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文明爭霸場 >132 槍林對撞
    比起後方的成已三觀盡碎,前排的士卒纔是真的慘。

    哪怕是成已本部的兵馬,打了這麼多仗也沒見過這種鋪天蓋地的箭雨

    最重要的是,這些箭矢不光射的遠,穿透力還賊強

    兩翼走在前排的成已本部精兵身上都有甲冑,好的甲冑甚至在上面鑲嵌了幾塊鐵片,算是一件半成品的鑲鐵皮甲。

    然而,在不斷落下的箭雨中,這些甲冑沒有起到絲毫作用,全都被分分鐘扎透刺進肉裏

    那可是真的疼啊

    或許這一箭要不了士卒的性命,卻能讓其疼的倒吸涼氣,喪失大半戰力,更別提繼續向前挺進了。

    強弓硬弩的殺人效率是不如火器,但能在冷兵器時代大放光彩,自然是因爲其獨特的優勢。

    殺不了人沒關係,能讓敵人喪失戰鬥力打擊敵人的士氣就夠用了。

    被大燕射聲勇士箭雨命中的兩翼士卒無法繼續前進,頓時導致整個隊形變得一團糟,畢竟後面的人還在慣性中向前邁步。

    戰場上如果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進攻狀態中私自停下腳步,按照軍法最嚴重者是可以直接砍殺的。

    在冷兵器時代,所有的軍法到了前線都會加重到極致,變成斬斬斬。

    哪怕在箭雨中沒受傷也不能停下腳步。

    結果後面的人往前走,前面的人接二連三被箭矢射趴下,整個軍陣頓時變得擁擠起來,前進的速度也立馬變成龜速。

    在箭雨覆蓋下整個軍陣變成龜速,這可是要命的節奏啊

    這時候前進的步卒最應該做的是加快腳步拉近雙方的距離,實在不行放棄隊形全軍衝鋒也比擠在原地被箭矢無差別射強得多。

    只可惜,能在箭雨中做出正確應敵手段的即便不是精銳也是老兵隊伍,成已所部的兩翼很顯然不掛邊

    前排的成已本部精兵倒下後,後面的馬韓雜牌炮灰甚至是下戶民夫立馬亂了套,如果不是軍官在努力彈壓,估計早就崩散了。

    只是,軍官的本能彈壓卻加重了己方的兵力損耗。

    趙作仁知道自己兩翼那點人根本擋不住大股敵軍,系統士兵是很強,但最多也就是一個勇士,真要是被上萬人壓上來,只能死得悲壯一些罷了。

    所以,趙作仁的戰術就是不惜耗費大燕射聲勇士的臂力,在最短時間內投射出最多的箭雨,生生射垮進攻的敵軍兩翼

    只要敵軍兩翼崩潰,燕軍在兵力上的弱勢就被暫時解除了,到時候讓大燕射聲勇士慢悠悠的用箭雨支援中間的虎賁旅,發起反攻即可。

    冷兵器戰場上,當遠程火力達到碾壓優勢時,勝利也就不遠了,除非對手有強大的騎兵部隊。

    只可惜,對面的成已所部的騎兵數量比燕軍一方多不了多少。

    燕軍中的胡人騎兵不咋地,但對付成已所部的朝鮮騎兵綽綽有餘。

    擁擠謾罵中兩翼的成已所部軍陣終究是沒抗住多久,不到十分鐘時間,兩個軍陣前鋒就崩的一塌糊塗,連帶着把後陣也帶的崩潰。

    兩翼的成已所部本來就是炮灰民夫居多,一旦崩潰那是誰也別想重整挽回,大部分潰兵甚至不是朝着成已帥旗所在的方向奔跑,而是朝着戰爭外圍的其他方向逃命。

    很顯然,崩潰的士卒並不想回到成已麾下繼續打仗,其中不乏原本是成已所部的老兵

    這種現象無一證明這些士卒對成已獲取勝利的期待已經無限歸零。

    當一支軍隊連底層士卒都對勝利毫無希望的時候,他們距離失敗已經成功踏出一隻腳。

    直到兩翼被箭雨摧枯拉朽的射崩,成已才從三觀崩碎的驚恐中回過神來。

    看到這一幕的成已第一時間想的竟然是撤退

    想要保住自己最後的基本盤。

    然而下一秒,成已用理智壓住了這個衝動,因爲中間的成已本部精兵組成的軍陣,已經與燕軍的虎賁旅對撞到一起。

    雙方的對撞和常規戰爭一樣,先是各種朝鮮弓乃至獵弓對射,由於弓箭太軟,外加雙方士卒裝備不錯還有盾牌遮擋,傷亡微乎其微。

    進一步拉近距離後,就是各種勢大力沉的投擲武器互相拋射,投擲武器可不是甲冑能抵禦的,即便是盾牌擋住投擲重物,撞擊產生的作用力也容易讓持盾者受傷。

    所以,雙方一波投擲武器互相拋射後,地面上頓時多出了一長溜重傷員和屍體。

    並且那些倒地的重傷員在後面友軍不小心的踐踏下,能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到了這個距離,每一個士卒心情都崩到了極限,自然不可能有心情去關注腳下是否有同僚,很多士卒都是踩過了才知道自己踩死了自己人

    這估計也算是密集軍陣的一個缺點。

    當然,戰場上這種誤傷是不會遭到處罰的,畢竟這種事情根本無法避免。

    哪怕換成趙作仁系統招募的大燕披甲兵,也不可能在衝到敵人眼前的時候關注腳下是否能踩到友軍。

    這時候只要不是傻子,注意力必然會集中在正對面的敵軍士卒身上。

    十幾步的投擲武器距離一個衝鋒轉眼就到,這也是投擲武器往往只能扔一輪,最多兩輪的原因。

    成已的本部兵馬也算是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在朝鮮半島可以勉強稱之爲精銳。

    所以前排的士卒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長槍兵加盾牌手,有的則是盾矛兵。

    虎賁旅一方經過趙作仁的訓練,自然也不例外,馬其頓方陣正面衝撞的優勢不是西方人獨有的發明,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長槍衝陣這一套就被東方人玩遍了。

    密密麻麻的槍林矛頭刺過來,效果絕對比一片刀劍砍過來強得多,主要是雙方長度不同

    而且長槍突刺的技術含量比較低,就一個動作往前莽就是了,不想長杆大刀,還要注重角度劈砍殺敵。

    這就是長槍兵在冷兵器時代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兩片槍林撞在一起,頓時又帶走了一大波幸運嘉賓,沒過幾分鐘,兩個軍陣交戰的路面上就鋪滿了雙方士卒的屍體。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