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祀 >17、聖天子生有聖德、大學士不合上意
    且朱厚熜自來北京伊始,從未做過無用之功。

    如拒絕東安門入內,文華殿受箋,如不願繼承孝宗皇位,如決定年號,如下詔處理各種弊政等等

    可見心智之深,非尋常頑童可比!

    這讓楊廷和不禁想到,《史記·五帝本紀》之中一句話,乃是:「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惪焉。」

    高陽即爲顓頊,黃帝之孫,《史記》載其生有聖德,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

    眼下天子,所作所爲,無一不是謀定而後動,僅僅一夜之間,找出數條國家弊政,此還非聖君焉?

    當初不肯應禮部所上儀注,明明心中有了辦法拒絕毛澄,但其並未如此做。

    而是先行自貶,將毛澄強行按在御座之上,伏拜山呼,陷毛澄與大逆之境,輕易地將毛澄打發。

    隨後蔣冕、毛紀二人再請,皇帝則以消極之法對待,先是詢問二人,文華殿受箋之事,是出自何時典例,最後便是咬緊牙關,不肯鬆口。

    待到梁儲率領百官三請之時,皇帝便以《遺詔》與《受箋儀注》相悖,從而又將百官,以及梁儲送走。

    等到第四次自己前往行宮四請之時,皇帝則以《遺詔》爲藉口,將自己問的吐血暈倒,從此此事落下帷幕。

    如此種種,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皇帝胸中自有溝壑縱橫,腹中存有良謀妙計,只是唯恐不能一戰而盡全功,因此一直引而不發。

    等待最佳時刻,必將一擊斃命!

    是故!

    今日這番加賞,作爲經歷成化年間弔詭朝局、弘治年間權鬥傾軋,正德年間風雲變幻的老狐狸,則不得不思之又思!

    所得結果,惟有圖己耳!

    說不定,今日科道言官之舉,也是今上唆致使……

    不然天子,何必無故如此重賞?

    若是先帝在位,或者先帝苗裔在位,則毫無懷疑,此舉爲酬謝功勳!

    然當今聖上,對於滿朝羣臣,似有芥蒂之心,今日如此情況,破格封賞,絕非善意之舉!

    當然!

    他心中更加清楚,皇帝並不滿意他這位“託孤重臣”。

    畢竟兩人陣營天生便不在一條線上。

    聖天子少年意氣風發,有意自決朝政,統領天下臣民,中興國祚。

    然而如楊廷和這般孝宗、正德遺臣則認爲,聖人雖有聖聰,然年齡尚幼,於處理國家大事而言,還實在過於稚嫩,根本無法把控,從而走向末路!

    如這種例子,歷史數之不清,如隋煬帝、如宋徽宗、亦或建文,哪個不是即位之初雄心萬丈?

    可最後結果如何?

    隋煬帝見功已鑄,遂耽於享樂,耗費無數生命,修建一條質量堪憂運河,一朝未亡已然擁塞跑馬。

    窮兵黷武徵高麗,請天下藩國觀禮,最後將臉丟到國外,成了千古笑談。

    最終國破家亡!

    再比如宋徽宗,初踐大位,同樣雄心萬丈,準備挽救大宋傾頹,是故任用新黨成員,可不過短短時間,便再次變卦,此生安於享樂,不在理會治國安邦。

    至於建文,實打實廢料一個,整個歷史上承接的國家實力,能和他一比的,恐怕只有楊廣。

    彼時國富民強,武德充沛,不過區區四年時間,就被其叔所敗,簡直駭人聽聞。

    不過怎麼說,他也曾有心勵精圖治,變革其祖弊政,然而卻並未想過,其新政比之彼祖弊政,有時都多有不如。

    (說點起外話,在我眼中明朝建文和楊廣有一比。

    明世宗和宋徽宗也勉強可以比一下,因爲宋徽宗雖然也做過努力,但是半途而廢,而明世宗則是完成了,卻自毀前程。

    明英宗那就是宋高宗,兩人同樣臭魚爛蝦,半斤八兩。

    而明武宗就只能和明思宗一比,不服的先看實錄。)

    此等事情歷歷在目,是故楊廷和萬不敢掉以輕心,方與羣臣合謀,暫時代君佐政。

    待聖齡漸甚,心智成熟,已然可以獨當一面,操持國家權柄之事,再行還政。

    如此可謂皆大歡喜!

