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統計大明 >第八百七十五明年牛頓出生
    大明不少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但是並不代表大明已經全面超越了西方世界,至少基礎科學研究上大明還沒有形成系統。

    而且大明也沒有出一位大師或者科學巨匠。

    要知道今年伽利略死了,但是明年牛頓出生了,伽利略和牛頓代表不了科學的全部,但是確是西方科學的代表。

    大明能有今天的成就還不是因爲朱慈烺一路開掛,一路選擇正確的方向,避免了很多摸索的時間。

    大明科學院裏,那些工匠都是一邊學習一邊實驗,誰能學的更好誰才能上位。

    而跟隨他們的那些學徒,都是初小完成之後就跟隨研究,也一樣是一邊研究一邊學習。

    這些都是朱慈烺尋找的富有創造性和學習能力最快的孩子,是學校教育的不健全不得已而爲之。

    如果大明有完整的從小學到大學的知識體系,那麼朱慈烺絕對會讓這些孩子坐在教室裏接受最系統的教育,然後完成之後在進入皇家科學院。

    那樣的話他們的未來一定比現在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的快樂,至少他們將來可以選擇他們真正喜歡的。

    朱慈烺一直強調教育爲的就是這個目的,建立培養人才的體系,完善大明的基礎科學體系,讓孩子打好基礎,這纔是教育部該做的事情。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研究着從皇家科學院裏搞一些先進技術,目的是什麼?動機不純吧?

    教育如果摻雜了利益,那麼還怎麼保證其純粹性?

    錦衣衛正在調查,朱慈烺希望把那些心理藏着小九九的人揪出來,看看到底是貪慾作祟還是真的爲國爲民?

    朱慈烺很討厭這樣的官場,每天勾心鬥角的算計,爲什麼總有人覺得從皇上手裏摳出來點東西就是爲國爲民了?

    朱慈烺自認爲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沒有欠任何人的,手裏得到的一切都用在其該用的地方,沒有他大明這個時候早就在流民遍地,流寇肆虐加上建奴入侵中做最後掙扎了。

    爲什麼這些人總是看不到他的努力,看不到他的苦心?

    要是還是崇禎朝舊臣也就算了,偏偏這個內閣還是他一手締造的!

    這就是倉促軍變的惡果!朱慈烺手裏沒有這麼多人才的時候強行接管政權,爲了平穩過度不得不任用舊官員。

    在新舊摻雜中,難免相互之間影響。如果朱慈烺手下的人心智堅定有理想有抱負還好,關鍵是這羣人本來就是從皇明商號內部提拔。

    他們自己都沒有做好接管國家政權的心裏準備,面對的是新問題無所適從的時候自然要問以前是怎麼做的。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前官員逐漸掌握了實權,朱慈烺也不能因爲他們不是嫡系就有功不賞吧。

    關鍵是朱慈烺手裏的這些官場萌新還競爭不過這些老油條,儘管朱慈烺不斷給他們作弊,可是這種老臣再次登上高位的現象屢見不鮮。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孫傳庭了,這位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最高做過五省剿匪總督,陝西督師等等。

    但是朱慈烺執政之後選擇雪藏,把他派到學校教學,本來後半生朱慈烺都不打算重用了。

    可惜理想很美好,賽伯溫之後朱慈烺面臨很現實的問題,無首輔可用,吳啓晨才能平庸,其餘的更是難以服衆。

    賽伯溫做了這一任首相朱慈烺就已經感覺到了他的才華不足,內閣中他就算不是第一個被影響的也是頭一批。

    從復興二年開始,他就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他覺得自己是在爲天下百姓,想法設法的從朱慈烺的產業里扣錢。

    實際上他只不過是被周圍影響,不自覺的改變了自己的立場,屁股坐着坐着就歪了。

    而且賽伯溫不過是一個算命先生出身,執政能力也就那樣,擔任首相以來只能做一些蕭規曹隨的事情,或者朱慈烺安排下去的事情他去執行。

    這根朱慈烺想象的首相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朱慈烺決定五年任期一滿就換人。

    結果呢手下每人可用了,最後不得已才啓用孫傳庭,期待這位文武全才能給出一份亮眼的操作。

    畢竟當官要知道變通,現在是跟着他朱慈烺混,要是不知道變通,朱慈烺就打算繼續讓他教書去!

    其餘的舊官員都是這種考驗之後知道變通上位的,知道變通不代表就是認同了朱慈烺的觀點,只不過是把自己的想法藏起來而已。

    所以儘管朱慈烺很厭惡也不能做到根除,甚至連不用都做不到,大明膨脹的太快了,官員缺口太大了。

    教育部新年規劃中大篇幅的增加了漢化教育的撥款,隨着大明文明國家聯盟的建立,各國對於自己是不是能納入文明國家行列變得看中。

    大明也在推進漢化教育,所以藩國中漢話漢字和漢文學的教育需求暴漲,還有莫臥兒那邊的學校,都需要老師,而這些遠渡重洋的老師自然要給足了補貼才能鼓動。

    這兩年的旱災促進了大明基礎教育的普及,去年和今年的時候孩子送到學校不僅免學費一天管三頓飯,還發糧票補貼。

    雖然沒有直接發錢,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糧票就等於錢。

    而明年因爲糧票將會在新年取消,所以新的補貼政策是送文具送校服,就差直接送錢了。

    華夏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但是幾千年的官本位教育制度讓大多數百姓看來,上學就是爲了當官,而赤貧者階層中教育改變命運的觀念還沒有形成。

    加上儒生在後面的鼓吹和推波助瀾,導致新學教育被老百姓誤解,這些都需要時間扭轉,而朱慈烺不願意花費這個時間,所以只有花錢了。

    看完教育的問題,朱慈烺繼續翻看,今年大明終於健全了醫療體系,尤其是從孕產婦到新生兒出生再到六歲這一段時間的管理,普及到每個鄉鎮。

    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個合格的產房,合格的嬰兒護理人員以及每個縣至少有一個產婦急救醫生。

    大明人口急缺,所以新生兒的出生率,成活率就是必須提高到最高的地方。

    這個時代,大明是不缺願意生孩子的家庭的,只不過這個時代新生兒的成活率還不到百分之三十。朱慈烺努力了這麼久現在已經增加到百分之六七十。也就是生三個活兩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