點點頭,眼下也只有這樣。他先讓弟兄們砍下樹木、藤蔓,快速編織了繩索,打造了掛鉤等幾樣簡單的登山裝備。然後留下老魏、老吳,讓其他人先返回上洛等待。

    李夕、張小敬、老吳、老魏四人帶着簡易的裝備,開始抓着樹木,沿着陡峭的山壁向上攀登。

    在李夕的想象中,滿山的樹木都是他們的借力點。踩着這棵、攀上那棵,要爬上去不是什麼難事。

    但當他真正開始爬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就是典型的一想就會,一做就廢的那種人。

    山壁上除了大樹,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灌木。

    這些灌木就是他們上山最大的攔路虎。不僅阻擋去路,更不敢用力抓握它們攀爬。

    因爲有的灌木根系極淺,稍一用力便被拔出。他們可不敢對它信任太過。他們唯有一面砍掉沿途的灌木,一面在近乎垂直的山坡上向上攀爬。

    爬行一段,上方密林突然斷開,又出現一段數丈高的、光禿禿的白色崖壁。

    要是李白醒着的話,一定會脫口而出:黃鶴之飛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好在他們提前準備了藤蔓繩索。

    張小敬用藤蔓一頭繫緊木叉掛鉤,然後一手抱住一顆比手臂略粗的樹幹,一手甩動掛鉤。

    呼、呼、呼!

    他甩動的掛鉤發出衝刺的咆哮聲。然後他手法極其熟練的將掛鉤向上一拋。只一下便勾住了上方一顆樹的底部。

    張小敬用力拽了拽,確保上面掛得結實。然後雙手抓住繩索,腳蹬住白色的崖壁,身體與崖壁幾乎90度垂直。

    他手上用力向上,腳蹬住崖壁借力,身形極快的向上攀爬。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他雙手便攀住了上方的那棵樹。

    李夕、老魏、老吳都學着他的樣子,慢慢的小心翼翼的爬了上去。

    等到登上山頂,幾人幾乎精疲力盡。他們靠着一塊大石一面喘着粗氣休息,一面俯瞰山腳。

    山下的河流仿若一條線,將兩片山縫在一起。再向遠望,羣峯起伏、綿延不絕,仿若李夕前世坐飛機時看到的雲層。

    “高高此山頂,回望惟煙雲。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望着眼前的風景,李夕不自覺的吟誦出聲來。只可惜下面的那條路現在斷作了兩截。

    “好詩好詩!”張小敬連聲讚道,“當下情形李翰林還有如此雅緻,這份泰然自若的胸襟讓我等佩服。”

    李夕嘿嘿一笑,現在李白的意識未醒,他偷後人的詩倒是毫無壓力。

    休息片刻,他們便起身向前尋找道路。

    行約一炷香的時間,果如老魏所言,他們前面出現了一道深淵。雖然萬丈深淵有些誇張,但也足有兩百米高。

    下面綠油油的丹水河,將他們腳下的山崖,與對岸較低一些的山丘一刀劈開。

    河面上通向對岸的吊橋,正好處在山體滑坡的末端。現在已經段成兩截,分別掛在兩岸垂在河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