    可是天子自有聖惠,見有人圖謀皇權,則起防備之心。

    如此君臣相疑,又如何能夠中興大明?

    不若急流涌退,告老還鄉!

    雖然有愧孝宗、大行皇帝之恩,然也是此時唯一之法。

    若繼續留在此位,且不說是否死於非命。

    但萬千良言善策,而明主置之不信。

    如此言不聽計不從,彼使有武侯之能,亦難有武侯之功!

    且若不去位,則必受科道彈劾,污其戀棧權位,不肯歸老云云!

    若說彈劾。

    楊廷和並不懼怕,大明只要爬上九卿、布政使、內閣等職位者,立朝一百五十餘年,可有幾個能夠倖免?

    如前朝內閣大學士劉吉,曾因被彈劾過多,得雅號“棉花閣老”。

    再如前朝內閣大學士李東陽,因爲碌碌無爲,尸位素餐得雅號“伴食中書”。

    還有日後的嘉靖朝內閣大學士徐階,得雅號“甘草國老”,李春芳、嚴納、郭樸、袁煒皆得雅號“青詞宰相”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至於“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更是鼎鼎大名,大凡略知明朝一二之人,都知道這個雅號。

    彈劾對於楊廷和而言,不過是毛毛細雨,只要聖心還在,就是科道天天堵着門,往他家裏扔糞球,他也能穩穩當當做內閣大學士。

    (此處來自一個不願透露名諱的分宜人點贊???(???w??)???)

    但可惜朱厚熜沒有,甚至能清晰的感覺到,眼前這個天子,並不喜歡自己。

    哪怕給皇帝手書“元揆柱石”,但結果卻並沒有絲毫改變。

    皇帝所書,乃向百官昭示,其非昏庸之君,有功之臣,天子必然心中有數!

    然有功之臣就必須要留?

    非也!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君登基,必用潛邸,這是古往今來之理,從來未曾改變!

    蓋因人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當皇帝選擇人才之時,或者官員選擇助手之時,無可避免會選擇自己熟知,且瞭解之人。

    如若不然,則事難成。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用在選材方面亦然。

    畢竟自己熟知之人,用着貼心。

    如果貿然選擇一人,其人心有歹意,而自己不知,何如?

    這也是爲何古代重鄉黨、重姻親、重同學、重同科、重親族、重師生等由來。

    其皆非無緣而生。

    楊廷和與朱厚熜並不熟,且或許不是朱厚照暴斃,按照輪序方式,他都不會記得,還有興王世子厚熜尚在服孝。

    如此非親非故,且還有意掣肘皇權聲張,又如何能在廟堂久立?

    大明科舉三年一科,每科進士足有三百人左右,每科進入翰林院之士,亦有十餘人左右,然後大浪淘沙始見金。

    故而翰林院走出的清流,無一不是精英之中的精英,或許有人不熟庶務,但並不能,以爲其真的一無所長。

    一百五十餘年科考,最少有萬人登科,入翰林院者,少說也有七百,故而今日大明官場,等着晉升之士,多如螻蟻。

    有資格入閣參贊機要者,也絕對不少於二十人,其中還不算南京官員,與曾經入閣、或者距離入閣只有一步之遙,卻因各種緣由在野黨。

    北京六部堂官、佐貳官、以及詹事府官員等,皆有緣行文淵閣,入主大明中樞,甚至於有時太僕、太常、都察院、鴻臚寺等亦可。

    而楊廷和如今已然六十二歲,按照朱元璋洪武十三年、二月、戊辰日詔命:「命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給以誥敕!」

    他已經早已超標,再留下來,只不過是惹人厭罷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