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第二百三十三章 籌備開國大典
    主體的的框架定下了之後,肯定是不夠的。

    內閣和理政院下面的六部以及大都督府,這些都是實權部門。

    但是光有實權部門肯定也是不行的,還需要設置許多輔助的事務部門。

    比如大明朝廷設置的十一個事務衙門。

    當然,沈墨目前並不需要設置那麼多的衙門,但是負責日常的喫喝拉撒的以及看病通訊這些衙門還是需要設置的。

    沒有這些輔助部門,實權衙門也是沒辦法正常運轉的。

    在跟兩位老先生討論一番後,最終決定設置以下幾個事務衙門:

    第一個首先是鴻臚寺,管喫喝飲宴的衙門。

    雖然沈墨想叫後勤部,但是兩位老先生都覺得太俗氣,堅決反對,最終沈墨也只能繼續叫鴻臚寺。

    “鴻”的本意是天鵝或大雁,通“洪”,引申爲大、強等:

    “臚”的本意是皮膚,通“(左足右盧)”,意爲“傳”,傳達的“傳”、傳話的“傳”。

    鄉村農家辦婚喪大事,一般都要請“總管”(或稱“知事客”)來操持料理———這樣的人物常常會高喉嚨大嗓門地向衆人傳達主家的意見,安排各項事務。

    國家也有類似的官職:周代叫“大行人”,秦代和漢初叫“典客”,漢武帝太初年間改其名爲“鴻臚”。“傳聲贊導,故曰鴻臚”,也即“鴻臚”之官,是專管朝廷慶賀弔喪贊導之禮的。

    這樣,從漢代開始,就有了鴻臚卿或鴻臚省,到北齊時,就叫鴻臚寺了。

    寺最初的意思是侍候———篆體“寺”字爲手持器物用具狀,後來引申爲官署,再後來才指佛教的廟宇。

    朝廷機構的設置也不是隨便亂叫的,只是後人不知道這些名字的本意,所以纔會覺得拗口彆扭。

    經過王夫之這麼一講解,沈墨豁然明白,叫鴻臚寺也真是挺適合的。

    的確是個伺候人的衙門。

    鴻臚寺卿爲七品官。

    有了負責喫喫喝喝的衙門,喫飽了就得體察民情,上傳下達,所以通政使司也是必要的。

    臣子們的奏表要通過通政使司傳遞到朝廷,朝廷的政令也要通過通政使司來下達到官員和地方手中。

    起的就是政令通達之意,所以叫通政使司。

    不過沈墨覺得這個名字有點拗口,最後決定改成通政署。

    通政署主官爲通政使,品級爲六品。品級比鴻臚寺卿高兩級,也是爲了凸顯這個衙門的重要性。

    既然要負責上傳下達的工作,那就必然要有渠道,所以天下的驛站管理就都歸通政署管理了。

    人喫五穀雜糧,自然也會生病。所以看病的醫院是必須要有的。

    明代叫太醫院,沈墨最終決定也叫太醫院,主官叫做院使,品級爲六品。

    然後還需要一個跟外部勢力打交道的衙門,所以又設置了一個禮賓署,主官爲禮賓使,品級爲六品。

    跟外人打交道的衙門有了,跟人打交道時候肯定要穿戴整齊得體,而且還要證件齊全,所以就必須要有一個專門負責製作官員袍服以及雕刻印章製作腰牌等物件衙門。

    所以尚寶司還得有。

    不過沈墨的這個尚寶司的職能肯定是要比明代的尚寶司職能是要多一些的,是包含了原來尚寶司的製作印章腰牌令旗等,還將少府監以及將做監的職能都包含了進去。

    少府監在明代是沒有的,在宋代是負責製作衣帽鞋襪這些的。

    而將做監則是給皇室製作各種器物的,比如說燒製瓷器,製作傢俱等等。

    尚寶司的主官也叫做卿,正六品。

    沈墨現在攤子小,能節省就節省。以後等到攤子大了,可以再考慮將這些職能分開。

    其他的譬如宗人府,太常寺、國子監、行人司以及欽天監和上林苑監都沒有設置。

    因爲目前沒有必要。

    宗人府是管宗室事務的,沈墨目前只有他一個,兒子都沒有,管個屁,

    太常寺是管宗廟祭祀和禮樂的,也同樣用不上。

    國子監現在也沒有必要設置,因爲設置了也沒有學生。

    畢竟沈墨的地盤裏第一屆的小學生還都沒有畢業,更何況大學生。

    行人司更沒有必要,因爲傳達詔令有通政署就可以了。

    欽天監暫時也沒必要,古人迷信,欽天監的作用主要就是觀測天香,來預測吉凶。

    雖然以後可能需要有,但是目前沒啥用。

    上林苑監是負責管理全國的農林牧漁這些的,這些事務完全可以放到六部之中的民部去,沒必要單獨設置一個衙門。

    以上基本上就是中樞的機構設置了。

    可以看得出來,沒有設置大理寺這種審判機構,以及都察院這種監察機構。

    雖然王夫之和于成龍都提過,但是沈墨經過思考之後暫時覺得沒有必要設置。

    原因也很簡單,暫時沒有必要。

    雖然從道理上來說,緝捕和判案是要分開。

    但是目前沈墨地盤太小,手下人才缺口太大,如果司法流程設置過於嚴密的話,無論是在財政負擔上還是效率上都會出現問題,所以當前階段沈墨還是打算讓警部負責從緝捕到審判的全部流程。

    至於死刑審覈當然最終還是要有他這個國君來最終覈定的。

    都察院更沒有必要了。

    正經的事務官缺口都很大,哪裏還顧得上這些喜歡沒事找事的言官。

    設立監察制度是有必要的,但是那是以後,不是現在。

    以上的機構設置還真是中樞外廷。

    按照王夫之的意思,最好連內廷的架子也給趁機搭起來。

    但是沈墨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因爲他現在就一妻一妾。

    哦,馬上就要有第二個妾了。

    而且孩子現在也沒有,家庭成員關係相當簡單。

    這麼點人,根本沒有必要設置一大堆的機構,安排一大羣人來服侍他們這幾個人。

    就算以後需要,但是現在肯定是不着急的。

    王夫之看沈墨在這個問題上很堅持,也就不再多說什麼,心中反而更加讚賞沈墨,覺得他果然不貪圖享受,不重虛名。

    其實,他不知道沈墨是真的怕麻煩。

    真要搞那麼多的機構出來,屁大點事都要走流程,實在煩人。

    就算當了國公,日常的喫喝拉撒有府裏現有的那些人負責就足夠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