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三十章 《德意志時報》與印刷機
    本來,這樣一個看起來有貪腐情節的案子,捅一棍子,如果真有問題,那保王派內部總得有幾個人爲此下臺,或者至少得賠錢,這樣也替格奈森瑙出口氣;如果確實沒什麼問題,當事人謝綰是個外國人,又沒什麼地位,也只能喫個啞巴虧,掀不起風浪。

    習慣了出版自由的洪堡料想國王和內閣不會壓制這個言論,但他萬萬沒想到有人替謝綰寫文章出頭,還把一個普通的質疑,硬生生掰扯到對國王不忠上去其實他也沒錯,原本確實沒人替謝綰出頭,連財政大臣都準備甩鍋,只不過謝綰自己替自己出頭,還隱隱然搬出了國王當殺手鐗不忠於國王,保王派輿論立馬就能火力全開。

    更氣人的是,報紙上烏煙瘴氣的各種捏造,使主角已經從嚴陣以待的兩派,變成了各種不明來歷的好事者,內容也從蒐證分析變成了八卦周邊,這時候想嚴肅也嚴肅不起來了,根本談不上還具有什麼辯論的價值。

    洪堡這回沒脾氣了,悶悶不樂地沒有回答國王的問題,顧左右而言他。

    再後來,由於維新派漸漸息聲,事情也就不了了之,銀行貸款也順利發放。唯一有點意思的結果,是國王真的給弗里德里希馮洪堡發出正式邀請,請他來普魯士任職。

    經過這次輿論事件,謝綰倒多了個心眼兒:除了各種現實勢力,媒體也算是一種勢力,而且一旦運用得當很可能效果凌駕於各種勢力之上,尤其目前普魯士地區出版不受管制的情況下。

    他查閱了下論文,世界上第一份蒸汽機驅動機械印刷的報紙,是倫敦時報所使用的印刷機叫做科尼克印刷機,其發明者弗里德里希科尼克正是普魯士萊比錫人。德意志地區一直是世界近代印刷機發明的中心。1600年前後由谷騰堡發明了240份小時的第一臺近代印刷機,之後1800年前後施坦霍普印刷機達到480份小時,再之後的印刷機記錄,就一直由科尼克印刷機保持,分別於1812年達到800份小時、1813年達到1100份小時,1814年達到2000份小時,並將於1818年達到2400份小時。

    根據論文所載,明年,也就是1817年,科尼克將從倫敦轉到巴伐利亞定居,原因是他的投資人作爲出版商,只想使用更先進的印刷機,做報紙的生意,而科尼克則鍾愛機械大工業,想做印刷機的生意。兩者在發展方向上的矛盾,加上倫敦的仿製者衆多,使科尼克決定離開倫敦,返回德意志地區。

    看到這裏,謝綰一拍桌子,好機會他心裏已經有了個大方案。

    謝綰給莫茲利寫信,信中夾帶了另一封信,請他轉交給科尼克。科尼克在倫敦也是著名的機械商,莫茲利對其不陌生。

    在給科尼克的信中表示,謝綰願意投入資金給科尼克印刷機廠,用於擴大機械生產,靠賣印刷機賺錢,條件是科尼克能來柏林辦廠,另外,謝綰也會設法疏通普魯士政府採購渠道。若有意請來柏林一敘。由於謝綰是軍備生產商,靠生產軍備賺錢,中間人莫茲利也是著名的機牀生產商,這種投資人應該很對科尼克的胃口。

    寫完信,謝綰想了下,又在給莫茲利的信中寫道,如果莫茲利願意來普魯士辦廠,自己也願意協助乃至投資,包括開拓政府渠道說這番話,是擔心作爲英國軍隊供應商的莫茲利,阻撓科尼克返回普魯士。當然謝綰多心了,爲了機械設計圖能配合謝綰誆騙威靈頓公爵的主,對英國就算忠誠也有限,怎麼會替英國阻攔區區一位印刷機發明家回國。

    寫完信後,謝綰又忙起了另外一件事。他根據之前得到的地址拜訪了喬治拜倫。拜倫一看謝綰主動來訪,興奮不已,又要拉着謝綰一起讀詩,謝綰趕緊攔住他道,

    “伯爵閣下,我有件好事。您想不想您的詩可以傳播到整個歐洲”

