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南明之紹武大帝 >第0034章 分田分地
    朱聿鐭在沈冬菱的侍候下穿戴整齊,吃了早飯以後,便在石虎頭和龍幺兒的護衛下去了府衙。

    今天他有一件大事要和楊廷麟、蘇觀生商議。

    朱聿鐭雖然焚燒了八戶豪富之家的賣身契和高利貸借據,又給贛州的百姓分了糧食,並且又是道歉,又是下跪,但是他知道,這些所做的,不過是現代商業的操作手法。

    當今一些無良商家爲了推銷什麼保健器材,將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又是講課,又是聚會,還免費試用。

    爲了哄騙得老人掏腰包買器材,又是爸爸媽媽的叫着,簡直比這些老人的親兒子親女兒還要親。

    朱聿鐭完全就是照搬的這一套來。

    但是他知道,僅僅憑這些,是不可能籠絡住贛州的人心的,這叫做“小信未孚,民弗從也”。

    如果想要贛州的百姓真心實意的擁戴他唐王,最重要的還是土地,只有讓贛州的百姓獲得他們祖祖輩輩夢寐以求的土地,他們纔會死心塌地的擁戴他唐王殿下,他們纔會同心同德和他唐王一起公御外敵。

    見到楊廷麟和蘇觀生後,三人相對而坐。朱聿鐭端着一杯熱茶,翹着二郎腿道:“土地是百姓賴依生活的根本,百姓沒有土地就沒有飯喫,沒有飯喫他們就敢挺而走險扯旗造反,造反不利的時候他們就會去投靠建虜,所以我想在贛州實行新的土地制度,讓他們衷心的擁護我大明,擁護我大明的皇帝陛下。”

    楊廷麟問道:“殿下要建立怎麼樣的土地制度?”

    朱聿鐭道:“平均地權,使耕者有其田。”

    蘇觀生問道:“殿下準備如何平均地權,使耕者有其田呢?”

    於是朱聿鐭便將自己準備如何“平均地權,使耕者有其田”的辦法告訴給楊廷麟和蘇觀生。楊廷麟和蘇觀生聽了朱聿鐭的辦法,心中雖然有無數個問號,但是蘇觀生卻不敢問,因爲在他看來唐王殿下這樣做,自然有他這樣做的道理。

    楊廷麟問道:“敢問殿下,平均地權,首先平均哪裏地權?是整個贛州府嗎?”

    “不,”對於楊廷麟的這一問朱聿鐭早有準備,因爲楊廷麟在贛州也有田,他當然怕朱聿鐭平均地權平均到了自己頭上。朱聿鐭回答道:“首先平均關在牢裏的八戶豪富之家的田。他們的地契田契我都留着,我找先生算了一下,這八家的田地佔了贛州所有田地的八成以上,我把這八家給均了,贛州的百姓也就基本上人人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了。”

    楊廷麟不得不佩服朱聿鐭縝密的心思,當初不燒這八家的地契田契就是等着今天來均的,道:“殿下,‘平均地權,使耕者有其田’,說來容易,但真正的要做到,卻是千難萬難,弄不好是要出亂子的。”

    朱聿鐭道:“只要衆位依法行事,就不會有大問題。”

    楊廷麟問道:“何法?”

    朱聿鐭道:“《贛州府土地法》。”說罷,他從袖子中取出一張紙,紙上是變更土地制度的辦法。其實這些辦法也不是朱聿鐭想出來的,他對我國偉大領袖在江西中央根據地採取的土地制度爛熟於胸,這不過是將那一套辦法原樣照搬過來罷了。

    紙上排頭書寫着留個大字,《贛州府土地法》:

    第一、按贛州府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凡贛州百姓,包括現有難民,無分男女老幼,一律平等,各擁一份土地;

    第二、以鄉爲單位分配,以免宗族勢力干預;

    第三、以原耕地爲基礎,肥瘦搭配;

    第四、貪官墨吏原產沒收歸公後,亦平等分配一份土地;

    第五、大明將士皆平等分配一分土地;

    另設大明公田,由贛州百姓共耕,收穫後充作軍糧。

    又設裁縫隊、打糧隊、打馬草隊、救護隊等後勤衙門,由贛州明軍統一指揮。

    同時,分得土地的百姓人家,每戶必須出一丁加入義勇軍,沒有男丁的出女丁,加入裁縫隊、打糧隊、打馬草隊或者救護隊。

    “宇霖,這均田的事你來做,做不好別怪我不講情面。”蘇觀生在贛州沒有土地,所以朱聿鐭將這項重任交給了他。

    蘇觀生看了一眼楊廷麟,躬身對朱聿鐭道:“下官遵命。”

    《贛州副土地法》一經頒佈施行,整個贛州都沸騰了。

    土地對於農耕社會而言,那就是財富,那就是命根子。

    以前這贛州的八戶豪富之家,相互勾連,巧取豪奪,將整個贛州府的地都買了個盡,如今唐王殿下,一道令旨,又將土地都還給了贛州府的百姓,這能讓人不高興不激動嗎?

    敲鑼打鼓放鞭炮,甚至一些戲班子都主動的出來唱戲,整個贛州城比過年還要熱鬧。

    一些年紀大的老頭站在自己家分得的土地上,捧着一把黃土,聞了又聞,親了又親,揚天喃喃自語:“老天爺開眼了,老天爺開眼了……”

    分完了土地,朱聿鐭就開始招兵。

    作爲一個現代軍人的朱聿鐭深知,一支軍隊要有戰鬥力首先要讓這支軍隊知道,他們是爲什麼而戰。

    所以朱聿鐭先收拾民心,民心收拾之後再來招兵,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相對於招兵的對象,朱聿鐭首先要消化的是難民。

    過多的難民對於贛州而言是一種極端不確定的因素。

    招難民爲兵,有利有弊。

    利就是便宜。

    你給難民一口飯喫,他們就願意參軍。

    同時難民有個弱點,就是來路不明,尤其是沒有家人的難民,用這樣的人組成的軍隊,一旦上了戰場,戰事稍有不利,或者是受人挑唆,那就有譁變或者是逃跑的可能。

    因爲他們沒有包袱沒有顧忌。

    但是,如果朱聿鐭現在不將這些難民組織起來,不給碗飯他們喫,一旦他們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那結果對於贛州,對於他朱聿鐭,對於大明將是災難性的。

    再試想一下,如果當初周萬纔等八戶豪富之家,他們肯拿出糧食來賑濟這些難民,將會是什麼結果?

    現在蹲在監獄裏面的恐怕就得換成楊廷麟、蘇觀生這些人了。

    而他朱聿鐭也將成爲別人手裏的一枚籌碼。

    一旦形勢不利,他立刻就會被人綁送到清軍大營,那就是大功一件。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