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陛下的CEO >第147章 舉起殺頭刀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陛下的ceo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王曦照將告示貼出後的第三天,海通各縣立馬有了反應。

    倒不是應徵的鹽戶踊躍報名反響如何強烈,而是各縣縣令強烈反對此種作法。

    原因是各縣公田所剩無多,無力安置六七萬的鹽工,要求王曦照撤回。王曦照以年前皇帝頒詔,安置鹽工爲由,拒不撤回,於是各縣縣令就跟王曦照槓上了。

    而與此同時,消息迅速傳到了江淮道道府,江淮道節度使兼楊州刺史汪晨貴耳中。

    汪晨貴本來是不急的,安置鹽工和推行鹽政都是戶部的爛攤子,但鹽鐵使孔敘曾,合着揚州城裏的鹽商們坐不住了。

    這天夜裏,江淮鹽鐵使孔敘曾趕到汪晨貴府邸商議海通之事

    “汪大人,王曦照在海通罔顧民意倒行逆施,汪大人作爲一道節度使,緣何視若無睹。”

    孔敘曾質問道,汪晨貴不溫不火說

    “去年陛下連頒兩道聖旨,責成本官與地方儘速恢復鹽產,安置鹽工,王曦照奉旨辦差,難道要本官忤逆陛下旨意,去參王曦照不成。”

    “可陛下不也讓大人恢復鹽產,重整江淮鹽政,現如今王曦照遣散鹽工,如此豈非危及江山社稷,動搖國本”

    “孔大人,此話危言聳聽了吧。如今秀州、錢塘曬鹽之法大獲成功,江淮各地加以效法便可,如何能動搖國本。況且說秀州、錢塘曬鹽後鹽價依然如此,賺的比以前更多,繳稅也更多,難道朝廷多賺了錢款,也危及江山社稷這是何道理。”

    “汪大人啊,這可是幾十萬的鹽戶,江淮道上哪裏還有公田可供安置鹽工,那可是幾百萬畝地呀。汪大人作爲本道節度使,當爲百姓着想啊。”

    “那按孔大人的意思,陛下的旨意就可以置若罔聞了嗎”

    汪晨貴厲聲質問,口氣多有不快。孔敘曾雖有懼意,仍舊硬着頭皮說

    “江淮已無公田可供安置鹽戶,王曦照分明是空口白話,倘若無法兌現,勢必激起民憤,到時若逼反了鹽工,這罪,下官可擔不起。”

    “那就由他王曦照擔,到時本官參他就是了。”

    汪晨貴直截了當,江淮的攤子再爛,先倒黴的也是孔敘曾,即便王曦照在海通搞砸了,也只是海通一州,其他沿海各州均在抵制朝廷安置鹽工,推廣曬鹽的政策。

    即便海通出了事,也是那他王曦照頂罪,汪晨貴大不了罷免節度使,回京述職聽用,有懷王保着,這個屎盆子怎麼也扣不到他頭上。

    但孔敘曾就不同了,他是江淮道上的鹽鐵使,上頭頂着戶部的缸,下邊踩着鹽商的雷,王曦照無論在海通怎麼搞,最後倒黴的都是孔敘曾,搞成了孔敘曾得罪不起鹽商,搞砸了,孔敘曾難逃牽連。

    將孔敘曾打發走人,汪晨貴不免心煩意亂。

    海通的情況他是知道的,要說海通的耕地比揚州更多,那是做夢,公田就更少。

    但要王曦照擠出幾萬畝公田,興許還拿得出來,但要拿幾十萬畝,海通那個地方地主興許比自耕農還多,哪裏能有這麼多地。

    左右思考着江淮局勢,汪晨貴越發感到蹊蹺。正值猶疑不定之際,汪晨貴的管家進屋來說

    “老爺,懷王差人捎的信到了。”

    “哦,快拿來我看。”

    管家遞來懷王密函,汪晨貴細看之下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原來如此,我說局勢怎會如此彆扭,原來還有這麼一出。”

    “老爺,懷王信中如何說。”

    “密不可言。明日,讓人帶話給揚州的鹽商,午時在衙門公堂,本官要問政於他們。”

    “老爺,這鹽道上的事咱們可說了不算吶,怎現在又要召集鹽商問政,這不是自找沒趣嗎。”

    汪晨貴冷冷一笑說

    “呵呵,現在是問,今後可就是審了明日天一亮,着人去辦。”

    “老朽明白了。”

    翌日午時前後,州府衙門後堂鹽商齊聚。

    之所以短時內有這麼多鹽商涌入揚州,並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來揚州鳴冤訴苦告刁狀。

    兩淮的鹽商都有這麼特點,不靠海邊都住內地,其中以揚州、徐州,也就是今天的徐州附近爲據點。

    因爲內地的土地質量更好,人口更多,市場更發達,水運漕運繁忙,有利於市場的貿易。

    相反沿海煮鹽州郡,人口始終圍繞煮鹽開展,儘管人均gd還湊活,但是效率低下的煮鹽活動,將人力都束縛在了鹽鍋裏,經濟成分單一,人口發展不起來,經濟市場相對弱小,難以承載鹽商資本的發展。

