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第三十四章 蒲松齡
    其實和崇禎比起來,楊嗣昌是幸運的,死人雖說告別社會,但畢竟就此解脫,徹底拉倒。

    而崇禎是不能拉倒的,因爲他還要解決另一個問題,一個更麻煩的問題。

    崇禎十三年(1340),崇禎正忙着收拾張獻忠的時候,皇太極出兵了。

    雖然此前他曾多次出兵,但這一次很不尋常。

    因爲他的目標,是錦州。

    自打幾次到關寧防線挖磚頭未果,皇太極就再也沒動過錦州的心思,估計是十幾年前被袁崇煥打得太狠,打出了恐x症,到錦州城下就打哆嗦。

    所以每次他進攻的時候,都要不遠萬里,跑路、爬山、爬長城,實在太過辛苦,久而久之,搏命精神終於爆發,決定去打錦州。

    但實踐證明,孫承宗確實舉世無雙,他設計的這條防線,歷經近二十年,他本人都死了,依然在孜孜不倦地折騰皇太極。

    皇太極同志派兵打了幾次,毫無結果,最後終於怒了,決定全軍上陣。

    同年四月,他發動所部兵力,包括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甚至連尚可喜、孔有德的漢奸部隊,都調了出來,同時,還專門造了上百門大炮,對錦州發動了總攻。

    守錦州的,是祖大壽事情的發展告訴皇太極,當年他放走祖大壽,是比較不明智的。

    因爲這位仁兄明顯沒有念他的舊情,還很能幹,被圍了近三個月,覺得勢頭危險,才向朝廷求援。

    而且據說祖大壽的求援書,相當地強悍,非但沒喊救命,還說敵軍圍城,若援軍前來,要小心敵人陷阱,不要輕敵冒進,我還撐得住,七八月沒問題但崇禎實在夠意思,別說七八月,連七八天都沒想讓他等,他當即開會,商量對策。

    開會的問題主要是兩個,一、要不要去,二、派誰去。

    第一個問題很快解決,一定要去。

    就軍事實力而言,清軍的戰鬥力,要強於明軍,遼東能撐二十多年,全靠關寧防線,如果丟了,很沒戲了。

    第二個問題,也沒什麼疑問,盧象升死了,楊嗣昌快死了。

    只有洪承疇。

    問題解決了,辦事。

    崇禎十三年(1640)五月,洪承疇出兵了。

    得知他出兵後,皇太極就懵了。

    打了這麼多年,按說皇太極同志是不會懵的,但這次實在例外,因爲他雖然料定對方會來,卻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多。

    洪承疇的部隊,總計人數,大致在十三萬左右。屬下將領,包括吳三桂、白廣恩等,參與作戰部隊除本部洪兵外,還有關寧鐵騎一部,總之,最能打的,他基本都調來了。

    本來是想玩玩,對方卻來玩命,實在太敞亮了。

    考慮到對方的戰鬥能力和兵力,皇太極隨即下令,繼續圍困錦州,不得主動出戰,等待敵軍進攻。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他很暈。

    因爲洪承疇來後,看上去沒有打仗的打算,安營、紮寨,每天按時喫飯,睡覺,再喫飯,再睡覺,再不就是朝城裏(錦州)喊喊話,兄弟挺住等等。

    暈過之後,他纔想明白,這是戰術。

    洪承疇的打算很簡單,他判定,如果真刀真槍拼命,要打敗清軍,是很困難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守在這裏,慢慢地耗,把對方耗走了,完事大吉。

    這是個老謀深算的計劃,也是最好的計劃。對這一招,皇太極也沒辦法,要走吧,人都拉來了,路費都沒着落,就這麼回去,太丟人。

    但要留在這裏,對方又不跟你開仗,只能耗着。

    耗着就耗着吧,總好過回家睏覺。

    局勢就此陷入僵持,清軍在祖大壽外面,洪承疇在清軍外面,雙方就隔幾十裏地,就不打。

    當然,清軍也沒完全閒着,硬攻不行,就開始挖地道,據說裏三層、外三層,賽過搞網絡的,密密麻麻。

    但事實告訴我們,祖大壽,那真是非一般的頑強,而且他還打了埋伏,之前跟朝廷說,他可以守八個月,實際滿打滿算,他守了兩年。

    就這樣,從崇禎十三年(1640)五月到崇禎十四年(1641)五月,雙方對峙一年。

    六月底,出事。

    洪承疇突然打破平靜,出兵,向松山攻擊挺進。

    這個舉動大大出乎清軍的意料,清軍總指揮多爾袞(皇太極回家)

    沒有提防,十萬人突然撲過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戰敗。

    消息傳來,皇太極暈了,一年都沒動靜,忽然來這麼一下,你打雞血了不成?

    多年的作戰經驗告訴他,決戰的時刻即將到來,於是他立即上馬,率領所有軍隊,前往松山。

    但是,有個問題。

    當時皇太極,正在流鼻血。

    一般說來,流鼻血,不算是個問題,拿張手紙塞着,也還湊合。

    但皇太極的這個鼻血,據說相當之詭異,流量大,還沒個停,連續流了好幾天,都沒辦法。

    但軍情緊急,在家養着,估計是沒轍了,於是皇太極不顧流鼻血,帶病工作,騎着馬,一邊流鼻血,一邊就這麼去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他沒有找東西塞鼻孔,卻拿了個碗,就放在鼻子下面,一邊騎馬一邊接着,連續兩天兩夜趕到松山,據說到地方時,接了幾十碗。

    反正我是始終沒想明白,拿這碗幹什麼用的。

    會戰地點,松山,雙方亮出底牌。

    清軍,總兵力(包括孔有德等雜牌)共計十二萬,洪承疇,總兵力共計十三萬,雙方大致相等。

    清軍主將,包括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等精銳將領,除個把人外,都很能打。

    洪承疇方面,八部總兵主將,除吳三桂外,基本都不能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