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快穿之並非什麼善男信女 >六:太后的過往(5)
    普通的聖旨,一般都是由皇帝本人在黃底白麪的綾錦織品上寫就。

    但是,如果當時情況不便,或者皇帝突然發懶,不願意動筆,則會派四個候聽大太監之一,由他們將自己的口諭送去內隸院。

    內隸院擬寫了聖旨後,會由候聽大太監攜回,遞至御書房由皇帝過目。

    皇帝確認無誤了,內隸院纔會按照之前的草擬開始正式撰寫聖旨,再覆呈至御書房,這次確認無誤後,這聖旨才能派上它應該派的用處。

    而且,爲了保證聖旨的內容在頒佈之前不會被提前泄露,一旦有大太監攜了口諭或者書信進入內隸院,在聖旨頒佈之前,任何人都不得離開內隸院,不管是朝中重臣,還是掃地小童,一旦跨出內隸院門口一步,守院的侍衛都有無須回稟,可以就地格殺的特權。

    從古至今,心存僥倖而因此血濺三尺的重臣都數不勝數,更別提那些受了賄賂,想要趁機渾水摸魚的小童、侍從等,如果屍體沒有腐爛,大約可以碼的山一般高。

    在這兩種情況下發出去的聖旨,第一種,多半不拘格式,不拘語言,無需對仗,更不太有什麼華麗的辭藻,甚至依在位皇帝的文化素養高低,有時會顯得相當通俗易懂,幾乎接近聊天時的大白話。

    不過,這種類型的聖旨,數量相對而言比較少,除了少許自信文采不亞於當世文豪,以及性子豪爽到不拘一格的皇帝外,大部分皇帝都不會採用這種可能自曝其短的方式。

    ——也不是沒有人替他們幹活,爲什麼還要冒着顏面掃地的風險自己去做呢?

    第二種,則是聖旨的常規出產渠道。

    內隸院是一處獨立的小院,其架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正式的部門,而內隸院的責任,也只有替皇帝撰寫聖旨這一件事。

    但是,在如此狹小的內隸院輪值的,可幾乎個個都是跺跺腳,擠擠眼,就能引起整個盛朝文壇動盪的大人物。

    原因無他,派遣到內隸院的人,都是從昭文館按資排輩選出來的。

    那昭文館又是什麼地方?

    昭文館,是每三年從全盛朝數萬乃至數十萬讀書人之中,選拔出來的精英,也就是俗稱狀元、榜眼、探花以及除此三人外的前二十七名進士,共三十人,在外派或者留任之前所必待的地方。

    當然,還有餘下二百七十名同進士,他們的安排就要簡單些,直接一紙公文下派到各地,到底是青山綠水,還是窮山惡水,那就看你命好不好了。

    這三十名進士將在這裏接觸整個盛朝文官體制的核心,每個部門官位從上到下的劃分,學習成爲一個‘官’後,該如何處理日常政務,包括各種文書的規格體制,甚至是平時該如何爲人處世,以及瞭解一些該注意的忌諱和絕對不能去觸碰的事物。

    其中,按照工作的不同,又細分爲集賢殿、觀文殿、崇政殿,朝中泰半的文官,以及大部分地方高官,都是從昭文館出去的,他們遍佈整個盛朝,爲運轉這座古老而巨大的機器不斷努力。

    所以,昭文館的地位,在整個盛朝的文人士子心目中都是無可取代的,可以說是整個文官集團的中心也不爲過。

    而內隸院由昭文館遣出的高級知識分子所組成,他們所撰寫的聖旨,基本都是屬於就算供起來,也絕對不會讓後人覺得看了很丟臉的高格調。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