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水滸之柴進爲王 >第一章 攻城略地還是救人?
    杜充決黃河的事情迅速的傳到了燕雲,正在伏案寫東西的柴進愣了一愣,手輕輕的將筆放了下去,但是手卻有些抖,出賣了他的心情。柴進平復了下心緒,道:“山獅駝,召集兩院衆先生、軍師、張叔夜、聞煥章、魯智深,要他們速度來到我書房議事。”

    山獅駝道了聲喏,自去領命,柴進心裏卻翻騰起來。

    經過宗澤的點撥,局勢逐漸明朗,也明白了斜也的用意。說破了,斜也就是疑兵之計,表面上看上去是埋伏重重,等梁山出擊,但是實際上他主力全都放了出去,會寧府等地只有一些廂軍在維持着秩序。

    斜也這是在賭,他想趁着梁山謹慎的功夫,從宋廷那裏狠狠的撕下來一塊肉,以彌補失去遼陽府的虧缺。

    既然看明白就好辦了,遼東、燕雲都已經動員了起來,只待柴進一聲令下,便可以趁勢北上,先取中京大定府,再取金國首都會寧府。到那時候宗望拿下來再多的底盤,也是無根的浮萍,反手可破。

    可是這邊梁山剛準備好,杜充就來了這麼一出。

    現在擺在梁山面前的,有兩條路,其一計劃不變,繼續北上,把金國的地盤全都拿下來。其二便是趁機南下,攻打河北、山東,將梁山與燕雲連起來。

    各有優缺,拿下金國以後,沒有了外族的窺視,可以一點一點的收拾山河。可是河北山東也是極有誘惑力的,這兩塊地域人口稠密、物產豐富,戰爭潛力極大。

    不多時,一衆核心成員就來到了柴進的書房,他們也知曉了杜充的動作,但是柴進在這種時候召集他們來,莫不是有別的想法?

    “諸位。”柴進將胳膊撐在書桌之上,對着衆人道:“杜充的事大家也知道了吧?”

    衆人點了點頭,韓企先正想說話,柴進卻打斷了他,大聲道:“諸位,自從我起事一來,梁山就秉持着替天行道的重任。更何況,京東兩路、河北兩路甚至淮南兩路都與梁山打斷了骨頭連着筋!若是不能救助這些陷於洪水的百姓,柴進寧可不要這基業!”

    說着,柴進眼眶有些發紅。他在後世的時候,經歷過那次的洪水,要不是那些個擁有信仰的戰士將他全家求出來,他絕無可能長大成人。

    因此,他既沒有選擇奪金,也沒有選擇奪山東、河北,而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救人。

    柴進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衆文武再無異議,一個一個的站了出來,齊聲道:“請哥哥(國公)下令!”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梁山雖然也有不少的派系,但是在柴進的調理之下,他們還是能分得清大是大非的。

    柴進滿意的點了點頭,對着衆人鞠了一躬,道:“救助百姓,是我梁山的使命,也是我梁山的責任!但是該怎麼救,煩請諸位拿個章程出來。”

    韓企先身爲梁山文官之首,當仁不讓的站了出來,道:“哥哥,六路水患以淮南兩路最重,京東兩路次之,河北兩路最輕。”

    “先生說的不錯。”柴進讚許的點了點頭,似李助、魯智深、宗澤、喬道清、聞煥章等人支持自己還說得過去,韓企先身爲燕雲人氏,也有這種覺悟,實在難得可貴。

    救援這幾路,要耗費大量的糧草、金錢,對於燕雲並無實質性的好處。即便是拿了下來幾路,也是餓殍一片,非經年累月的治理不能輸血。這種事情對燕雲的富紳沒有一絲的好處,他們若是割肉維持局面還好說,若是趁機發國難財,政府勢必要出面打壓,穩定物價。

    做大事而不惜身見小利而不忘義,韓企先的如此做派令人心中生出來一絲敬佩。

    “國公,河北毗鄰燕雲,可以從陸路出兵,加上河北有虞仲文、金富軾在彼,應無大礙。”虞仲文和金富軾兩個是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的地下政府頭腦。

    “京東東路有梁山泊在,蕭嘉穗蕭先生一時人傑,又有百姓根基,問題也不是很大;京東西路有泰山等山脈在,水勢蔓延不過去,相對來說是最省事的兩路。”韓企先侃侃而談,看來來的時候就打好了腹稿。

    “因此,依我之見重點應該放在淮南兩路上面,淮南東路水患最大,又是人口最是稠密的地方,陸路不通,我建議從水路進發。若是當地地方可以安置百姓,就直接就地安置。若是安置不了,在尋覓別的地方。”

    韓企先說完,停了一下,他不是個貪功的人,這些話都由他一個人說並不好。

    “京東東路必須拿下來,以京東西路、耽羅島、梁山泊三地爲救援中轉站。”說話的是宗澤,他曾任京東西路登州通判,因此對京東西路瞭解比較多。

    說來也有意思,耽羅島正對着淮南,距離最近。

    “現在是以救災爲主,若是再攻城略地,恐怕力有不及。”張孝純有不同的意見,他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是有張叔夜在,他也稱得上對梁山瞭解頗深。

    梁山雖然有幾十萬兵馬,但是梁山水軍並不多,加起來也只有五隻,更要分兵駐紮在燕雲、遼東、耽羅島、梁山四地,整個燕雲的水軍也只有五千。

    又要救人,又要打仗,哪來這麼多船隻?

    宗澤卻擺了擺手,道:“京東東路沒有什麼兵馬,老夫帶三千人走一遭,整個京東便是我梁山的了。”

    京東兩路對於梁山泊有着非凡的意義,尤其是隨着梁山的商貿的擴大,整個京東東路都獲益匪淺。更有無數的百姓去過樑山工作,早就成了熟透的果子一般,只待一口吞下。

    “救災爲大,京東西路必須握在手裏,韓先生徵調燕雲商船,運載關勝部和宗將軍去京東。盧俊義部、史文恭部南下,盧俊義取河北東路,史文恭部取河北西路,儘快殺到黃河渡口,組織兵馬、百姓將黃河口給封上。”

    下令的自然是柴進,他心中隱隱有些躁動,這杜充還真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黃河改道的次數不少,比較大的就有二十六次,最北去過大沽口,最南也跟長江入過海。但是從杜充決黃河以後,黃河才真正的進入一個改道頻繁的時期,損壞百姓、錢財、田地無數,繁華的淮南也變成了廢墟一般。

    一個桀驁不馴的河流總歸對百姓的生命不負責,治理黃河是一件很重要大事,梁山也必須儘快的將河道修繕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