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回到南明當王爺 >第二百八十章:同化政策
    32磅炮的試製成功,對於朱琳澤而言是一個意外之喜。就目前而言,24磅炮的威力已經足夠使用。

    炮兵們軍官們圍着還在碼頭上進行吊裝的32磅炮,對着大炮指指點點,臉上難掩欣喜之色。

    “瞧把你們高興的,這些炮太重,可不能隨軍。”朱琳澤給這些正在興頭上的炮兵軍官們澆了一盆冷水。

    32磅炮太重,除了上艦之外就只能當做固定炮臺來使用。朱琳澤現在還沒有能夠搭載32磅炮的鉅艦,最多也只能造一些安置在港口的炮臺上作爲岸防炮使用。

    炮兵設計師龐三炮這次也隨軍前來,這一批的32磅炮都是試製的,並不是成熟的火炮,他不放心,還是決定過來教授炮兵如何使用這火炮。

    包圍熱蘭遮城之後,朱琳澤並不急於攻城。一來是攻城器械尚未製造完成,二來則是他打算先對熱蘭遮城進行炮擊。

    朱琳澤一面讓大軍包圍並炮擊熱蘭遮城,一面則是召集了當地土番,着手準備解決原住民的問題。

    當地原住民最大的勢力無疑是大肚王國,朱琳澤還在竹塹的時候也曾和大肚王國打過幾次交道。

    大肚王國雖是一王國,但那也只是徒有虛名而已。

    臺灣島上的原住民發展程度非常低,所謂的大肚王國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島上比較大的部落聯盟。

    大肚王國的國王也只不過是一個有名無實的首領而已,並無實權。其作用最多也只是調解各部落之間的矛盾。

    “臺灣西部的番人大多是生番,在漢民的影響下不少番民已經學會耕作爲生,只是他們缺乏耕作經驗和農具,因而收成寥寥,還是要靠漁獵補貼家用。”

    沈鐵來見朱琳澤,朱琳澤離開竹塹之後,竹塹的民政事務都是沈鐵負責。

    眼下收復臺灣在即,朱琳澤將臺灣升級成爲了一個府,歸屬福建管轄,並任命沈鐵爲臺灣知府負責管理全臺。

    “臺灣地區的漢民和番民丁口幾何?”朱琳澤詢問沈鐵目前臺灣的人口。

    “竹塹地區的漢民有七萬三千六百人,剛剛收復的雞籠、淡水兩地亦有兩千餘漢民,臺南地區開發的造,漢民當有十餘萬衆。”沈鐵回答道。

    竹塹和雞籠、淡水的漢民人口有據可查,但臺南地區的漢民人數他也只能根據經驗估算。

    朱琳澤手裏倒是有鄭氏提供的籍冊,只是這籍冊比較老舊是六年前的籍冊。

    鄭氏爲了在臺灣地區收稅,對臺灣地區的漢民進行了登記造冊。

    六年前的籍冊上面的數據雖然不是很靠譜,但也能作爲一個參照。

    六年前的崇禎十三年臺南地區的漢民數量就有十萬八千餘人,近年雖然鄭氏對臺灣的開發力度減小,但仍有破產的福建農民選擇移民臺灣,臺灣地區的人口總的趨勢還是增加的。

    目前臺南地區的漢民人口十萬出頭還是有的,算上朱琳澤全力開發的竹塹以及剛剛收復的雞籠、淡水兩地的漢民,臺灣地區的漢民現在也已經有近二十萬人。

    “根據你的估算,當地番民有多少丁口?”朱琳澤問道。

    “番民飄忽不定,生番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居無定所者甚多。”沈鐵摸了摸自己的腦殼,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十萬人應當是有的。”

    “臺灣目下既是我大明疆土,這些番民亦是大明的子民。”朱琳澤說道,“熟番既然有耕作之心卻不善耕作,朝廷應當給予他們幫助,派遣善耕作之漢民教授其耕作,缺少農具,竹塹那邊也不缺鐵,打製一些農具便宜換他們的土貨,虧空的錢朝廷來出。”

    對於當地的番民,朱琳澤還是決定採取溫和的同化政策。臺灣現在又不是養不起這三十來萬人。當然他目前只能同化熟番,至於生番,只要他們不來騷擾當地漢民,能夠和平共處,朱琳澤也不會對這些生番下手。他相信隨着以後臺灣地區的開發程度提高,這些人數稀少的生番遲早要被漢人同化。

    朱琳澤對漢文化的同化能力非常有信心。

    “至於那些生番,居於深山之中,只要他們不來侵擾咱們,咱們也不要去人家的山場獵場生事。”

    “閩王仁慈,臣謹記閩王教誨。”沈鐵朝朱琳澤拱了拱手說道,“閩王,竹塹已有漢民和番民通婚,迎娶番女者甚多,閩王臨走之時曾言善待當地番民,因而臣也未加組織,是否開通婚之禁?”

    “孤可從未說過要禁止漢番通婚啊。”

    朱琳澤笑道,漢民和當地的原住民通婚,能加速同化原住民。朱琳澤沒理由禁止漢番通婚,他巴不得這些番民全部被同化成漢民,這樣也更方便統治。

    “臣還有一請。”沈鐵繼續說道。

    “但言無妨。”朱琳澤讓沈鐵直接說。

    “想要管理好番民,重在各番民部落的首領,如若能將其子女收納到竹塹的學堂,教授其識漢字,習漢禮,不出幾代,這些番民便和我漢民無異。”沈鐵說道,“這些番民子女既受王化,回去之後心自然也是向着咱們的。”

    朱琳澤沒想到沈鐵的腦子這麼靈光,連這一點都能想的到,他當初沒有看錯人,沈鐵確實是治臺之才。

    朱琳澤在竹塹所建設的教育系統比南京還完善,竹塹中小學堂的設立時間甚至比南京還早。

    竹塹剛剛開發不久,就如同一張白紙,朱琳澤在竹塹推行的政策,以他的威望幾乎都是暢通無阻,當地的民衆總能很快接受。

    就是多招學生,教育經費就要增加。不過朱琳澤覺得這錢是值得花的。如果不能很好同化當地番民,日後免不得要出兵鎮壓,到時候花的可是軍費。

    相比花軍費維持臺灣的穩定,朱琳澤更願意花教育經費來解決問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此言甚善。”朱琳澤對沈鐵的提議表示贊同,“不僅僅是番民首領的子女,番民中聰明伶俐的小孩都可以吸納進學堂,和漢人子女一同接受教育,給他們多上一些思想課。政工教師若是一時不足,可先行讓海陸軍指導員入學堂授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