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古滇探祕 >第33章 石頭敖包
    斷崖底下,黑黝黝深不可測。

    這時候,冰雹越下越大,風雨更加肆虐,地上滾動的冰珠混合着小溪般流淌的雨水,不斷衝向他們站立的崖口。

    猛地,又是一陣狂風橫掃而來,差點把頂着風雨正在辨別方向的莊嶠二人刮飛。幸好他及時抓住崖邊的灌木,纔沒跌下深谷,被他緊緊拽着的黃洛洛,瞬間被嚇得花容失色。

    勁風一過,兩個人立即後撤,想盡快遠離這個危險之地。

    這時候的暴風雨來得實在迅猛,氣溫也越來越低。莊嶠甚至聽見黃洛洛凍得牙齒磕牙齒的顫音。然後,他緊握着的那隻手,也由先前的柔暖無骨變得寒涼僵硬,要是再找不到避身的地方,即使他們不墜谷摔死,也會很快被凍成冰雕。

    可四野茫茫,到處雨霧瀰漫,視線嚴重受阻,哪裏纔有能避雨的地方啊。

    焦燥中,莊嶠停下腳步,低頭看見和黃洛洛一樣溼漉漉的衣服,遂打消爲她增添溫暖的念頭,只能是用力地握緊她的手,希望借掌心之力傳達一點點溫暖給她。

    兩個人在肆虐的風雨中,相扶相攜往上大約跑出十幾米後,在他們的左側面,隱約可見一道看似“牆”的暗影,莊嶠立即拽着黃洛洛趕過去。

    然而,等他們跑近一看,這片暗影的確像“牆”,但是由一堆堆岩石壘成的。奇怪的是,壘成牆體的這些不規則的石塊,雖然像天然形成的狀貌,但一路向上的走勢多少又帶着些人類的手法。

    此時,奔到石牆下的兩個人,已管不了那麼多,得先上去再說。因爲,這片地形傾斜度很大,根本無從站腳。於是,莊嶠把黃洛洛推到他前面,在她身後小心的呵護着朝上攀爬。

    大約走了二十多分鐘,一步一趨的兩個人終於走完這堵石牆。

    石牆的盡頭,又見斷崖。

    看看前方無路,莊嶠只好讓黃洛洛稍等,他拽過牆體上方懸垂下來的藤條,三兩下爬了上去。

    哪料,他剛上牆還沒來及站穩,迎頭就被一陣狂風掀翻。

    這上面的風更大了,寒意也更濃。

    莊嶠禁不住打了一個哆嗦。

    放眼四周,感覺這上面的視野非常開闊。

    他連忙把下面的黃洛洛拽了上來。等兩個人相扶相攙着離開石牆後,在依稀可辨的夜色裏,他們發現這上面好像到了高山之巔。

    這時有風颳來,還真有點“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也許是站立的位置更高了,冷空氣更甚,風速也更加的迅猛。他們一邊頂着風雨努力保持着身體的平衡,一邊在周邊搜找着可避身的地方。可是,周圍除了一些黑色的石頭外,似乎並無藏身之地。

    大雨依舊“嘩嘩”地傾倒着,冷空氣刀削一般刮過臉頰,在冷雨悽風中,他們感覺到身子慢慢的變得僵硬。或許,過不了多久,兩個人就真的變成冰雕了。

    正當他們感覺越來越疲憊,有些心力交悴的時候,頭頂上忽然划起一道閃電……在閃電的強光下,莊嶠猛然發現在離他們不遠的正前方,有個像“敖包”的黑影。

    他一下喜出望外,連連催促着黃洛洛向那邊快跑。

    等衝到“敖包”跟前,兩個人才發現這根本不是想像中的東西,呈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座圓形的大“石墓”。

    莊嶠圍着大“石墓”轉了一圈,感覺又不太像墓穴。因爲在這個大“石墓”的正中央,有一道半人高的石門。黑漆漆的門洞裏,深不可測。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石墓”周邊還有一道看着像人工挖掘的溝渠。正是這條沿墓邊而掘的溝渠,把這個大石頭堆圍成了一個圓形墓穴的模樣。

    如果這道渠是人工所挖,那麼,也就預味着這石堆也應該是人工所築……猛地,莊嶠只覺大腦裏一片電光石火,胸腔裏快被寒意凍住的小心臟,似乎也開始在回暖。只是,看着墓中央的那個門洞,他又有些猶豫。

    天知道,黑咕隆咚的“墓穴”裏面會有什麼?

    看見身邊因寒冷顫抖個不停的黃洛洛,他決定賭上一把,跳下溝渠,躲到那個門洞裏去。

    “天啦!”

    先跳下去的黃洛洛腳板剛觸溝底,馬上發出一聲驚呼。

    等莊嶠跟着跳下去,想去拉她時,腳底下也被絆得一陣叮鈐鐺啷的亂響,他人也被摔得仰面朝天。哼唧中,他胡亂往地上一摸,手裏抓到一樣東西。

    舉在夜影下,他看出來是一個祭祀用的燭臺。隨後,他又摸到一個香爐和幾隻盤碟。再看,仍是些祭祀用具。

    那麼,這個“大石堆”,應該就是人們用來祭祀的場所了。

    這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莊嶠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泥,扶起黃洛洛,兩個人向着那個門洞移近。

    來到門洞處,爲防萬一,他讓黃洛洛在旁邊稍候,拿出防水袋裏的手機打開手電筒,衝洞穴裏掃照一遍後,確定裏面暫時沒有危險生物存在,才半俯着身子鑽了進去。

    黑乎乎的洞穴裏面淋不到雨,也吹不到大風,比外面暖和多了,他趕緊把黃洛洛招呼進來。

    進入“墓穴”後的兩個人,就着手機電筒仔細的環視起這個足有三米多高的“墓洞”。

    說是墓,其實裏面並不像一般墓穴的結構,更像是草原敖包一樣的設計構局。可令人奇怪,一般草原敖包的建造材料,非木即毛。但是在這裏面,全用石頭替代了。只見這“敖包”整個呈圓形,圓頂懸在最上方,四周側壁均由數塊平整光滑的石壁壘成,且這些石壁每塊高至蓋傘骨狀圓頂的尺寸,全由寬約100釐米規整的、不知用何種成份的石質壘成網狀結構。這一條條網狀似的石壁又築成圓形頂狀的敖包結構體,沿左右兩側走向至門洞口收攏……仰頭從裏面看,確實有一種“敖包”的形貌。尤其在西北側,還發現一個佛龕。只不過,裏面是空的。

    “嗯,你說的對,這其實就是草原敖包的構局。”黃洛洛跟着莊嶠在裏面轉了一圈,也非常贊同莊嶠剛剛的分析。在來西北的路上,她已經惡補過這邊的風土人情。而且,她也知道,這邊的北方民族一般以西北方爲尊,供奉的主位也都在西北位置,就像剛剛莊嶠指給她看的那個空佛龕。

    然而,她也提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既不像墓穴也不全像敖包的結構體,會出自哪一個民族呢?”

    “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想,關於墓藏的書籍我也讀過不少,但從來沒涉及過這方面。”黃洛洛的疑問,同樣也讓莊嶠困惑。

    這時,門洞口吹進來一股冷風,受涼的兩個人忍不住接連打了幾個噴嚏。


章節報錯(免登陸)