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一百九十章 戰爭之外的戰爭
    路德維希沒有等下一次德聯邦議會開會,而是直接向各國發出了公函。公函內容主要是陳述了近期德意志對英法戰事不利,以及一旦失敗的嚴重後果。要求各國將此前降至40的軍費、軍隊人數補齊至100。並聲稱,如果各國不按照普魯士的要求行事,普魯士將視其爲通敵叛國。

    各國原本各有打算,想着普魯士出兵出錢,自己跟着湊個熱鬧,實在不行就投降。沒想到戰事迅速惡化,還沒來得及與英法媾和,普魯士的軍隊就搶先一步來逼迫出兵。過去數月的戰爭中,各聯邦都損失較大,此時不管是面對英法,還是面對普魯士,都無力再戰。尤其南德意志諸國,不僅出兵出錢,其領土還成了戰場,損失尤爲嚴重。

    而此時普魯士在前線與英法對峙的有四萬兵力,在其國內還有四萬左右,足以威脅各聯邦;巴伐利亞已經丟失了西南地區的土地,也殺紅了眼,此時極力支持普魯士用強權調動全德意志剩下的戰力與英國死戰到底。

    在兩個最大國的協迫下,老實一點的聯邦,只好砸鍋賣鐵,把家底都掏出來湊成一兩個團,交給普魯士;精明一點的,趕緊到普魯士活動,爭取少給一點。但無論怎樣,普魯士這回可真是把各聯邦給徹底得罪了。

    謝綰也收到了這份公函,看完之後隨手扔在書架上。普魯士藉口戰爭需要,進一步集中德意志軍權,這種招數未免下作了點。不過反過來想想,這也是個煽動重組德聯邦架構的機會。想到這裏,謝綰又把公函拿了起來,認真的看看,構思起了對策。

    數天之後,一直隱蔽在漢諾威境內毛奇突然出現在漢諾威臨海城市不萊梅,這裏也是英軍海上到前線的補給線要衝。英軍雖然派駐了五千軍隊在此駐守,但面對人數更多、裝備更精良的毛奇軍,卻只有招架之功。英軍很快便放棄防守,撤退至海上。

    毛奇隨即劫掠了英國人在此處的遠征軍補給倉庫,然後揚長而去。在這個時代,由於槍械作戰方式的限制,本來是不可能出現運動戰的。但隨着謝綰推動後膛速射槍出現,以及他自己領銜的幾次運動戰案例,至少在萊茵軍中,傷亡少,戰果大的運動戰成爲主要戰爭模式。

    被突然打蒙圈的英國人經過探查,發現這是一支叫做萊茵志願軍的部隊,指揮官更是謝綰的重要將領毛奇。消息傳回倫敦,威靈頓公爵韋爾斯利想起前段時間謝綰被綁架的事,覺得有可能是謝綰失去了對軍隊的掌控。這可是個麻煩事,必須要求謝綰馬上拿出解決方案,否則與他的合作再無任何意義。目前,萊茵的商船在北海上暢行無阻,萊茵的商人的在倫敦自由活動,英法兩軍更是一步也沒踏入萊茵。一旦發現謝綰失去利用價值,所有策略都必須立即調整。於是英國再次派出了密使,一方面瞭解萊茵情況,一方面向謝綰問責。

    接見了英國人興師問罪的密使,謝綰滿臉賠笑,連連道歉,說漢諾威那支軍隊就是一支叛軍,自己還控制着一萬二千軍隊。又說一定要想方設法控制住叛軍。然後好喫好喝的讓密使在波恩滯留了好幾天,拖着不讓他回倫敦。謝綰知道與英國人翻臉是早晚的事,他不過是拖一天算一天。這是給前線的毛奇、倫敦的杜福爾伏龍斯、聯邦議會的李斯特爭取時間。

    韋爾斯利遲遲沒見到密使返程,也一直猶豫着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與萊茵的合作。不過他眼下需要處理的遠不止於漢諾威前線的戰事。一週之前,國內的工人協會突然停止與朝廷關於改善工人生存狀況的對話,開始組織工人進行激烈對抗。

    一直以來,經濟危機造成的失業和工資下降都困擾着英國朝野。名義上,朝廷與工人協會展開對話,擺出一副想解決問題的姿態,但實際上卻只是持續的拖延,因爲英國朝廷確實拿不出好辦法經濟危機導致企業破產裁員,勞動力價格持續下降,這種問題不是強行要求企業提高工資就能解決的,如果強行爲之,會導致更嚴重的災難。此前坎寧政府拿出部分經費補貼工人協會,勉強壓制着工人活動;威靈頓政府蕭規曹隨,也想拖着拖着就出現經濟復甦的奇蹟。但奇蹟沒出現,卻因爲戰爭所導致的基本生活物資短缺、物價上漲,讓勉強控制住的局面突然惡化。

    工人協會不再接受政府的補貼,而是不停的舉行罷工、示威,要求加薪以及平抑物價。這讓本來就飽受經濟形勢折磨的中小企業苦不堪言,先是報警,後來乾脆直接宣佈破產。這種混亂狀態已經持續了一週,議會無法接受韋爾斯利內閣的無所謂作爲,要求立即拿出行之有效的對策。

    現在這些事件的彙報材料和議會的問責信堆滿了韋爾斯利的書桌。他和其他內閣成員在首相辦公室發生激烈爭論,大多數內閣成員不同意朝廷使用更強力的壓制,但韋爾斯利已別無他法。在一通舌戰之後,內閣成員們都被韋爾斯利罵得閉了嘴。不管他們有沒有心服口服,韋爾斯利決定不再手軟。

    當天晚上開始,在倫敦城中,除巡警之外,增派大批騎警和祕密警察,衝散工人隊伍,逮捕工人領袖。這隨即引起了全英國範圍內更大規模的抗議聲浪。這回抗議者的要求升級爲兩個明確的鬥爭目標,一個是停止戰爭,恢復日用品供給,平抑物價;另一個是要求工人代表能夠進入議會。

    這個節奏是謝綰爲杜福爾伏龍斯和傅立葉設計的。一開始鬥爭目標更貼近工人的直接需求,這是爲了喚起工人們關注此事,但他知道英國朝廷肯定解決不了,矛盾必然會走向激烈衝突;在遭受到暴力壓制之後,工人們會受到深刻的教育,會思考更深層次的需求,這是英國工人運動的必由之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