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環球挖寶 >第五十四章 炒肝和滷煮
    陳大中道:“放神像,總有所求吧。我知道港城那邊的道上的人,或者演藝圈的人,很多都拜關公,求保佑。”

    韓舟點點頭。

    陳大中說的沒錯。在港城,黑白兩道,都拜關公。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中說“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之事,方於人道無愧,可立身於天地之間。”關公一生忠義仁勇,誠信名冠天下,關公既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

    在宗族文化濃厚的東南沿海地區,關公備受崇拜。

    隨着廣東人和福建人的腳步,這種文化更是傳遍了全世界。的唐人街。

    香港白道拜關公,不僅是一種傳統,更演變成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心理專家分析,警隊如果放棄拜關帝,可能會令一向有供奉習慣的警員感覺不舒服:“就好像每人身上習慣帶部手機電話,突然沒有了,心理上會有不安的感覺。”

    而黑道,則是因爲團隊行動必須遵循江湖道義,“盜亦有道”,身爲利益共同體,更需要做人的底線,而忠孝仁義恰恰就是這一底線的基本要求。同時關老爺還是財神,有招財的寓意,所以黑幫拜關老爺也成了傳統。

    因爲古惑仔系列而被國人所熟知的著名演員,烏鴉哥張耀揚,當年在拍《隻手遮天》的時候,因爲要高度還原歷史場景,導演決定把砸關公像的細節着重拿出來演繹。

    砸關公像的演員就是張耀揚。這也讓他陷入兩難境地。因爲關公代表了忠勇與仁義的極致,是千年來民間百姓崇拜的武聖人。

    張耀揚這樣的半個道上的人,認爲不尊重關公是要倒一輩子黴的。

    他無論如何過不了心理那道關。

    於是導演想要花錢解決,包了一個6.66w的紅包塞給張耀揚,算是對他表演這種褻瀆武聖人行爲的補償。

    但是對張耀揚而言,收了錢之後再砸關公像,這不就是見利忘義麼?比單純地砸關公像更惡劣。

    張耀揚完全不能接受。

    但不砸只能辭演,這部戲正在收尾,這樣做更是不仁不義的行爲。

    小報消息傳聞,當時記得沒辦法的張耀揚只得通過拋硬幣進行決擇。結果硬幣被拋出去後落在地上,蹦噠了幾下竟滾到了一條裂縫中卡住了。看來老天爺也不願幫他選擇了。

    張耀揚有些手足無措,不過還是導演主意多:他讓張耀揚砸完關公像後重塑關公金身,戒肉戒酒以表謝罪。

    張耀揚同意了,拍攝的時候心一狠,把關公雕像猛的拋了出去,一遍就過了。

    事後,張耀揚重塑了一座金身關公像,齋戒一個月,不沾酒肉葷腥。

    當然導演給的紅包他也堅決不收,當這部戲後殺青後,劇組還在片場燒了七天香,也是向關聖人賠罪。

    這才把事情比較圓滿地解決了。

    這也反應了中國人骨子裏的一種心理。

    神明可以不信,不能不敬。

    尤其是關帝、觀世音菩薩等佛道界的廣受民衆認可的善神。心裏總有一份敬重在。年紀小可能還會說些那啥的話,年紀越大反而越尊敬了。

    韓舟道:“我想‘請’個有底蘊的關帝神像,坐鎮我的私人博物館,老陳你這邊有沒有門路。”

    得說“請”,不能說“買”,性質不一樣。

    陳大中道:“我幫你問問吧,有消息了再聯繫你。“

    韓舟道:”好的。“

    ……

    第二天,韓舟坐飛機回到了京城。

    收到杜子圓消息。

    老杜:老韓,兩天後,我來京城,給你做個彙報。彙報下關於國內本土豬種的基本情況。

    開心的小跳蛙:行,等你。

    韓舟沒有直接回家。

    先到路邊吃了個晚飯。

    喫的是什麼呢。

    一兒些兒個兒老兒北兒京兒傳兒統兒小兒喫兒。

    炒肝。老北京特色傳統小喫之一。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爲主料,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

    炒肝雖然叫炒肝,但材料其實是以豬肥腸爲主,豬肝只佔1/3。

    那爲啥要叫炒肝,而不是炒肥腸呢?這就要從炒肝的起源說起。

    清朝同治年間,前門鮮魚口衚衕的會仙居。

    會仙居的劉氏兄弟哥仨,起先經營白水雜碎,但時間一長買賣並不景氣;哥仨商量着如何改進白水雜碎的做法。恰好當時《北京新報》的主持人楊曼青常常光顧北京小喫店,與劉氏兄弟很熟,知道他們的想法後,便給他們出主意:你們把白水雜碎的心肺去掉,加上醬色後勾芡,名字可不能叫燴肥腸,就叫炒肝,這樣或許能吸引人。如果有人問爲什麼叫炒肝,你們就說肝炒過。

    很難體現老北京人的精巧構思和包裝手段。

    韓舟吃了口炒肝裏的大腸,肥肥的,有嚼勁,有葷勁,挺好喫。

    肥腸這東西喫過的人都說好,不喫的人一輩子也不敢喫,可惜。

    外國人從小不喫肥腸,長大了來中國也就不敢喫。雞爪也是這樣,多好喫的食物,浸在肉蟹煲的湯汁裏真是又香又糯,一輩子不喫太可惜了。

    又品嚐滷煮。也是北京一道著名的地方傳統小喫,各種下水內臟的大雜燴。

    它是將火燒、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買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

    滷煮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爲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滷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知道滷煮火燒的。

    熱騰騰一碗滷煮,火燒、豆腐、肺頭都吸足了湯汁,小腸酥軟味厚而不膩。

    韓舟又要了一份米飯。

    就着滷煮和炒肝喫,特別下飯。

    其實,這些用豬下水做的所謂的”傳統小喫“,在舊時代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廉價食物。

    誰喫得起肉願意去喫豬下水呢?大腸也就算了,豬肺、豬小腸這些真沒幾個人願意喫。

    但畢竟底層人才是多數,等到天地改換,人民翻身當主人了,對這些底層食物的味覺記憶也就保留了下來。

    加上首都的地位和富裕程度,這些被老北京視爲身份認同、兒時記憶的食物,更是一躍成爲”著名傳統小喫“了。

    不喫,你就不地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