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陛下的CEO >第112章 鹽經攻略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陛下的ceo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此前提到,唐朝時期中國人大範圍開始曬鹽,但到了元、明、清三朝又倒退開始煮鹽,這裏面的情況很複雜,有經濟原因,也有農業原因,政治原因也很重要,先說說經濟原因。

    首先,唐宋是當時世界頂級天朝,經濟高度發達,物質生活極端豐富,所以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就高,當然,這是指太平時期,不太平時期就不能講什麼gd和生活品質了。

    由於收入高,但唐早期的糧食畝產仍然不高唐朝中前期人均擁有糧食七百斤以上另當別論,因此如果養鹽工,朝廷就必須騰挪大量的糧食用、布匹支付鹽工的薪水,尤其是當時糧食和布匹具有能抵償稅款功能,因此也作爲工資發放。

    其次當時人的生活生平高了,人均保有的農田多,更重要的是出了耬車這種自動播種機,解放了人力,讓種地的勞動力降低。而熬鹽則要比種地辛苦的多,而且收入還不高。

    就像現在的社會一樣,沒人願意去幹工資低,環境惡劣,甚至還有危險的工作。

    當然,有人就說了,中國不是封建王朝皇帝一言九鼎嗎。其實大錯特錯,元朝之前,尤其是唐宋,宰相制度很大程度上制衡君權,君主無法隨心所欲推行自己的意志,這是其一。

    其二,唐宋時期中國高度開放,人權和法制比今天所有西方國家更爲全面,所以朝廷很難使用極端權力,迫使老百姓去從事比自己收入還低,而且苦髒累的工作。

    同時唐朝實行府兵制度,高度依賴農民的忠誠和積極性,強行迫使農民去幹不願乾的工作,對輿論影響惡劣。

    至於宋朝,由於延續了唐朝曬鹽的政策,所以社會也繼承了唐朝的一貫理念。

    至於唐朝是怎麼解決曬鹽的技術問題的,其實沈雲卿學霸想的有點多,把事情複雜化了。

    要想土壤不滲水,其實不需要什麼青條磚和水泥,直接用人力把地面挖出坑後,摻入生石、鹽鹼灰夯實了,然後放一點水,地面生石灰遇水而生熱,夯實的地面發生板結。最後鋪上稻草,放一把大火,把地面燒個結結實實。

    至於高濃度鹽水、鹼水對人的危害,其實也很簡單,夯實鹽池的時候鹽池一頭高,一頭低,這樣鹽水在蒸發的過程中,水往低處流,那麼留在高出的鹽自然就留在了地面上,順帶把鹽烤乾。

    同時爲了解決鹼的問題,唐朝人往海水裏投放稻草會和石灰,以中和海水裏的鎂、鈣和天然鹼。

    由於鹽池中的鹽水往低處流,因此每畝曬鹽的鹽池水面其實在不斷減小,水域面積越小理論上化學反應越充分。

    後期的煮鹽法,也往鍋裏投放稻草灰和石灰,改善口感,所以鹽的顏色略青,俗稱青鹽。

    如此曬鹽就能便於鹽工,還不需要高科技裝備,就能輕易的獲取食鹽。

    此外還有兩種曬私鹽,其一是利用鹽鹼地含鹽的特性,往地裏灌水,然後曬乾,地下的鹽鹼被水衝化後再次凝固,並析出地面,形成地面的鹽霜,而且還很可觀。

    由於常年雨水的沖刷,鹽鹼會不斷向土壤表面移動,因此這種灌水法極爲好用,但鹽鹼地的鹽含鹼量超高,口感奇差。

    第二種爲“淋鹽水”,把海水直接倒入地裏,等着老天爺蒸發,原理和灌水法一樣。

    但無論是灌水法、淋鹽水,鹽中都會摻入大量泥土,因此質地粗劣。

    而唐朝曬鹽的品質也不盡如人意,還不如煮鹽,時常有泥土、石灰、砂礫摻雜其中,加之投入稻草灰,顏色始終發着黑色,但解決了低成本喫鹽的問題。

    當然,這種普遍粗鹽之外,還有豆漿沖洗的精細鹽。鹽價較低時期,老百姓也大量購買鹽,回去自己煮,重新提煉,獲取品質更好的鹽。

    總之人不會被生活逼死,辦法總比困難多。

    但是這裏又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得有錢和人力。

    唐朝人口六千餘萬,至少得要十幾萬畝的鹽池,加上其他行業對鹽的消耗,還得再翻幾倍,修這麼大範圍的鹽池,需要投入巨資和大量一次性勞動力。

    對於中早期的唐朝而言,修建這等大範圍的基礎設施,那是小菜一碟,有的是錢和人力,宋朝也大致如此。可爲什麼到了元朝、明朝、清朝就大開歷史倒車了呢。

    這裏又不得不說人口,元朝是殺字當頭,一統世界後,中國長江以南人口,高峯時期的七千五六百萬,最後剩下一千四五百萬,而且元朝對經濟破壞巨大,兩淮和江南在後期長期淪爲主戰場,大量的曬鹽池毀於戰火,或是常年失修最後廢棄。

