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水滸之柴進爲王 >第三十三章:日月所照
    隨着金國皇帝吳乞買在黃龍府得一把大火,這個由女真族建立得國家徹底得走向了滅亡。

    但是在天下人看來,這是無比正常得事。彼輩蠻夷,如何能在我中原大地上縱橫睥睨?只待中原有英雄出世,蠻夷必將走向滅亡。

    金國的滅亡不是重點,重點得是數萬梁山主力就此從北部戰線解放了出來,不用時刻擔心被兩線夾攻,南下之事只怕就擺在柴進的案頭上。

    趙桓在成都府得行宮中連着砸了數十件精美的玉器,朝廷一次一次的用盡全力剿滅梁山,但是梁山卻愈發的強大,如今又失去了金國這個重要的盟友,待明日梁山南下之時,又該用什麼抵抗柴進賊子?

    難道朕要做亡國之君?

    趙桓渾身上下生出來一絲無力之感,柴進賊寇麾下強兵猛將不下一二十萬,宗澤、杜學等人又都是文武雙全名將,而趙佶手中只有新招募的五六萬將士,各地官員蠢蠢欲動,說不得哪一日自己就被人割了頭顱……

    “陛下,秦相公求見。”

    太監尖銳得聲音在外面響了起來,趙佶點了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秦檜的步伐有一些凝重,他來到了趙桓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陛下。”

    趙桓沒用回話,有些出神得凝視着眼前的受命寶璽良久不語。

    秦檜並不急,身子愈發的恭謹,沒用一絲的不敬和不耐煩。

    良久,趙桓幽幽的出聲道:“那邊怎麼說?”

    秦檜緩緩的擡起頭來,道:“陛下可以保留皇帝位。”

    看着趙桓疑惑的眼神,秦檜繼續道:“他們在海外發現了兩塊大陸,一塊喚作華州,一塊喚作夷州,物產豐富……”

    “哈!”趙桓的聲音極大:“狗賊辱我太甚!我去海外當一個光桿皇帝麼?”

    秦檜聲音沉穩,不以爲意,繼續道:“包括皇室、自願追隨的將士、文官在內,陛下可以帶五萬人過去,他們再挑選各地百姓送過去五萬,湊個十萬之數。夷州還有土人百萬,其人粗鄙、愚昧,可以當做日後我們的子民。”

    秦檜的聲音大了起來,繼續道:“陛下,我在燕京的時候,也問過樑山的官員,他們手裏缺少人手,偏偏夷州、華州地域遼闊,不下中原之大。想來是藉此一舉將心向大宋之人送去夷州,既可以博一個賢名,又可以借我大宋文武之力開發域外,端的一舉三得。”

    第三自是消滅了忠於宋廷之人。

    趙桓沒有說話,手卻不停地敲打着桌子,只是聲音愈發的輕快。

    自己麾下的兵馬根本打不過樑山,而趙宋與柴氏的仇恨極大,當年趙匡胤篡了柴宗訓的皇位以後,並沒有優待前朝,柴宗訓被遷往房州,不到二十歲鬱鬱而終。其子嗣柴永崎繼承了鄭國公以後,沒有幾年就銷聲匿跡。柴宗訓一脈已經絕嗣,雖然有祭祀後周,但是卻無柴氏參與。

    後來宋仁宗三個皇子全部夭折,大臣上書:“今皇嗣未立,臣竊危之。奈何絕人之世、滅人之祀,而妨繼嗣之福也。”意思是你宋仁宗生兒子死得快,都怪你們祖宗對待後周過於陰毒。

    宋仁宗這才命有司推舉柴氏年長之人,奉命祭祀周室。

    這麼大的仇恨,趙宋皇族能夠活下去就不錯了,如今還有了繼續當皇帝的機會,讓趙桓不由的喜從中來。

    夷州雖然偏遠,但也踏踏實實的是皇帝!一百多萬人口,只要潛心發展百年,未必沒有爭奪華州的機會……

    日後若是能佔據華州、夷州,說不得也能反攻中原!

    “讓有司去做吧。”

    秦檜心中一喜,這事成了。

    靖康三年六月,宋廷有官員上書,言說國朝無力再戰,不妨仿宋遼舊事,納歲幣,圖和平。李綱在殿堂上怒斥此人,但是李綱六月底就被罷相,貶爲漳州知府。而此官員卻沒有受到任何懲戒,還被趙桓頻頻留在宮中用飯,朝堂百官由事方知趙桓志向。

    七月中旬,宋廷朝堂終於通過了奏章,派遣江東安撫制置使呂頤浩組建使團與燕京聯繫,但是柴進卻拒絕了宋廷的要求。

    與此同時,杜學率領六萬兵馬出河西,兵峯直逼長安;劉錡率領六萬兵馬出宛洛,目標襄陽;在福建的宗澤因爲年邁被調回燕京,王稟則被派往福建接替宗澤,率領六萬兵馬進取嶺南;劉韐率領六萬兵馬出揚州,直指江西;呼延慶從安南起兵三萬,與大理國段正嚴合兵一處,共計六萬大軍殺向四川。

    柴進三十萬萬大軍出關,天下振動,趙桓一日三使請和,卻都被柴進拒絕,無奈之下趙桓只能派遣秦檜請降梁山,以圖保全宗廟。

    燕京政務院卻好似早就知道一般,同意了趙桓的降表,五部攻宋大軍卻馬不停蹄的分出來七八萬軍政幹部以及主政文官,迅速前往各地穩定局勢。

    有梁山強大的軍力背書,接收底盤還算平穩,而趙桓連同宋廷的文武都被呼延慶一併裝了船,送往燕京。

    柴進並不想見趙家人,政務繁忙,實在難以抽出來時間。但是趙福金跟隨自己也有五六年了,難免會思念自己的父兄,這纔有了此行。

    趙桓、趙氏宗族並文武百官在燕京待了一月有餘,剛好趕上了柴進的登基典禮。

    沒有那麼多繁瑣的繁文縟節,柴進在燕京就皇帝位,立國號曰明,年號曰華夏元年。由韓企先組建內閣,並由他出任帝國第一任首相,其餘文武百官各有封賞,自是不提。

    燕京熱鬧的景象沒有幾天,張順的船隊悄然而至,趙桓也到了啓程的時候。

    趙佶今年四十有四,託趙福金找了一下柴進,藉口身體有疾,難以遠行。但是大家都看得清楚,趙佶多半是嫌棄夷州荒涼,不願意前去。

    柴進沒有拒絕趙佶的請求,給了他一個燕京書法協會副會長的名號,連同宗室、文武中一些老弱難以成行的,都給留在了燕京。

    有了趙佶帶頭,又有不少皇室、官員請求留了下來,卻被柴進一口駁回。

    爾等在四川的時候,不思來燕京,如今讓爾等去開疆擴土就一口一個喜歡燕京,莫不是貪戀榮華?

    敲打了幾個爲首的以後,皇室、文武再無言語,一個個老老實實的上了船,踏上了遠行的路。

    只是臨行前,包括秦檜在內,宋廷文武、皇室中又有數百人被內閣、軍務院徵調,沒有去夷州。

    這些人有一些與梁山早就有交易,有一些則是柴進親自點的名,如岳飛、韓世忠、張浚等人都被留了下來,調入軍中另有重用。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