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六朝漢臣 >第六十六章:喧鬧
    司匡見衆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

    轉身。

    提筆蘸墨,擡筆撰寫。

    筆走如飛,氣勢磅礴。

    那根平平無奇的兔毛毛筆,在木板上留下了具有濃墨重彩的四個大字“一五計劃”。

    隨後,司匡側身,向良嶽、諸人展示,聲音高亢。

    “諸位,爲了籌集對付匈奴的資金,吾將從農、商,兩個方面,先後進行陳述,請諸公品鑑。”

    洪亮的聲音搭乘着呼嘯的北風,向遠處傳播。

    臺下

    所有來此看熱鬧的人,紛紛豎起耳朵,打起精神。

    這個時代,民衆的主體都是農民。

    可以說,在場觀看之人,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農民。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

    商賈最多佔有百分之十,剩下的百分之十,則是遊俠、官吏等等。

    至於爲何沒有工匠,只因大多數工匠,都歸官府管轄,只有少部分擁有獨立作坊。

    而這羣擁有獨立作坊的工匠,本質上,還是農民。

    這個時代,農民耕織結合,說是農,其實這裏面還囊括了手工業者。

    如今,這場規模宏大的論戰,在討論對抗匈奴的經濟方面,竟然涉及到農業,這讓他們每個人,額頭都多了一絲凝重的神色。

    這羣農民雖然單純,但是不傻,每個人都知道一件事:出征需要軍費,而這經濟上的討論,恐怕和軍費來源有關。

    如今,臺上這人直接把農業給拎了出來。

    這是打算直接拿農業開刀?

    不同意!

    堅決不能同意!

    再弱的羣體,一旦遇到侵犯自己利益的事情,都可以達成聯合。

    霎時。

    場中農民,幾乎同仇敵愾,用不忿的目光,瞪着司匡。

    同時,有些人已經按捺不住,開始議論了。

    喧譁的聲音,令司匡不得不把到了嘴邊的話嚥下去。

    於高臺上駐足而立,等待這羣人嚷嚷完。

    ……

    一個穿着打着補丁粗麻布衣服、扛着一把鋤頭的漢子,皺着眉頭,對周圍的人詢問:“這人葫蘆裏賣的什麼藥?籌集對抗匈奴的資金,和我農業有什麼關係?難不成,他想上書陛下,增加農業稅?”

    “恐怕是這樣!”

    一個穿着草鞋、破舊麻布衣,戴着草帽,面色枯黃的男人眯着眼,雙手環胸,凝視高臺,說着惡狠狠的話。

    “打仗要錢。我們每年繳納的稅收,數量基本上都固定了。想要增收,只有加稅這一個方法!”

    “此法斷不可行!如今的稅收,乃祖宗之法,更改不得!老朽只見過陛下減免稅收,從未見過增加稅收!”一名臉上佈滿了皺紋的老丈,急得抓耳撓腮,用手中的柺杖敲打着地面,嚷嚷起來,“壯士們,此豎子若敢說出增稅之法蠱惑陛下,吾等,應羣起而攻之!”

    西漢百姓,對於老人是相當尊重的。

    一般老人說的話,大家都會仔細傾聽,加以考量。

    這老丈的話,說到大家心坎裏了。

    此言一出,應和聲此起彼伏,源源不斷。

    “老丈所言甚是!”

    “若他敢增稅,吾定完和他拼一個頭破血流!”

    “打翻這個蠱惑人心的傢伙!”

    有幾個衝動的壯漢,已經擼起了袖子。

    他們伴隨額頭、手臂上跳動的青筋,準備衝上高臺,和司匡拼命。

    大漢百姓,充滿了血性。

    面臨欺辱,哪怕是皇帝,也敢衝上去理論,更何況一個連爵位都沒有的普通人?

    “大家別衝動!吾聽聞臺上這位,前幾日在太常購買了三百畝土地。”

    一個樣貌年輕的男人指着不遠處的大片空地,沉聲說道:“雖然有一部分正在建造房舍,但他不可能不留出一部分種地吧?若其提倡增農稅,豈不是自己給自己使絆子?”

    男人微微一頓,發表自己的看法,“依我看,其提農業,定然有他的用意。大家還是先聽一聽,再做行動吧。”

    “沒錯!我贊同!”

    “這位兄臺說得有道理!”

    “大家都先看看情況吧。”

    ……

    商賈

    與農民情況相同。

    這羣人,也都皺着眉頭,神色凝重地望着高臺。

    當司匡竟然在籌集軍費的行爲中提到商業。

    在場的商賈,直接嚇破了膽子。

    大漢商賈,不怕農民不賣、不怕旅途遙遠、不怕資金不足,就怕有新政策從長安傳出來。

    根據大漢立國之後七十年的經驗,每當長安放出關於商賈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加稅、增加行爲限制之類的壓迫條款。

    商賈不得衣絲乘車、不得騎馬、不得……

    當然,想要做這些也可以。

    花錢買爵。

    買爵這個方法,是從秦流傳下來的對天下商賈的一種變相剝削。

    《史記·秦始皇紀》載:“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漢書·食貨志’上》:文帝從錯之言,令民入粟於邊,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爲五大夫;萬二千石,爲大庶長。

    這些措施,看起來像是給百姓發的福利,其實,根本就是對商賈設的套。

    按照一畝地一石半的產量、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的標準。

    一個擁有百畝之田四口之家,在沒有天災人禍、沒有額外支出的情況下,湊六百石糧食需要整整十二年。

    普通百姓,誰能在完美狀況下,達到這個標準?

    哪怕是大地主,拿出六百石糧食出來,也得肉痛好一陣子。

    況且,所得爵位,只是一個虛爵罷了。

    除了特權之外,其他的一概沒有。

    除了商賈,誰需要這種東西?

    還不如把糧食換成錢埋起來備用呢。

    混在人羣中的一個商賈偷偷握緊了拳頭,臉色猙獰,壓低聲音,惡狠狠地說道:“此子若是在我等背後捅刀子……吾必殺之!”

    另一個商賈眼中掠過一絲恨意,“殺之不足以平憤,吾要讓他生不如死!”

    “善!”

    ……

    百家諸生坐在各自的座席上。

    豎着耳朵,聽者周遭紛紛擾擾的聲音,禁不住陷入沉思。

    …

    儒家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