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流微瀾 >第二百六十一章 以藩制夷
    南洋鎮藉口總兵及幾名副將陣亡,請朝廷准許撤兵到安徽境內休整。朝廷不許,只允許到杭州休整,擔心南洋鎮不滿,又派欽差好言勸慰了一番。

    在清英戰爭之初,主戰派勢大,主和派只有琦善、伊里布等少數官員。但到了此時,當初的主戰派幾乎全部都轉爲了主和派並非投機取巧,而實在是因爲這些主戰派一旦被派到前線,見識到英軍軍力,馬上就變得不再唱高調,現實起來。

    這也使得鄒漢勳受宋插之託,尋找“唱高調”的清流未果。斟酌再三,鄒漢勳和宋插把目光放在浙江巡撫,劉韻珂身上。

    劉韻珂1792年出生于山東濟寧汶上一個富裕農民家庭,十六歲中秀才入京城國子監學習。雖文章錦繡,但在科舉中始終未能更進一步。這一點,倒是與鄒漢勳非常相似。

    在國子監的拔貢考試中,他以朝考第一名出任七品刑部京官,隨後坎坎坷坷,三十歲上因爲一副對聯被道光帝欣賞,官運開始順暢起來,歷任刑部額外主事、員外郎,因爲京察一等記名,又授道府級官階,接着任徽州知府、安慶知府、雲南鹽法道、浙江按察使、四川布政使。

    1840年7月初,英軍第一次攻佔了定海。時任浙江巡撫的烏爾慕額因“事前既無準備,臨事不合機宜”被革職,劉韻珂臨危受命。到任後,劉韻珂於寧波安撫難民,並在沿海巡防,採取積極的防禦措施,與閩浙總督顏伯燾督撫一心收復定海,後又親赴前線配合兩江總督裕謙收復定海,期間還多次徵求林則徐意見,並積極支持鄉民自發抗英。

    1841年6月,英軍從廣州退兵後,道光下令各省撤兵時,一向聽話的劉韻珂竟抗旨不撤,並奏稱“臣自上年蒙恩擢任來浙,以英逆膽敢犯我瀛壖,切齒痛恨,欲加痛剿,以泄憤懣,而振國威”。

    同年8月,英軍再攻定海,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及三總兵殉國,定海、寧波失陷,在此危機情況下,劉韻珂依然鎮定指揮,積極防禦,保住了省城杭州和紹興等地。

    即使在大風向轉向和談時,他依然儘量以客觀的態度分析和戰的利弊,向道光上了著名的“十可慮”奏摺。一至七可慮爲,英方武器精良,又有漢奸幫助,自己軍心、民心不二用。第八可慮,因爲戰爭,糟糧難收,大軍失利,軍心不穩;第十可慮,因戰亂頻繁,當地軍民相背,官軍顧此失彼。敢於講真話表現了劉韻珂的忠心,他也因此成爲了在交戰省份中唯一未獲咎處反得升遷的督撫。

    而民衆對劉韻珂的評價也頗高。當時有對聯評價浙江官場,“揚威威不揚靖逆逆不靖兩將軍難兄難弟;定海海未定寧波波未寧一中丞憂國憂民”。其中“揚威”指“揚威將軍”奕經,“靖逆”乃奕經之弟“靖逆將軍”奕山。兄弟二人寡謀少斷,在戰爭中一敗塗地。“中丞”即指當時的浙江巡撫劉韻珂。

    此時主戰派要麼轉爲主和派,要麼被罷官,要麼陣亡,也就只剩這個一心抗英的幹吏可以利用。商議已定,由於宋插不便出面,鄒漢勳費了些心思,走了林則徐的門路,以私人關係給劉韻珂遞上了拜帖。

    劉韻珂在杭州防務前線接見了鄒漢勳。鄒漢勳曾在西洋學習,這在官場中很多人都知道。劉韻珂接見鄒漢勳,也有想了解西洋事務的原因。

    鄒漢勳趁機把西洋財政、稅務、海關、貿易問題一一扼要講給劉韻珂聽。劉韻珂是經年幹吏,聽到西洋人處理政務的方式,頗覺新鮮巧妙,不禁頻頻點頭。

    聽鄒漢勳說完之後,劉韻珂不禁問道,

    “叔績,你認爲是否此後我大清也應向西洋各國學習”

    “玉公劉韻珂字玉坡,英夷從貿易中獲取鉅額財富,又長年在海外四處征戰,商戰互相促進,是以強大。我大清雖然幅員廣大,但農民衆多,僅能自養,少量盈餘勉強養兵;貿易財富被廣州十三行壟斷,收購時一再壓低茶葉、絲綢、瓷器價格;出口時卻對洋人漫天要價;上繳朝廷稅賦時,又無他人可以插手,稅賦微薄。如此以來貿易量減少,利潤又集中到廣州十三行私人的腰包裏,於朝廷、於民甚至於洋人都不利。長此以往,朝廷自然不重視海外貿易。這是我大清與西洋諸國差距的核心之處。”

    劉韻珂點點頭,又搖搖頭,

    “我大清自有國情,農民衆多,若是都去經商而不務農,動搖國本。能不能獲得財富不一定,但盜賊勢必風起。”

    鄒漢勳順着問道,

    “那玉公以爲,若是劃定幾處區域。區域內鼓勵商人和外貿,如何這樣可以保持其餘地方穩定,又能多幾處進出口與廣州十三行競爭,這樣貿易擴大,朝廷稅賦增加,茶、絲、瓷商所獲增加,也可以安撫洋人。”

    劉韻珂沉默了一會兒,

    “只怕朝中,與這廣州十三行關係密切的大人們不同意啊”

    鄒漢勳聽到這裏,假裝思考了下,說,

    “我倒有個法子。如今南洋鎮是我大清中唯一與英夷可戰之兵,其民又以海外商貿爲生,慣常與洋人交往。不如以南洋鎮之名奏請皇上開闢通商口岸,將外貿、商戰之事託於南洋鎮,朝廷專注於海關事務,擴大稅收。豈不兩全”

    劉韻珂看了他一眼,笑道,

    “那南洋鎮給了你多少好處,讓你來做說客”

    鄒漢勳臉一紅,撩褂子跪倒,告罪道,

    “不敢欺瞞玉公,下官確是受南洋鎮所託。

    下官昔日赴西洋求學之時,流落南洋,確蒙南洋鎮諸人照顧。如今南洋鎮聞聽玉公乃真正治國良臣,纔多番求下官來遊說。但下官也是思前想後,此爲增稅、富民、治藩、治夷並舉之良策,纔敢來說與玉公。”

    他又偷摸擡眼看了一眼劉韻珂,

    “何況經此一回,南洋鎮便是玉公門下,豈不比廣州十三行更爲得力”

    聽說南洋鎮願意成爲自己的人馬,劉韻珂很是動了心。

    思忖片刻,他說道,

    “也罷。此以藩制夷之論未嘗不是良策。但你去告訴南洋鎮諸人,我須他們給我一樣見面禮,方纔好在京中運作。”

    鄒漢勳擡頭疑惑的看着劉韻珂,劉韻珂伸手虛扶他起來,說道,

    “收服寧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