    同時沿海地區的鹽鹼地更爲集中,農耕時代耕地意味着人口,當可耕種土地不足以承載更多人口,經濟自然發展不起來。

    鹽商們爲謀取資本的循環,就需要更大的市場兼容資本的流通,這時揚州、徐州地處內陸,人口衆多,耕地質量更加,同時爲鹽的交易了市場環境,帶動了地方發展,勢必成爲經營經濟據點的首選。

    再者,揚州又是道府治所所在,便利了與官府打交道,縮短了信息流轉的延遲時間。

    各路鹽商齊聚府衙,尚不知汪晨貴召集衆人所爲何事,竊竊私語間,揚州最大的鹽商萬志清問到鹽鐵使孔敘曾

    “孔大人,汪大人召集各位前來,究竟所謂何事啊。”

    孔敘曾搖頭說

    “尚不可知,等汪大人來了再說吧。”

    孔敘曾昨晚已是找過汪晨貴,昨晚發生的事,顯然不可能睡一個晚上就天翻地覆,孔敘曾只擔心汪晨貴耍什麼花樣。

    人到齊後坐等了一刻多種,汪晨貴才姍姍來遲,他壓了壓手示意衆人說

    “本官公務纏身來遲一步,還望諸位海涵吶。”

    汪晨貴話音落下,衆人無不附和一二,顯然這是客套話,沒人會真在意坐等多久。

    待汪晨貴落座,孔敘曾起身說

    “汪大人,昨晚下官所提衆位鹽商之事,不知大人可有定論。”

    “不忙,本官今日正要提及此事,在此之前,本官另有他事告知諸位,孔大人先坐。”

    孔敘曾原本是想給汪晨貴難看,不曾想反被汪晨貴三言兩語給摁了回去,只好作罷,暫觀動靜。

    待孔敘曾坐回椅上,汪晨貴徐徐說

    “今日召集諸位前來呢,是爲三件事,這其一,孔大人也說了,事關鹽政,此事可暫放一邊,待會兒本官再做贅述,現在說說另兩樁。

    其一,想必諸位都知道,去年江南開禁水泥後,各地水泥坊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這才大半年工夫,江南陸續開辦水泥坊二十餘處,還供不應求。

    本官今日得到消息,江淮水泥開禁在即,在座諸位都是我江淮數一數二的富豪,不知可有對此有意者”

    話音落下,坐下衆人議論紛紛,大鹽商萬志清搶先問

    “汪大人,江南水泥供不應求是不假,但要得朝廷授許,得要三萬兩白銀,這不免太貴了吧。

    我江淮志士與江南富商相去甚遠,江南富商重白銀而輕銅錢,我江淮志士多銅錢而少白銀,若人人都掏三萬兩白銀,只怕有些力不從心吶。”

    萬志清一席話深得一衆鹽商響應,鹽商林奇坤說

    “萬員外所言極是,我們這些鹽商,鹽裏來泥裏去,都是跟鹽打交道,不像江南的富商,捧着的金飯碗,賣的是綾羅綢緞,要金有金,要銀有銀,江淮雖然富裕,但缺的就是金銀綢緞,三萬兩白銀,太貴了。”

    這時鹽商竹庭沛接話說

    “不錯,三萬兩白銀太貴了,水泥賣的是銅錢,咱們掏的是真金白銀,賣鹽又賺不來銀子,這買賣開在江淮路上,說什麼也是賠的。”

    衆人說來說去就一句話,花三萬兩白銀辦一張“水泥生產銷售許可證”太貴。

    也對,就是擱現代,也忒貴。摺合購買力,這得要上幾千萬人民幣。但朝廷看中的正是這些個億萬富豪不缺這幾千萬,所以汪晨貴又說了

    “諸位的難處本官能理解,所以,此番朝廷授許條件有所放寬,但凡有意開辦水泥坊者,可以糧田爲資,衝抵銀款,價格就按民間田價衝抵。

    現在一畝絕好的上等田,值十六七石稻米,現在江淮的米價貴,一石九百五十文,十七石也就是十六貫,白銀兌銅錢現在官價是一兌七貫二百文,約合二兩二錢銀。

    如果恢復到往年三十文、三十五文一斗的價錢,恐怕一畝地也就值一兩多銀。

    三萬兩白銀,現在在江淮能買一萬五六千畝絕好的上等田,諸位都是我揚州的豪戶,銀子不湊手,地總該不缺吧。”

    此時一旁坐着的孔敘曾隱隱明白過味兒來,他說

    “汪大人,此事可有朝廷的公文”

    “暫無,待等幾日,公文便到,孔大人有何指教”

    “下官擔心,若非朝廷明授,怕是不妥吧。”

    “孔大人放心,本官今日所談並非公事,有些事情說比不說的好,免得到時訛傳官府私相授受,這樣不好。”

    “是是,下官明白了。”

    孔敘曾再被汪晨貴彈壓,心裏反而更開始擔心汪晨貴另有算計。陛下的ceo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