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村裏的事,梁錦榮跟張建新討論了全新的養豬場管理方案,悠哉悠哉壓馬路。

    着急出門尋人的許向榮看到她,直接將她拽到鄉政府去聊天。

    說是縣裏領導要帶領技術員下鄉,向梁錦榮同志學習稻穀培育的專業的技術指導。

    “這事是不是早就有定論了,他們信誓旦旦地要自己研究,怎麼突然又變卦了?”

    許向榮眼中盡是得意,對梁錦榮的崇拜更是不加掩飾,他嘿嘿直笑,笑得梁錦榮頭皮發麻。

    “嘿嘿,錦榮同志真了不起。縣委十多個技術員,拿着你的書學習了一個月,到處實驗,竟然沒有一處成功的。這不,轉頭又來求助你來了麼。”

    梁錦榮點頭,不以爲然。馬保國急功近利,想自己立功,拒絕讓她參與的時候她就想到現在這個結果了。

    只是,沒想到失敗來得如此迅速。

    “光是口頭上的講述,意義不大,重在實踐。”

    聽到梁錦榮的話,許向榮給她豎起了大拇指,讚賞地看着她說:“洪縣長也是這個意思,趁着你還沒有開學的這兩個月,帶領咱們的技術員實地考察,爭取讓一存田都發揮出最大的成效。”

    頓了頓,許向榮笑得更賊了,他說:“爲此,洪縣長親口允諾,只要有進展,他就向上級領導反映,給你請功。”

    梁錦榮心裏明白,到時候別說是請功了,就算給她縣長的位子,也不足爲奇。

    但是她無心於這些功名,只想種田、養豬、買地。

    “你什麼時候可以,我跟縣裏打個招呼,咱們就動身。還需要準備什麼嗎?”

    梁錦榮稍加思索,回他:“準備倒是不需要。但是希望能與技術員儘快見面,畢竟我的時間很寶貴的。”

    許向榮哈哈大笑,“成,我現在就去給縣裏掛電話,讓他們明天就上來。”

    回到村子,梁錦榮找了村長,大致說了一下縣裏的決定。

    “村長,作爲稻田種植的先驅,咱們村的羣衆,可以說是最有經驗的。所以,我想讓咱們村裏的年輕人,也參與其中。”

    “好呀,這個真是個好差事,我要是還年輕,第一個報名。哈哈哈。這樣吧,你看,誰能成?”

    說到這,村長又惆悵地嘆息:“可惜,咱們村裏識字的不多。”

    梁錦榮一邊啃着蘋果,一邊笑着安慰:“沒關係,只要他肯學,識字不難,還來得及。”

    最重,梁錦榮挑了村長的孫子楊大朗和陳家的小兒子陳寶軍。

    兩個都是十七八的少年,梁錦榮教過他們識字,這兩人算是村裏最上進的了。

    陳家人樂開了花,沒想到這麼好的事兒落到自家頭上,一個個對梁錦榮千恩萬謝的。

    “陳家伯,大娘,現在是新社會,只要肯努力,走到哪裏都會出息的。寶軍哥肯努力,機會來了逃也逃不掉。”

    村民們聽了梁錦榮的話,下定決心,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們去讀書。

    梁錦榮還給他們買了一臺電視機,每天晚飯過後放一放新聞,看一看外面的花花世界。

    村口也多了一個喇叭,天天宣傳教育,傳播收音機裏的世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