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宣德大帝 >第二百五十三章 藩屬國問題
    皇帝的話在衆臣的耳邊不斷迴響,他們第一時間就被歸附兩個字所吸引,其他細節已經不在他們的考慮當中。

    能躋身乾清宮議事之人,沒有一個是低能之輩,沒有想到不是想不到,而是根本就沒往其他地方想。

    皇帝的提醒瞬間打開羣臣的思緒,楊榮長於軍事,第一個反應過來。

    “陛下是說韃靼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能把韃靼打到滅亡邊緣的,縱觀整個草原,只有瓦剌有這個實力,錦衣衛可有瓦剌的消息?”

    朱瞻基暗暗點頭,這人雖然貪婪無恥,而且思想極端保守,可以說是江南士紳的代言人,但是不得不說這人還是有些真本事的,尤其是軍事問題,更是能夠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朱瞻基能夠一眼看出韃靼是快活不下去了,那是因爲他有一雙作弊的眼睛,能夠看到未來。楊榮卻是憑着本能就直接猜出事情的真相,這就是真本事了。

    “瓦剌核心地帶離我大明太遠,消息傳遞滯後,估計也就這些天必然有消息傳來。不過朕與楊愛卿想法一致,必然是崛起的瓦剌將韃靼逼到絕路了。

    韃靼滅亡我大明將會直面瓦剌的壓力,韃靼滅亡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好處!”

    “陛下聖明,我漢人不會放牧牛羊,即使我們打下來也守不住,不如在草原扶持兩股勢均力敵的勢力,讓他們互相敵對,我大明在中間裁判,同時再配合推恩令,將兩家的力量繼續分散,直到他們變成守家之犬。”

    “諸位覺得楊愛卿的建議可行否?”

    “臣請問陛下,若是援助韃靼,我大明這多出來負擔是否要加徵在百姓身上。太宗北征時臣負責督運糧草,深知民生之艱,眼下幾年修養生息,百姓方纔緩過一口氣來,不易再加重百姓負擔。”兵部尚書張本站出來問道。

    “本兵是不贊成援助韃靼嗎?”

    “臣不是不贊成援助韃靼,而是不贊成白白送給草原蠻子,要讓蠻子拿牛羊馬匹來換。”

    “這不消說,互市也是援助的一部分,不過本兵的話給朕提了個醒,我大明不是開善堂的,以後藩屬國再來進貢,大明按照進貢的貨物價值給予回禮,公平往來才更長久。

    別弄得這些蠻夷來天朝進貢一圈,回到家鄉就腰纏萬貫,我大明也不富裕,有那麼多的百姓流離失所,賣兒賣女!

    有那些錢糧拿去救助百姓,讓百姓重建家園不更好嗎?非要爲了所謂的天朝上國的面子,打腫臉充胖子,人家表面上管我們叫宗主國,背地裏會叫我們冤大頭!

    朝貢的制度,禮部與鴻臚寺要拿出一個新的章程,朕要過目,不合格要重新制定。”

    禮部尚書與鴻臚寺卿一起出班領旨,不過胡瀠仗着資格老,還是拱手行禮道:“陛下!若是藩屬國在大明得不到好處,誰還願意做我們的藩屬國,我們總不能一個個的國家打過去吧!打敗了也不一定能夠贏得民心,還白白的靡費國帑!”

    朱瞻基哈哈大笑道:“誰說我們要一個個的打過去了,朕問你,那些蠻夷喜歡我大明的絲綢瓷器嗎?”

    “這些好東西,哪裏的人都喜歡啊!”

    “是不是他們都想得到我大明的好東西,而我們也是依靠這些我大明獨有的貨物行銷天下,若是哪個藩屬國不聽話,我們就讓他們買不到我們的貨物,他們的貴人,穿不上絲滑的綢布,用不上光潔的瓷器,你說他們着不着急?這就叫經濟制裁!”

    衆臣一陣倒胃口,這位皇帝什麼都好,就是張嘴閉嘴就是生意經,商賈皇帝的名號還真是實至名歸。

    不過能進入乾清宮議事之人,都不是書呆子,他們當然明白皇帝說的經濟制裁的威力。不用說別的地方,就說草原上,這些年被中原封鎖的連煮飯的鐵鍋都不夠用。

    這些草原蠻子襲擾邊牆的時候,主要搶的東西就是糧食、布匹、鐵器,尤其是鐵鍋。

    因爲草原上的鐵匠可以打製彎刀、箭頭,卻不會製作磨具進行鐵鍋的鑄造,蒙古牧民來說一個鐵鍋比一百兩銀子更重要。

    “陛下!如此功利之心,如何能讓藩屬國信服,如何能彰顯我大明的大國風範。”

    “大國風範在我大明軍人的刀鋒之下,大國風範在我大明獨一無二的商品之上,大國風範在我大明的科學技術領先世界上,大國風範在我大明文化的包容性上。

    只要我大明在軍事、經濟、技術、文化等各個方面都領先於世界,還怕沒人來抱我們的大腿嗎?就拿這次韃靼歸附來說,他爲什麼要跑來歸附大明,大明給他們好處了嗎?”

    衆臣當然知道韃靼前來歸附是因爲韃靼認爲大明能夠庇護於他們,而庇護的前提是大明要有足夠的實力。至少要讓韃靼覺得我們有足夠的實力,他們才能認爲我大明能夠庇護於他們。

    可是這與儒家的思想格格不入,儒家期望的是四夷仰慕天朝風物、衣冠,以此願意臣服於大明的冠冕之下,實現儒家口中的萬國衣冠拜冕毓的盛世,爲了這樣的盛世花點錢也可以,這纔是大明朝對於朝貢使臣厚賜的原因。

    若是按照皇帝的說法,儒家的作用已經沒有那麼大了,這是儒臣們絕對接受不了的,發展軍事武人必然擡頭,這幾年好容易壓下去的武人勢必又會成爲朝堂的主角。

    發展經濟,商人的地位必然提高,經商的環境也會持續改變,官員們再想隨意盤剝商人,讓商人變成他們的錢袋子可就難了。

    發展技術,匠人的地位就會提高,朝廷本就不多的官位就會被地位提升的匠人擠佔掉一部分,尤其是工部未來就會是工匠的天下。

    這也是文官們聽到皇帝要提升太醫院的級別,而且只用學醫者這樣的政策後,反應激烈的原因。

    他們知道這樣的口子不能開,一旦打開,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學醫,通過學醫而進入仕途。工匠也是如此,吳四福如今已是皇家制造局的大使,正式的進入了官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