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152章:還是一棵開花的樹
    那些年有一句歌詞,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後的約。

    黎新葉又不是他啥人。

    他纔不會一個無聊跑去赴約。

    同行的,還有王訊跟張新。

    其實蘇亦也不想只帶他倆,也想帶一些女孩,奈何,考古專業陽盛陰衰。

    7778級兩個班,47人,攏共就4個姑娘,一個班2個,女生太稀少了。

    平時都不跟男生活動。

    除非特邀,不然,考古專業這邊,幹啥都一幫糙漢子。

    跟王訊張新倆貨匯合的時候,蘇亦明顯察覺到這兩貨都精心打扮過了。

    七八十年代,藍布衣、黑布鞋、綠挎包等成爲這個時代中國的標誌。

    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裝扮,小到小孩,大到老人,基本上很少有人穿着很特別服飾。

    這個年代穿在太過樸素,大部分衣服都是藍色跟灰色,偶爾,灰藍之中還參雜有少許綠色。

    這一抹綠,其實就是這個年代最受歡迎的65式軍服。

    因爲沒有軍銜,質地柔軟,又有形,65式軍服非常受歡迎。

    王訊就穿一件綠色軍外套,很騷包。

    張新到沒穿軍外套,但他穿的外套也有點嶄新。

    蘇亦也有65式軍裝,還是小叔給的,但蘇亦沒有穿,誰沒事會給自己添點綠?

    他穿的是一件灰色的外套,這件秋季薄款外套還是自己裁剪的,海魂衫打底,配上深藍褲子以及黑底布鞋。

    甚至,帆布包蘇亦都下意識換成土黃色的,就算如此,他這一身打扮,在78年,也是走在時代的潮流了。

    其實,蘇亦習慣性穿的是西褲,來之前,他讓老媽幫裁剪了好幾條黑色西褲,剛來的時候,還可以穿的確良,現在十一月份,不行了。

    北京的天氣開始有點冷了,再穿的確良,有點不合適。

    不然,蘇亦的穿着打扮,纔不會如此擁有時代特色。

    這年代,大部分學生連皮鞋都沒,穿的都是布鞋或者是解放鞋。

    不過解放鞋容易引起腳臭,蘇亦也不穿,除非晨跑的時候,但晨跑結束,鞋子就要洗,不然,味道太上頭了。

    他是有皮鞋的。

    來報道的時候,小叔還塞給他塞一雙三頭皮鞋,還特意強調,是他戰友送的軍官皮鞋,而且還是有一定級別的軍官才能穿。

    是不是真的軍官皮鞋,蘇亦不去探究,小叔說是就是,畢竟他是從部隊專業到地方公安系統,他一個派出所副所長,弄一個雙三頭皮鞋問題不大。

    但,這鞋子一直被蘇亦塞在宿舍衣櫃,就沒穿過。

    腳感沒有布鞋好。

    其實,黑布鞋,蘇亦一開始是有點抗拒的,這種白底的黑布鞋,在蘇亦小時候的記憶中,只有老人去世的時候纔會穿。

    後來穿習慣了,也就沒啥了。

    不過有選擇的話,蘇亦一般都會選擇其他色系。

    大部分條件允許的話,蘇亦不想去委屈自己,尤其是在穿衣的審美上。

    讓他完全接受這個年代穿衣審美,也挺難的。不然,他不會特意讓老媽幫忙裁剪西褲。

    當然也侷限於褲子,西裝外套什麼的,就算了,太高低。

    不過他也弄一些休閒外套,版型跟65式軍綠色外套差不多,但卻被他換成灰色以及條紋布料。

    縫紉機、自行車、手錶能成爲三大件,說明縫紉機在這個年代,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除了縫縫補補之外,更加重要的就是裁衣。

    她老媽就是廣美工藝美術的老師,對於自家兒子突發奇想給出的服裝版型圖還有服裝效果圖,吳老師很好幫忙打版出樣衣。

    穿在蘇亦的身上效果不錯。

    讓吳老師直誇自家兒子天賦秉異,不學習工藝美術,太浪費。

    要用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來形容的話,蘇亦確實是一個帥小夥。

    等王訊張新倆人到宿舍找蘇亦的時候,都羨慕不已,王訊忍不住問,“這衣服,哪裏有買,我也想有一件。”

    蘇亦實話實說,“我媽幫忙做的。”

    “阿姨,好手藝!”王訊豎起大拇指,然後這貨還恬不知恥說,“我可以請阿姨幫忙定做一件嗎?”

    “滾!”

    “好的!”

    五四文學社社團辦公室跟社團樓,甚至,這裏還有專門的社團活動室,相比較之下,還在走流程古建保護協會就太寒酸了。

    這也沒有辦法,誰讓五四文學社是北大是老牌社團呢。

    黎新葉原本是邀請一個人,但架不住王訊跟張新倆人好奇,也都跟過來,這年頭,文學社招新還是有門檻的,並不是說你想加入就可以加入,而且在沒有手機網絡的年代的,大學的活動是真的多。

    文學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最受歡迎的還是詩歌。

    這一次,文學社的社團活動就是詩歌交流。

    後世,北大五四文學社有一個着名的活動未名詩歌節。

    弄的還挺隆重的。

    時不時邀請一些國內着名詩人過來開講座。

    甚至,1993年起,爲了紀念北大校友、詩人海子,未名湖詩會定爲每年三月二十六日舉辦。

    每屆詩歌節的時間爲期一個月,活動包括大型朗誦會,講座、專場朗誦會等,在學校及詩歌界產生廣泛影響。

    不過那是九十年代以後,現在的五四文學社的詩歌活動,其實就是玩。

    因爲沒有那麼多形式主義。

    有詩歌朗讀,也有詩歌分享。

    但具體怎麼安排,蘇亦到了才知道。

    他們仨剛剛出現在社團樓,還沒到文學社的活動室,就看到黎新也跟方靈倆女等在外面。

    王訊跟張新,率先打招呼,“兩位學姐好。”

    黎新葉跟他們問候後,望向蘇亦,“我都擔心你不來了呢。”

    蘇亦搖頭,“不至於,答應你要來參加文學社的活動,那肯定就要來,這點誠信還是有的。”

    說着,他擡起手錶看一下時間,“下午,三點,並沒有遲到哦。”

    甩手看錶的姿勢,懷舊的香港文藝片之中,不要太帥。

    是當年,年輕人裝逼的最好方式之一,不動聲色之間,炫耀一下自己的腕錶。

    不過蘇亦無意識的裝逼,似乎失敗了,這兩個姑娘似乎沒注意力他的手錶。

    方靈打趣道,“是我們葉子太期盼你來了,所以才提前過來迎接你。”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