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水滸之柴進爲王 >第三十四章:大結局
    華夏元年,皇帝柴進登基,天下卻沒有大赦,北方各地忙着組建新軍,南方則忙着進行平均地權值得稱道的只有大理國段正嚴來降,被柴進封爲大明安南路水利使。

    華夏一年,南方平均地權如火如荼,各地宗族勢力盤根錯節,但是接着內閣從北方又抽調了三萬多軍政官員入駐各地,進行改革。又派遣吳用作爲欽差大臣,率領五百多人的欽差巡視南方各地,攻克難點。不過旬月江浙路就被吳用拿下了兩萬多人,一併送往夷州。由此,平均地權才真正的展開了序幕。

    華夏二年,將軍宗澤去世,皇帝柴進率領文武百官禮送宗澤。南方平均地權基本完成,杜學率十萬多軍馬進攻西夏,西夏皇帝李乾順親自三十萬大軍迎戰,但是卻不敵杜學的炮陣,當場戰死五七萬人,被俘十二萬,其餘將士四散離去,西夏皇帝戰死當場。讓宋廷難堪百年的西夏也被大明收復,西域都護府也重新建立。

    華夏三年,李俊率領三萬水軍兩萬步軍開展了收復倭州之戰,適逢倭國實權派白河法皇剛死,新得到權利的鳥羽上皇對白河上皇的舊部頻頻出手,導致不少倭國官員投降了李俊。倭國地狹,不過半年的時間就被李俊給拿了下來,成立朝日南路。與此同時,朝鮮國王王楷也被大明廢除,成立朝日北路。

    華夏四年,蒙古諸部來降,鐵路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將鐵路鋪設到了漠北,蒙古南北二路也適時成立,從此帝國北方再無邊患。

    華夏五年,經過五六年的發展,華夏百姓已經突破了六萬萬之數,送往華州的移民也超過了百萬,四年好不容易消停了一年,五年又開始戰事。軍中新秀韓世忠摔水軍兩萬進駐呂宋,建立呂宋路,開始輻射整個東南亞。

    華夏六年,劉錡正式率水路八萬南下,準備攻略中南半島,前面山地軍開路,水軍運輸糧草,後面鐵路隨着就鋪設上,進展雖然緩慢,但是勝在有條不紊。

    華夏七年,各地如火如荼的開展各項建設,但是隨之到來的貪腐問題也層出不窮,張叔夜下狠手懲治,加上戶部嚴查官員非法收入以後,這纔好轉起來。

    華夏八年,劉錡經過三年的鏖戰,終於拿下整個中南半島,劃分爲安南東路、安南西路、安南南路、安南北路、爪哇路五路,隨着發現在南方巨大的島嶼,內閣命名爲南州。

    華夏九年,往南州開展的大移民拉開了帷幕,包括帝國二皇子在內的三十餘萬百姓,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被送往了這座新發現的大陸,加上華州、夷州、中原,我族已經佔據了大半個藍星。

    華夏十年,皇帝柴進的忠實戰友李助,因爲內傷發作,在燕京去世。像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一般,連同魯智深、林沖、呼延灼在內的十四名梁山出身的將官離世。

    華夏十一年,內閣首相韓企先任職到期,由蕭嘉穗接任首相之職,韓企先受聘於燕京大學,爲政治系主任,由於皇帝柴進仍然在位,政局依舊平穩。

    華夏十二年,皇帝柴進開始不再頻頻露面,國家的核心開始由蕭嘉穗掌握。待穩定了局面以後,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蕭嘉穗先是將全國的重心放在鐵路上,除了以前的鐵路以外,又立項修建了數百條鐵路,基本涵蓋了全國的大中小城市。

    華夏十三年,皇帝柴進將皇帝位禪讓給了皇太子柴瑜,感於柴進的號召,不少年紀比較大的文武也開始頻頻辭職。權利出現了空檔,卻仍舊在可控範圍內,許多中青年官員迅速的補了上去,讓官員隊伍更加精煉。

    華夏十五年,柴進、皇后花氏、皇貴妃趙氏、皇妃方氏出訪華州,此地已經劃分了三十個路,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着。

    華夏十六年,華州東海岸有一縣令擒獲一夥人馬,爲首的喚作黏沒喝,約有一百多人,一番審問過後發現是女真族的舊部,從遼東黃龍府一路長途跋涉,返過海峽,來到了新的大陸,沒曾想還是被髮展迅速的大明給逮到了。

    華夏十九年,柴進率領船隊出使夷州,夷宋皇帝趙桓率領文武在港口迎接。

    華夏二十年夏,柴進回華州,並在五湖湖畔修建房屋,開始著書。

    華夏二十四年,《屠龍術》五卷面世,天下有志之士皆大驚失色,直言此書會造成天下動盪,但是柴進卻不以爲然,反而讓各地大學將此書列爲必學教材,各地文武都要研習。

    華夏二十九年,在外接近十六年後,柴進已經接近六十歲,終於率領船隊回到了台州,並見了當地縣令宋江,兩人長談許久。

    華夏三十年,柴進終於回到了燕京,皇帝柴瑜遠迎,柴進卻絲毫不理會,反而重責了時任首相万俟卨。撤免許多柴瑜親信擔任的官職,選出來了新任宰相虞允文。虞允文當選後乾的第一件事是修改了國家法律,一切政令從內閣出,不在經過皇帝寶璽。從此,皇權徹底的被限制住,皇帝成爲國家精神象徵,內閣成爲國家最高機構。

    華夏三十五年,皇族族長柴進罷免了皇帝柴瑜的皇帝位,任命三子柴瑾爲帝。

    華夏三十七年,柴進逝世,是爲明太祖,屍身火化後放在了梁山英烈祠。各地自發的展開了追悼行爲,更有無數百姓前往梁山祭祀柴進,數百年而不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