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賽點 >2134 被迫上網
    這一幕,似曾相識——

    上一局,費德勒發球局的第一個破發點,高文接發球時在反手位推出一拍斜線淺區落點,瞬間將費德勒推向懸崖,但絕境之中,費德勒展現出天王本色力挽狂瀾。

    這一局,高文發球局的第三個破發點,費德勒接發球時依靠反手輕撇回出一記落在發球區小三角的強烈外旋球,技驚四座的手感和靈感一舉將高文推向危機邊緣。

    落點,相似。

    線路,相似。

    情形,相似。

    然而,最大區別在於,高文被動,費德勒卻是主動,這是費德勒模仿“SABR”戰術主動上步搶出來的回發球,並且利用費德勒特有的手感撇了出去。

    嚴格來說,質量,更勝一籌。

    而且,費德勒和高文不同,他上步切入底線之後應該就會緊接着上網,以近網壓迫的方式顛覆對峙平衡,壓力也就一層接着一層推向球場對面。

    危機,炸裂。

    高文才剛剛跨出去一步,馬上就意識到費德勒對於三維立體空間的巧妙運用,這一拍回發球着實太輕太淺,再加上卸力,落地之後反彈高度有限,簡單來說就是,高文站在底線根本就無法觸球——

    他,需要上網。

    也就是這短短的剎那,高文才意識到這一次發球接發球回合的本質不同,高文的接發球試圖將費德勒推向場外,費德勒的接發球則試圖調動高文上網。

    在網球比賽裏,一般來說可以分爲主動和被動兩種,上網也是一樣,主動上網是自己制定的策略,被動上網則是對手的策略或形勢所迫,情況截然不同。

    這一回合,從接發球開始,費德勒就已經化被動爲主動地展開佈局,面對第三個破發點不僅沒有手緊,而且展現天王本色,網球智慧顯露鋒芒。

    電光火石之間。

    高文的腳步就已經切入底線快速上網,他沒有選擇。

    與此同時,高文就注意到球場對面的那個身影——

    費德勒,又退回去了。

    妙。

    妙不可言。

    幾乎所有人都認爲費德勒會順勢上網,畢竟“SABR”的下一步就是如此,但費德勒偏偏沒有如此。

    也許,後撤的這一步,可能浪費創造出來的機會;但同時,後撤的動作,也可能打亂高文的判斷並且干擾高文的擊球選擇,反而讓費德勒繼續站在底線,將高文調動到球網前面演變爲一個隨便擊打的靶子。

    一步。兩步。三步。

    費德勒走一步看三步,僅僅是接發球的環節就綿裏藏針地完成三次“假動作”,迫使高文的腦海裏必須一轉、二轉、再轉,短短時間之內信息量的洶涌就可能成爲判斷的干擾,出手之際難免猶豫。

    所以,高文呢?

    描述起來,繁冗而漫長;實際比賽,不過剎那。

    然後就可以看到,高文的腳步已經被拉扯到雙打線之外、同時橫軸線上基本與發球區底線保持平行,整個站位被完全甩出去,一個莫名其妙的位置,自然而然留給高文的擊球選擇空間也所剩無幾。

    直線。

    高文,並沒有急躁,夠冷靜夠專注,沒有選擇雙手反拍,而是單手反拍側切一拍,輕輕地將網球推送過去。

    網球的飛行路線,低空貼地,完全繞過球柱的阻擾,從場地之外的區域低空穿過,宛若隱形戰鬥機一般,無聲、無息、無形,靜悄悄地陷入死角。

    ——界內。

    控制,堪稱完美。

    手腕的包裹和調整,完美適配費德勒的突襲回發球,不僅沒有急躁,而且放慢節奏,控制住局面。

    全場掐斷呼吸的驚歎之中就可以看到網球陷入底線死角,而且幾乎沒有拋物線,直來直往地推過去,這也意味着沒有給費德勒留下揮拍的空間。

    危機,滑向費德勒。

    一廂,費德勒橫向衝刺,連續大跨步地全力狂奔,並且持續降低重心,試圖契合擊球點。

    一廂,高文急停急轉,同樣橫向移動,交叉換步之間返回中路,在網前卡住封網的線路。

    兩道身影,隔網而立,交錯而過。

    然後,費德勒正手起拍,低點拉拽,扭了一拍上旋提拉,利用拍頭速度半磕半拉地推了一拍斜線。

    其實,費德勒也沒有太多擊球選擇,斜線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在選擇斜線的同時,費德勒還是隱藏了花招,強烈旋轉帶來的衝擊可能扮演地雷的角色。

    高文,注意到了。

    瞪大眼睛,全神貫注,然後就注意到持續朝着自己右側高速旋轉的網球,這就意味着,如果高文的網前截擊選擇撇反斜線,朝着右側扣殺出去,那麼拍面角度控制以及小臂和手腕的打直就需要非常注意,否則這一拍截擊可能就會直接拍出界。

    拍蒼蠅,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一切,發生得太快,費德勒的佈局依舊讓高文處於驚魂未定的狀態,這裏不是說高文真的手忙腳亂,而是大腦塞滿信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持續來襲,倉促之間的處理也就難免粗糙簡單一些。

    失誤,往往就是這樣來的,畢竟他們都是血肉之軀。

    於是,高文沒有冒險選擇反斜線,而是選擇了斜線。

    但高文知道,這是費德勒的陷阱,擊球完畢之後第一時間就上前一步,進一步貼網,控制住局面。

    視線,盯緊費德勒。

    果然,費德勒正準備回位防守的腳步一個緊急剎車就停留在原地,沒有猶豫沒有停頓,正手一拍卷帶,就已經將高文的回球重新撞回來,並且展開反擊。

    算無遺策,精準佈局,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剎那間,高文丹田深處爆發一股能量,冷靜沉穩、反應及時,身體如同離弦之箭一般躥了出去,甚至搶了小半拍。

    也就是這一搶,以毫秒計算的動作,卻爲高文在網前的對抗之中創造出機會,被動上網的劣勢也就轉變爲網前封堵的優勢。

    然後——

    當網球來到球網前方的時候,正好撞在高文的鼻子底下。

    雙手反拍,一攔、一扣。

    斜線。

    攔網。

    蓋帽。

    乒乒乓乓的聲響,炸裂開來,激盪起層層漣漪。

    這一分,畫上句號。

    “40:40”。

    第三個破發點,就這樣沒了。

    來得快,去得也快,O2球場還沒有來得及眨眼,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然後這一分就已經結束。

    等等,費德勒剛剛不是完全掌控局面但怎麼就……

    面面相覷,瞠目結舌,耳膜之上只有一片轟鳴,腎上腺素如同煙花一般全面盛開,斑斕而絢爛地填充整個世界,O2球場瀰漫着一股潮起潮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