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在十三州內部,由張蘊古和宋佑,主持大局。

    倒是更像是兩位日理萬機的宰相。

    而在他們兩個的背後,武珝帶領着王玄策,主抓今年的耕種大事。

    羅可心帶領着羅良等軍中將領,主抓軍務。

    李秋則是居中負責拍板,拿捏大方向。

    幽州等十三個州的其他官員們,也都被調動起來,圍繞着耕種和軍務這兩條主線,被分配了各自的工作和政務。

    如此一來,他們就完全脫離了原本的體制和崗位。

    朝廷中的很多東西,以及他們手中的權力,也隨之被徹底架空。

    在這些官員之中,絕大多數,還都是非常樸實的,也真心實意的想要爲百姓做事。

    甚至是他們心中覺得,如今這樣子被調動起來後,他們的工作也更有意義,更有貢獻。

    不過,裏面還是有一小部分人,平日裏養尊處優慣了。

    如今突然間弄成這樣,他們覺得很累,很不習慣。

    同時,他們心中也是對李秋的這種胡亂施爲、不講道理、不守規矩的暴政心中不滿的。

    不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們礙於李秋的鐵腕,也只能偷偷的往朝廷送幾封密信。

    但均是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倒也不是說他們的密信沒有用,只不過其中多數都被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和主管官吏、政務的宰相房玄齡壓了下來。

    其他少數奏本,也有到了御史那裏的。

    但是他們的奏本,也都讓李世民給丟到了一旁。

    眼下正值整個大唐生死存亡,全力備戰的階段,哪有功夫去理那麼老遠的幽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

    再說了,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上想:老子的那個爲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兒子,無非就是在地處偏僻的流放之地任性一下,胡鬧,又怎麼了?

    無非是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嘛!

    ......

    在長安城,芙蓉園。

    自從李秋等人走了後,這裏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首先是在高侃和馬周等人的商議下,整個芙蓉園進入到了半封閉狀態。

    一律謝絕外客來訪。

    除非那種來投奔的有能之士,高侃、馬周、孫思邈三個還是會對其進行面試和決定是否錄用。

    之所以做這個決定,主要還是李秋走之前的吩咐,今年芙蓉園的所有改建,爭取在一年時間內做完。

    並且要注意隱祕。

    畢竟這麼大規模城牆磚的應用,還是頗爲扎眼的。

    也因此,他們乾脆閉園、謝客。

    不過像大多數與芙蓉園相熟的府上,也都知道李秋等人去了幽州。

    再加上長孫無忌,秦瓊等人太過忙碌,也沒有時間來這邊。

    至於那些士族門閥,同李秋勢如水火,也是懶得來。

    這一次芙蓉園的謝客,主要還是將那些皇親國戚們抵擋在了外面。

    雖然他們心中會有些不滿,但也沒辦法,如今的芙蓉園可不再是以前的皇家所有的隨便遊玩的皇家園林了。

    而是成了人家北平王李秋的私有財產。

    這是人家的府宅,不讓你進去你也沒辦法不是?

    至於找機會向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或是皇室重要成員偷偷說一些小話的現象,還是有的。

    不過誰都沒有去理會他們。

    在芙蓉書院,如今只剩下了七百多名學生。

    經過了一年多訓練,他們的武藝基本功已經打好了底。

    就算是沒有老師指導,單憑着他們刻苦訓練,也一樣可以快速進步了。

    而在文化課方面,有馬週一人足矣。

    如今三十歲出頭的馬周,已經是滿腹經綸,集才華於一身,教授這羣孩子自然是綽綽有餘。

    在醫學院這邊,孫思邈帶着十幾個弟子每日遊走於長安,免費爲百姓們診病。

    就爲了讓這些弟子積累實際的經驗,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唯獨讓孫思邈比較遺憾的是,他的親傳弟子孟詵,被李秋派去了南方各地尋找藥材和茶葉。

    讓他無法悉心去教導。

    芙蓉書院中的這些學生們,除了每日的練武和讀書,其他的時間全部用在了土木建設上。

    在這裏,公輸羊和公輸墨這兩位魯班的後人是總工程師,高侃是總指揮。

    其他芙蓉園中的工匠是技術員,而這些學生們則是建築工人。

    馬周,則是財務和採購經理。

    缺什麼少什麼,都由他去採買。

    像如今書院中還剩下的幾十個女學生,則是負責起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或是一些較爲輕巧的輔助工作。

    總之,整個芙蓉園從上到下,分工明確,再加上資金充足,物資充沛,所以配合起來工作效率還是挺高的。

    而且在建設過程中,公輸羊和公輸墨兩個魯班後人,也是絲毫不吝嗇指點、傳授自己的技藝。

    還真就在這羣學生當中,發現了好幾個有木匠天賦者。

    再說馬周。

    自從李秋走後,他成爲了芙蓉園中的商業大總管,財務大總管後,可是成爲了長安城裏炙手可熱的一位人物。

    畢竟,芙蓉酒樓和無名小館的生意太火了。

    每天經馬周手上的銀錢,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無論是芙蓉酒樓和無名小館的生意,還是由於芙蓉園大興土木,芙蓉園在建材方面的採買。

    這可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自然也就有嗅到了金錢味道的商人,富戶前來討好馬周。

    甚至是也有人偷偷表示,只要馬周能在採買時鬆鬆口,好處絕對少不了。

    可是,馬周那可是心中有傲骨,滿腹經綸,一心想要做一番大事業的人。

    看見這些卑賤的商賈,他骨子裏的文人思想作祟,簡直是聞到這些銅臭味就想吐。

    對於他們,馬周是從不理睬的。

    況且,在李秋走之前,已經把馬周的俸祿提到了一年二百兩銀子。

    簡直比一個五品官員的俸祿都要高。

    再者說,馬周老哥一個,芙蓉酒樓中的好酒好肉不斷,他也真沒什麼好缺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