    拜倫本來還沉浸在他自己的詩裏,一聽到謝綰的話,猛地擡頭,

    “怎麼“

    謝綰也故作興奮狀,邊比劃邊說,

    “我想買一個報社,您來做總編,想說什麼說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

    拜倫有點喫驚,

    “您願意出這個錢“

    謝綰點頭,

    “我給您出這個錢,您想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就三個要求。“

    拜倫驚喜道,

    “說,說,趕緊說,我都答應。“

    謝綰掰着手指頭,細數給拜倫聽,

    “第一、報紙什麼都可以說,但不可以攻擊王室;第二,一旦我有需要,必須在頭版頭條發我要求的社論;第三,報紙上要留一些位置,我要發廣告。“

    “廣告“拜倫不解地重複這個詞。

    “總之就是給我留點地方,我有內容要發。“

    拜倫雖然不解,也表示明白。

    “另外,這報紙要有發行量纔有意義,您也別老是發些別人看不懂的東西,也發點通俗小說,貴族花邊新聞,名人擡槓拌嘴。我再給您個權力,就是您可以自行對報紙定價,不用管成本,但您務必要以做成歐洲第一大報爲目標,我以後需要考覈您的發行量。“

    拜倫雖然很不滿謝綰說他的詩難懂,但對報紙自行定價權卻喜笑顏開這是讓報紙打開銷路的最好辦法,雖然他並不知道低價的報紙怎麼賺錢,但投資人都說了,他一個總編輯還能有什麼好擔心的。

    當下兩人達成意向,拜倫花了幾天時間,找了幾個待售的報社,謝綰也不知道哪個好,就挑了個名字看起來的大氣的,德意志時報。上門一看,就是個一天印幾百份的小報社,社長跟主編是同一個人,再加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記者。不過也好,至少便宜,可以先買過來給拜倫練練手,折騰個半年再正兒八經投入。

    三週後的一個清晨,謝綰在湖畔莊園接待了印刷機生產商弗里德里希科尼克。他帶來了合作伙伴安德烈亞斯鮑爾。

    寒暄之後,謝綰很誠摯地對科尼克說,

    “科尼克先生,我由衷的希望您能回來,到柏林來。我做爲本地最大的軍備生產商,會堅決支持您發展印刷機事業。”

    科尼克點點頭,

    “對您和您的商會會支持我們科尼克與鮑爾公司的印刷機制造事業,我們毫不懷疑。”

    “另外,”謝綰看科尼克兩人態度還比較流於禮節,又提了幾個具有誘惑力的條件,“我的軍備商會最大客戶就是普魯士軍隊,國內有王室、內閣背景的幾家新聞媒體,我都會盡量說服他們使用您的印刷機。還有嘛”謝綰笑着看了看鮑爾,這位科尼克的得力夥伴,精密儀器發明家。

    “請二位到我的生產廠家參觀。”

    參觀謝綰的生產設備是倆人來訪的應有之義。於是三人趕在午飯之前,把謝綰在柏林的十家工廠走了一遍。鮑爾感到非常驚訝,

    “謝先生,您使用的設備好像是莫茲利菲德爾商會最新款的。”

    謝綰笑道,

    “豈止是最新款的,莫茲利的機牀,就是與我合作研發的。”說着他望西方努努嘴,“不然您覺得莫茲利爲什麼會替我做說客,邀請你們來談合作不久後他們也會來普魯士與我合作建立工廠。”

    鮑爾驚訝道,

    “我以爲莫茲利先生的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機牀設計製造商,沒想到您也是優秀的機械師。”

    謝綰決定再給他一點驚喜。謝綰知道這個階段的高速印刷的原理基本固定,後世幾十年發生的改變主要是增加塗布輥數量和改進傳動方式以提高印刷速度、降低廢品率。不過謝綰有個稍微偏門點的技術延伸。他跟鮑爾描述起原理,

    “我一直在想,顏色更豐富的報紙銷量會更好。所以我設計了一個雙色印刷機。”說着他畫了起來,“您看,這是由兩色機械以不同的方式實現的,在紙上連續打印兩次兩次旋轉分別旋轉互爲補充;滾筒分別旋轉並在第一次打印後牢牢固定到位直到收到第二張爲止。這裏自動分離要打印的兩個印版然後在分別着色後再次合併它們然後才釋放打印件。”

    精通印刷機制造的鮑爾一看就明白原理,非常興奮,

    “謝先生,您居然也會設計印刷機”當然他不知道這個設計創意未來會由科尼克的兒子威廉科尼克發明,謝綰只是提前一點拿來用一下。

    謝綰主動伸手給鮑爾,

    “鮑爾先生,我知道在貴公司,您是產品設計製造的擔當,我希望您來柏林,我們一起推進印刷機的設計製造。”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