    等到元朝一統中國,名義上是得到了富庶的江南,實際上一片廢墟,尤其是元朝一路南下一路搶劫,把資本都劫掠一空,而國家的稅款來源,是資本投入產業運作產生的利潤稅,你把人家的母雞殺了,哪裏還有雞蛋。

    所以元朝統一中國後,首先面臨兩個問題,其一是壯勞力大量死亡,其二是朝廷沒錢,既沒有勞力,也沒錢,大範圍修鹽池這種基礎設施也就不現實,那就乾脆搞一個折中的辦法吧。

    這個時候也不知道誰發現老早老早之前不是煮鹽嗎,這個辦法好,能解決問題,而且可以承包到戶,沒有壯勞力也能生產,老弱婦孺齊上陣,挑水燒柴總會吧。

    而且唐朝曬鹽最大的弊端是鹽的品質太差,充其量是解決了有無問題,滿足了產量,質量實在不敢恭維,所以煮鹽在當時有其特定的品質優勢。

    等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登基後,當時中國人口約六千多萬,這個規模跟唐朝大抵相當,但唐朝當年是鼎盛時期,朱元璋接手的是個爛攤子。

    而且當時還有個尷尬問題,長江以北無人區,也就是今天的陝西、河南、山東、河北、湖北漢人絕跡,人口重點集中在長江以南和山西。

    同時期由於元朝在經濟和農業上的不作爲,明朝初年的水稻畝產退化到晉朝,畝產只有兩百多斤,好一點的三百斤不到,所以南方已經養不活這麼多人,就必須往北遷,恢復北方農業生產。

    在朝廷財力和口糧都嚴重不富裕的情況下,再發動十幾萬人去搞幾年鹽池基礎設施建設,時間和經濟成本划不來,而且當時大元朝還一息尚存,不鞏固北方人口,大元朝將捲土重來。

    尤其是當時北方一馬平川,全國停休城池一百多年,北方野草瘋長,到處是草場,便於騎兵作戰,不盡快恢復北方經濟,是顯然不行的。

    所以這個時期繼續煮鹽有其便利性、應急性和特殊性,至於明中期爲什麼不恢復曬鹽,這又跟政治有關。

    另外小作覺得,當時的俄羅斯大公國已初見端倪,如果朱元璋不往長江以北移民,而以沙皇的德性,多半能把長江以北給順走。今天中國的版圖可就尷尬了。

    最後得說說政治阻力,這世上一旦有利益,最難對付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團,明朝開國繼續實行煮鹽,是能應急解決問題,但也把曬鹽打進了死牢。

    鹽商、爐戶、鹽工本質上是一幫子人,而鹽道的官吏又與鹽商勾結。而煮鹽的產量誰都知道不如曬鹽,成本還高。

    但問題是成本又低,產量又高,用人又少的生意,必然帶來賣價低,利潤少,而且當時曬鹽的品質確實還不咋地。

    同時鹽工和爐戶與鹽商的關係是商幫,具有組織性的武裝,鹽商如沒有勢力,會被官府喫掉。

    而動則幾十萬人的巨大煮鹽全體,如何安置,誰出這筆費用,尤其是安置所需的土地哪裏出,都是問題。

    更要命的是朱元璋的上臺,背後是江淮鹽商的贊助,所以明朝對鹽商的政策較爲寬鬆。

    到了清朝,一統中國後早期財政和元朝一樣,同時爲穩定人心,清朝顯然也不願意用曬鹽得罪煮鹽的鹽商。

    至於清朝中後期爲什麼還繼續煮鹽,原因跟明朝一樣,這個鹽商利益集團已經固化尾大不掉,動不了。而且當時的技術,曬鹽的品質太差,鹽商不樂意,來百姓還罵你缺德。

    當然,可以想辦法技術改進啊,但那時候的大清子民根本不知道技術爲何物,有錢只知道找個地方埋起來藏着,誰也不樂意去投資看不見摸不着的技術開發。

    直到清末,西方列強炮開中國大門後,引入先進製鹽技術,但根本上還是先曬鹽,然後添加化學劑中和鹽裏的其他成分,獲取高純度的氯化鈉。

    換而言之,其手段跟唐朝沒什麼兩樣,但是化工和現代鹽場的引入,從根本上扭轉了曬鹽的品質。

    至於岐帝國爲什麼煮鹽不曬鹽,歸根到底還是錢的問題,岐帝國人口在七十年前達到頂峯,經濟指標在一百年前爬上最高值,此時距離開國都三百多年了,鹽商利益極端早就形成,而且曬出來鹽的品質還不如煮鹽,曬鹽沒有動力,老百姓還罵你以次充好的奸商。

    其次是“唐朝的燒坑法”需要腦洞,岐帝國沒點開技術分支,所以也就沒能力實現曬鹽。

    沈雲卿曬鹽純粹是現代信息看多了,想當然的用現代理念曬鹽,全然不曾瞭解古人已有曬鹽法。陛下的ceo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