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在暖流的作用下,有着富饒的漁業資源。

    而這些魚類則供養了體型龐大的鯨魚。

    其中,又以頭部碩大,富含鯨腦油的座頭鯨最爲常見。

    然而,隨着歐洲捕鯨業興起,一頭頭深海巨獸在歐洲人的捕鯨叉下化作工業原料與窮人的口糧。

    曾經那些遍佈北大西洋的座頭鯨已經變成了罕見的海洋魅影。

    好在大明的橫空崛起拯救了這種瀕危的動物。

    歐洲人所謂的“文明”、“良知”從未拯救過鯨魚,真正拯救鯨魚的是石油!

    大明接手美利堅國的角色,加速發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即內燃機革命。

    而在這輪浪潮之中,石油工業蓬勃發展,石油替代煤炭逐漸成爲世界第一大能源。

    石油煉解的副產品因爲成本因素,逐漸淘汰鯨油,這才拯救了這些可愛的海洋生靈。

    大明曾經也有過一段依賴遠洋捕鯨的歲月,科迪亞克島的海獅的種羣數量在大明北極科考船抵達後的十年裏,減少了40%。

    甚至直至今日,大明的捕鯨船依然活躍在南太平洋的磷蝦羣落之間。

    但毫無疑問,大明加速科技發展,對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類有大大的功勞。

    只可惜此時的森下卻不覺得這些北大西洋座頭鯨有任何可愛之處。

    他甚至認爲戶部漁業司的捕鯨限額政策實在是多此一舉。

    這種麻煩的生物就該殺掉喫肉。

    因爲一羣不知死活的座頭鯨正在不停撞擊他所在的新型高速護衛艦“爾康”號。

    森下不太清楚爾康是哪路神仙,不過能和趙光義級、李景隆級並稱爲海軍三大高速快艦,這個“爾康”想必也有過人之處。

    甚至爾康級高速護衛艦的巡航里程還是三種快艦裏面最高的。

    爾康級護衛艦原本的設計初衷是爲了針對英法商船進行無限制海戰。

    海軍總部原本的計劃是期望能夠實現可實戰潛水艇的開發。

    但很顯然,潛水艇這種東西對於如今的大明來說還是太過夢幻了,經歷幾輪失敗之後,海軍方面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求一款能以速度見長的水面艦艇。

    爾康級輕型護衛艦總重量約800噸,巡航速度16節,最高速度22節。

    雖然它有限的火力無法洞穿英國人那些前前無畏艦的裝甲,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所有商船的噩夢。

    今天森下親自指揮這艘小船當然不是來襲擊商船的。

    也不是和座頭鯨羣角力的。

    根據“雲南”號航空母艦艦載偵察機的發現,以及前期白色獵犬的情報,大明大西洋艦隊終於找到了英國人在北大西洋上露出的破綻。

    相比陸軍對英國人摧枯拉朽的碾壓,大明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的較量不得不說是比較艱難的。

    作爲一個傳統海權國家,英國海軍的素質很不錯,而且他們具備較強的仿造能力。

    造坦克的話,英國工程師或許沒有辦法生產合格的柴油發動機和拖拉機底盤。

    但生產軍艦,英國人只要犧牲一些載重,增大鍋爐體積,就能仿製一些大明戰艦。

    目前英國人的戰艦已經搞出了高幹舷,距離前無畏艦已經只差臨門一腳了。

    要不是大明本身軍艦製造就相對拉胯,還在用原始的火炮佈局,英國人可能都要抄作業直接搞出雙聯裝線膛主炮了。

    只可惜,他們終究還是點歪了技能。

    很長一段時間,英國人和法國人認爲大明元是依靠鋁來錨定的。

    爲了打擊大明的國本,他們加大了對鋁電解技術研發的投入。

    而且因爲大明證明了鋁的工業化生產是可行的,所以進一步刺激了歐洲商業資本的積極性。

    這就導致了,在這個時空,歐洲的鋁製品工業嚴重早熟。

    以至於讓軍事部門看到了將鋁用於武器生產的可行性。

    早在五年前,英國政府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的原因之一,就是爲了開展野心勃勃的“曼徹斯特計劃”。

    這一計劃說白了,就是鋁製武器研發工程。

    之前在君士坦丁堡表演空降叉燒的R-1型航空飛艇就是這一工程的產物。

    但是極少有人知道,英國海軍部真正的殺手鐗是“盎格魯”級高速戰列艦。

    “盎格魯”級戰列艦一共建造了三艘,分別是“盎格魯”號、“朱特”號、“撒克遜”號。

    作爲一個沒有自己歷史文獻的蠻族,盎格魯-撒克遜人1000年以前的歷史都靠側面描述與神話故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主要源頭是來自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和朱特人,以及來自下薩克森州的撒克遜人。

    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來說,“我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爲“你們”的存在。

    大明依靠西方強盜作爲“你們”,凝聚了囊括華夏、朝、倭、越、殷等諸夏民族的“我們”。

    英國人當然也在利用大明作爲“你們”,來凝聚屬於他們的“我們”。

    只可惜,毫無包容性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根本沒有辦法擴大“我們”的概念,連近在咫尺的愛爾蘭、蘇格蘭都搞不定,遑論其他。

    理論上,諸夏—印歐,華夏—日耳曼諸族,漢族-盎撒,這些纔是較爲妥帖的對應關係。

    可大明這邊都建成諸夏命運共同體了,英國人弄了半天還在盎撒窩裏轉悠。

    在以黑化達爾文爲代表的有識之士的反覆鼓吹之下,英國政府才勉強將北美十三州、澳大利亞、南非等地的英裔難民識別爲本國公民。

    所以他們的新型戰艦爲了壯壯聲威,用了盎撒三個祖源作爲名字,其實仔細一看就是一羣老鄉,放在華夏都出不了省。

    雖說名字小家子氣了一些,但大量使用鋁材以減輕自重的盎格魯級鋁甲艦確實性能優異。

    它們的設計排水量爲9800~10050噸,滿載排水量爲10500噸左右。

    主尺度水線長115.8米,全長125米,艦寬22.9米;平均喫水8.4米,最大喫水8.84-9.1米。

    每艦編有艦員700人左右,最大的旗艦盎格魯號有720人。

    與此同時,它們還擁有8500馬力的強大動力,續航速度達到13節,最高速度超過17節。

    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了神州號的14節,可以說在萬噸級戰列艦中首屈一指了。

    英國人相信,這樣的祕密武器絕對能夠讓皇家海軍重新掌控北大西洋海域的主導權。

    而今天,正是這三艘磨礪了整整五年,耗費英國政府無數人力物力,甚至讓首先不得不深陷鑄幣醜聞的護國神艦首航的日子。

    在朴茨茅斯軍港上,維多利亞女皇雖未親至,但是皇儲愛德華,首相丘吉爾,新任財政大臣阿禮國等要員悉數登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